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250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3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作文 请以 “ 苦中寻乐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 字; 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 学校的名称。 【答案】 【参考例文】 苦中寻乐 我们家,是个不地道的城市家庭。 生活在如此高科技的环境中,我的奶奶,一位农民,还依旧保持着在农村的习惯种 菜。每逢开春之际,便是她最忙的时候了,播种、松土、育苗 各种繁琐的事情层出不 穷。不过,她倒是乐在其中,按照她的话说,这叫“ 苦中寻乐 ” 。 春天,奶奶去菜市场买了两根苦瓜,剖开一看,已经太老不能吃了,里面

2、满满的全是苦 瓜籽。为了不浪费,奶奶将这一把苦瓜籽撒进了土里。 时间匆匆,转眼三月已过,苦瓜藤也长得郁郁葱葱了。翠绿的叶子,细细的藤蔓,让人 忍不住赞叹,可同时也产生了疑问这么纤弱、漂亮的苦瓜藤,是如何长出丑陋、苦涩 的苦瓜的呢 ?我们怀着对答案的向往,焦急地等待着。于是我和奶奶天天盼着细弱的小藤蔓 长大点、再长大点,可它仿佛听不到我们的心声,慢吞吞地伸了个懒腰,这可真让人着急 痛苦。 转眼间,在我们焦急的等待中,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数月的等待无疑是苦涩的。翠绿的 苦瓜藤占领了竹竿上的每一寸位置,可是这苦瓜却丝毫没有冒头的痕迹,这对我们来说无 疑又是一种煎熬。可这种等待中怀着期盼的滋味,也是苦中

3、有甜的。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晚上,一个小小的苦瓜猛地从绿叶中探出头来,打量着世界。它是几 年的第一根苦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欢呼起来,之前苦苦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应。不久之 后,这根来之不易的苦瓜成熟,我很高兴,围上去左瞧右看。这苦瓜的颜色很淡,是嫩绿 色,比刚出头的小草还嫩,只是表面上一层层波澜起伏的皱纹让它不甚好看。 到了晚饭时间,一盘清炒苦瓜便被端了上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默默地散发着属于 它自己的苦与香。 我带着众人的期盼,小心翼翼地尝了第一口。苦,这是它唯一的味道,我一下子吐了出 来,猛扒了几口饭。我眼里的失望丝毫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出来。“ 你再尝尝,多吃几口。” 奶奶怀着期望对我说。我皱

4、了皱眉,极不情愿地吃了一大口,一股清冽的、带着几分甘甜 的滋味充斥了我的口腔,真奇怪,不苦了。 等待的过程是苦涩的,可收获是甜的;苦瓜的味道是苦的,可细细品味,又有几分甘甜;生 活的劳碌是苦涩的,会苦中寻趣才会且寻且乐。只有经历了人生的苦,才能尝到并享受人 生的甜。 【解析】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个作文是单纯以“ 命题 ” 出现的,前后没有提示语 或导语,因此最关键的一步是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从文题看,“ 苦” 是指外在的、物质上 的困苦、烦恼、忧愁等;“ 乐” 是指内在的、精神上的快乐、悠闲、自信等;“ 寻 ” 表明这种 快乐是自己主动寻找的,它带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充满

5、热情的人生态度。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有感触的, 最熟悉的或最有新意的,然后根据确定好的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写作过程中要突出 为什么要 “ 寻 ” ,怎样 “ 寻” 的, “ 寻” 之后有什么变化。最后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明确详 略与思路。 【点评】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 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 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 纲,确定详略。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蚕豆 毕飞宇 豆主

6、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或河岸一类“ 边角料 ” 的地方。蚕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极了,嘎嘣脆。唯一的缺点是太硬。可是,孩子们的牙 更硬 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不过,我小时候吃炒蚕豆的机会并不多,只是过年的 时候操练操练。 我要写下我和蚕豆的故事,这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 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杨家庄小学做代课教师,没时间给我做饭,他们决定请个人帮 着烧午饭,附带着带孩子。奶奶就这样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 起的时间还多。我五岁,父母工作调动,奶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 过来,奶奶她不是我的亲奶奶。 我十一岁,父母要调到很远的地方工作

