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2510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4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 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 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 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2、:“ 咱娘 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 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 刷拉刷拉 ” 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 前: “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 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 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 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你 小时候

3、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 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 跑” 和“ 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 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 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 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 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 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中母亲说的“ 好好儿活 ” 和“ 我” 说的 “ 要好好儿活 ” 各有什么含义? (2)划线句怎样理解母亲挡在窗前的行为? (3)将第三段中划线的“ 央求 ” 换成 “ 期待 ” 好吗?为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答案】 (1)母亲说的 “ 好好儿活 ” :母子都要乐观地战胜病魔。“ 我” 说的 “ 要好好儿活 ” : 为了母亲, “ 我” 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2)这是母亲的有意之举,母亲怕“ 我” 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 对生活丧失信心。体现了母亲希望“ 我” 能正视

5、自己,好好活下去。 (3)不好。 从词义看, “ 央求 ” 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 期待 ” 则指较高要求。“央求 ” 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若换成 “ 期待 ” 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4)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 亲。她的慈爱包容,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宽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 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 面对生活的苦难。她的细心,体现在几次“ 悄悄 ” 地出去和进来,以及“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 静

6、”“挡在窗前 ”“对于 跑 和 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等细节描写中。她的无私、坚 忍,体现在自己身患绝症,“ 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却从未向儿子提及, 她承受着儿子双腿瘫痪的残酷现实,承受着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 “ 你为我想想 ” 。她的睿智,体现在她懂得人生无论遭遇什么厄运,都要“ 好好儿活 ” ,不是 仅仅活着,而是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要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提取信息。第一段母亲说的“ 好好儿活 ” 的意思 是: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第七段“ 我” 说的 “

7、 好好 儿活 ” 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 我” 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地活下 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 (2)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 挡 ” 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母亲用心良 苦,用身体挡住我的视线,不让我因窗外萧瑟的落叶之景而触景伤情,体现母爱的细腻。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 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重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一般为:释 词+表达效果 +表现了 /赞美了什么。 结合文意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央求 ” 反映出母亲既 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

8、理,若换成“ 期待 ” 则不能突出 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从词义看, “ 央求 ” 含有最低要求的意 思, “ 期待 ” 则指较高要求。 (4)本题考查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此文主旨写母爱的真挚、细腻、深沉、伟大。作者以去 北海看菊花为中心,叙述病入膏肓的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起病情,忘我地把爱全 身心投入到不幸的儿子身上,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她对儿子的挚爱无微不至:理 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善儿子的心情(外出看花 儿);尽量避免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事情;临终时刻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 和未成年的女儿。全文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真挚

9、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 念。 故答案为:(1)母亲说的“ 好好儿活” :母子都要乐观地战胜病魔。“ 我 ” 说的 “ 要好好儿 活” :为了母亲,“ 我” 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2)这是母亲的有意之举,母亲怕“ 我” 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 对生活丧失信心。体现了母亲希望“ 我” 能正视自己,好好活下去。 (3)不好。 从词义看, “ 央求 ” 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 期待 ” 则指较高要求。“央求 ” 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若换成 “ 期待 ” 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4)

10、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 亲。她的慈爱包容,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宽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 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 面对生活的苦难。她的细心,体现在几次“ 悄悄 ” 地出去和进来,以及“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 静”“挡在窗前 ”“对于 跑 和 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等细节描写中。她的无私、坚 忍,体现在自己身患绝症,“ 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却从未向儿子提及, 她承受着儿子双腿瘫痪的残酷现实,承受着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 “ 你为我想

11、想 ” 。她的睿智,体现在她懂得人生无论遭遇什么厄运,都要“ 好好儿活 ” ,不是 仅仅活着,而是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要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提取信息。答题时应注意,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 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 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母亲说的“ 好好儿活 ” :母子都要乐观地战胜病魔。“ 我” 说的 “ 要好好儿活 ” :为了母亲,“ 我” 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2)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 (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

12、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概括。母 亲挡在窗前的行为,是母亲的有意之举,母亲怕“ 我” 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 情,伤感痛苦,对生活丧失信心。体现了母亲希望“ 我” 能正视自己,好好活下去。 (3)本题考查学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 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 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注意要做到 “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 央求 ” 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 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

13、着想这一特点。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时应注意,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通过对 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文章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亲的精神感召 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要点:母亲,是一位活得最 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亲。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 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 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 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

14、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 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选自杨绛老王 (二)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 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 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 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 你们 走吧。 ” 选自都德最后一课 (三)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

15、。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 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 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选自李森祥台阶 (1)阅读写人文章,关注人物细节描写。品析文中划线词语“ 镶嵌 ”“直僵僵 ” 的表达效果。 (2)细节中见人物性格,见内心世界,见真情。试分析划线句的含义。 (3)以形写神,父亲专注的目光里,我们读到了父亲的执着。刻画人物,不仅要写出人物 的外在特点,也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试着描写一个人物片段,注意在细节中展 现他的性格品质,字数150 字左右。 【答案】 (1)“ 镶嵌 ”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

16、直的形态;“ 直僵 僵” 写出了老王病入膏肓,而“ 我” 面对这样的老王到来时的惊讶。 (2)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朗士的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3)略 【解析】 【分析】( 1)“ 镶嵌 ” 本义是指一物附着在另一物上,“ 直僵僵 ” 形容身体僵硬。这 里形象的说法,表明老王身体十分虚弱,不能独立站着,只能依靠门框,僵硬的站着,从 修辞手法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老王步履维艰、体僵直的形态。( 2)这句话是小弗 朗士的心理描写,对于不爱学习的小弗朗士来说,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老师,突然对老师 有了新的认识,在小弗朗士对老师的爱国形象的肯定与理解,重点抓住“ 高大 ” 一词来分 析。 (3)此题考查片段作文。要求抓住细节,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即可。如:善良,勤劳,热爱 集体,乐于助人等都可以写。 【点评】此题考查小说的阅读理解。(1)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做此类题,要注意先 从词语本身的意思开始分析,还要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等方面来分析。 (2)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做此类题,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回答,也可以从表现手 法,表情达意方面分析,还要注意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