【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304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 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 曰: “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家无井而出溉汲_ 及其家穿井 _ 有闻而传之者 _ 丁氏对曰 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打

2、水浇田;待,等到;知道、听说;应答,回答 (2)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我 家)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 (3)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解析】 【分析】 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溉汲:打水浇田; 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待,等到; 句意:有人听了就去传播。闻:知道、听说; 句意:姓丁的答道。对:应答,回答。 重点词:道:讲述;闻:使 知道 。翻译: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 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重点词:非:不是;于:从。翻译:(我家)得到了

3、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 到一个人。 本题的答题角度有两个,一是从传播谣言者的角度,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分析,传闻 是否合情合理;一是从丁氏的角度,与人交流时,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 要的误会和歧义。 故答案为: 打水浇田;待,等到;知道、听说;应答,回答;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我 家)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

4、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 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 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 与优美; 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启示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把握文章的主题,结合文章主题谈自己的启示。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 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

5、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 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 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 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 非学无以广才 _ 悲守穷庐 _ 又相天子 _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

6、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 的中心内容是: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 志当存高远 ” 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 _。 【答案】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3)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 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

7、里,又怎么来得及!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 【分析】(1) 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博 闻: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句意为:如果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才:才干; 句意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庐:陋室; 句意为: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相:辅佐; (2)阅读甲文,了解内容可知,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 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3) 重点词有: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浅,浅陋。句意为:见识广博,并 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重点词有:夫,句首发语词,不翻

8、译;才,才能。句意为: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 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 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答案为: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 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 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点评】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

9、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 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 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来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 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 于孤林

10、 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 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 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 于身。其阴逾 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 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 逃暑:避暑,乘凉。 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衽:席子。 濡( r ):沾 湿。 逾:通 “ 愈” ,更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徙衽以从阴 _ 其阴逾去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 “ 拙” 具体表现在:_。(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 【答案】 (1)移动;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

11、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解析】 【分析】( 1) 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徙:移动; 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离开。 (2)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晚上。句意为: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 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文中郑人 “ 拙 ” 具体表现在 “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 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移动;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是/吾剑之所从坠 (3) 晚上也

12、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答案示例: 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 就会碰壁。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不能办成事情的。 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 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点评】 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 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 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

13、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大局之间的联系,依据体 感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 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 吾固疑 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 楚人之门而悔谢曰:“ 吾不能知子, 而缪 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注】 踵:到,走到。 缪:通 “ 谬” ,错误,荒谬。 (1)给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友人来过 _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 错误,过失 D访,探望

14、逾年而事暴 _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 突然 D 欺凌,损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答案】 (1)D;A (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3)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我们 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 【分析】( 1)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朋友来拜访他;过:拜访。 故选: D;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暴:暴露。 故选: A。 (2) 句中重点词

15、语有:“ 固” ,本来; “ 窃” ,偷。句意为: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 (是你)偷了我的鞋。 句中重点词语有:“ 知” ,了解; “ 缪” ,错误; “ 罪 ” ,过错。句意为:是我不够了解你, 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 (3)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来分析,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 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 中可知,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 人。 第二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结合“ 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这句话,我们围绕着“ 当误解别人时,我们要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等 方面

16、来评价即可。 故答案为:( 1)D ; A。 (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3)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 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 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 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