7、。临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 兴,她的孙子来了,都“ 这么高了 ” 。那时,奶奶守寡不久,爷爷的遗像挂在墙上,奶奶高 高兴兴地对着遗像说了一大通的话。可无论奶奶怎样高兴,我始终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重。 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谈起了爷爷,她很内疚。她对死亡似乎并不在意:“ 哪个 不死呢? ” 但奶奶不能原谅自己,她没让爷爷在最后的日子“ 吃好 ” 。奶奶说:“ 家里头没得 唉。 ” 奶奶让我到锅里铲了一些锅巴,放在了爷爷遗像前这是让我尽孝,我得给爷爷 “ 上饭 ” 。奶奶望着锅巴,笑了,说:“ 死鬼嚼不动咯。” 傍晚,奶奶决定让我早点回家。她在犹豫,她在想让我带点什么东西走。现在回

8、想起 来,她当时真是太难了,穷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过来一根丫杈,从屋梁上取下一 个竹篮,里头是蚕豆。奶奶最后的决定是炒蚕豆让我带走。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蚕豆是 奶奶预备着第二年做种用的。蚕豆炒好了,她把滚烫的蚕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长时间, 给蚕豆降温。然后,奶奶高兴地让我把褂子脱下来,把两只袖口给缝上了袖管就成了 两个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 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 你走吧乖乖。” 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炒蚕豆。你可以想象我这一路走得有多欢我丝毫没有意识 到奶奶当时有多艰难!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侧是河流,我还可以一路解渴。杨家庄在

9、我的身后远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 我和奶奶长久分离的画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 1986 年,我在扬州读大学。有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唯一 的女儿,死了。回到了杨家庄,我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 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 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她的个子那么小,却坚持要摸我 的头,我弓下腰来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伤,这让我轻松许多 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 死丫头她不肯活咯。” 事实

10、上,奶奶没多久就下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痛了。但奶奶就是这样,从 来不轻易流露她的伤心与悲痛,尤其在亲人面前我是从另一个可亲的老人那里理解了 我的奶奶的。她们时刻愿意承当亲人的痛,但她们永远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人分担她们的 痛。 19 89 年,奶奶的孙女小妹来南京读书了,我去看她。小妹说:“ 哥,你的头发很软。” 我说: “ 你怎么知道的?” 小妹说: “ 奶奶告诉我的。奶奶时常唠叨你,到死都这样。” 小妹的这句话让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但是,是多是少,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要不就是从那些蚕豆结 束蚕豆就这样成了我最亲的食物。 (节选

11、自苏北少年“ 堂吉诃德 ” ,有删改) (1)请概括 “ 我” 和奶奶交往的几件事。 (2)第 段“ 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 ,第 段“ 这些,我想起一次 就羞愧一次 ” ,请问我 “ 难受 ” 和“ 羞愧 ” 的原因各是什么?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 句话的妙处) 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 你走吧乖乖。” (这句话用了哪些描写手 法?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心理?) (4)题目是 “ 蚕豆 ” ,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 我和奶奶的故事” ,为什么?写出你的理解。 (5)一篇文章

12、包含的情感往往不止一种,细读这篇文章,想一想文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 思。 【答案】(1) 我出生到五岁,奶奶给我做饭并照顾我; 我十一岁,临别前去看望奶 奶,奶奶炒蚕豆让我带走; 我二十二岁时,奶奶的女儿去世了,我回去看望她。 (2)难受: 为 “ 我” 十一岁时的不懂事,只知欢快地吃蚕豆,不能体会到奶奶的艰难而 难受( “ 终于领悟到奶奶当时生活很艰难” 亦可); 后来意识到,这次将和奶奶长久分 离,触发了内心的难受。 羞愧: “我” 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而感到“ 羞愧 ” ; “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 一亮我又忘了 ” 而感到羞愧( “ 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 而感到羞愧

13、)。 (3) 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口袋比作两根柱子,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奶奶给我炒蚕豆的数 量之多,和奶奶艰难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奶奶对我的疼爱。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 我” 的爱怜(疼爱),以及对“ 我 ” 即将离开的不舍 (内心的伤痛与隐忍)。 (4) 蚕豆是线索,全文内容与蚕豆有关,奶奶炒用来做种的蚕豆触发了“ 我 ” 的多年后 的难受和愧疚; 奶奶就像蚕豆一样平凡,普通,不起眼,却给了我无私的爱。 文章 的中心是为了表达对奶奶的爱、感激(恩)和愧疚,所以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 我和奶奶的 故事 ” 。 (5) 对善良朴实、全心全意爱着我的奶奶的感激与怀念; 对“ 我” 未

14、能体会奶奶的艰 难与伤痛、未能报恩(尽孝)的难受和羞愧; 对像奶奶一样身份低微、生活处境艰难却 隐忍、坚强的女性的赞美(崇敬)(或对奶奶乐观,坚强精神的赞美)。 【解析】 【分析】( 1)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本 文以蚕豆为线索,记述了我出生到五岁,奶奶给我做饭并照顾我;十一岁临别时奶奶让我 给爷爷 “ 上饭 ” ;二十二岁,一路吃奶奶炒的蚕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表达了我对像奶奶 一样身份低微、生活处境艰难却隐忍、坚强的女性的赞美。据此理解作答。 (2)根据文中的表述可见,我“ 难受 ” ,是因为当时不懂事,只知欢快地吃蚕豆,却没有 体会到奶奶的“ 难” ;再

15、根据 “ 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我和奶奶长久分 离的画面 ” 一句,可知 “ 难受 ” 还因为后来意识到,这次将和奶奶长久分离,触发了内心的难 受。根据 “ 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 一 句,可根据出我羞愧的原因。 (3)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将口袋 ” 比作 “ 两根柱子 ” 。生动形象地写出奶奶 给我炒蚕豆的数量之多,表达了奶奶对我的疼爱。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句子 描写了奶奶 “ 摸” 我的动作,是动作描写,“ 你走吧乖乖” 是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我的爱 与不舍。 (4)本文以蚕豆为线索,记述了十一岁临别

16、时奶奶让我给爷爷“ 上饭 ” ,二十二岁,一路 吃奶奶炒的蚕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表现了奶奶对“ 我” 的真爱和 “ 我” 未能体会奶奶的艰 难与伤痛、未能报恩(尽孝)的难受和羞愧。表达了“ 我” 对像奶奶一样身份低微、生活处 境艰难却隐忍、坚强的女性的赞美。由文章的中心来看,是为了表达对奶奶的爱、感激 (恩)和愧疚,所以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 我和奶奶的故事” ;蚕豆是线索,全文内容与蚕 豆有关,奶奶炒用来做种的蚕豆触发了“ 我” 的多年后的难受和愧疚;蚕豆是引子,写蚕豆 是为了引出奶奶对“ 我” 的真爱(无私);蚕豆具有象征义,象征了奶奶极普通的社会地位 和境遇。据此理解作答。 (5)根据文中的事件来看,其中写了奶奶生活的艰难及“ 我” 对蚕豆的喜爱,可以看出表 现了作者对童年苦难生活的回忆和追思;从对奶奶的情感来看,有对奶奶的爱,也有对奶 奶的愧疚,同时以姑姑的死,也表现了奶奶性格的坚强与隐忍。将这些情感分点概括出来 即可。 故答案为: 我出生到五岁,奶奶给我做饭并照顾我; 我十一岁,临别前去看望奶 奶,奶奶炒蚕豆让我带走; 我二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