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249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9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麦田 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 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 另类 ” ,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 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見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 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 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 快,更让我措

2、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 上阵父子兵” ,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 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 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 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 阵地战 ” ,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 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 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 阳光里,孤

3、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 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 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 样。 ” 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 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喝罢水,父亲问我:“ 快高考了吧?” 我说, “ 后天。 ”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 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 “ 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

4、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 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了。父亲伫立 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上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 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 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 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 麦 子” 。 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

5、。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 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 仓。 (远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1)给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 _ _ _ _ 脊梁所向披靡 伫立嫉妒 (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我” 的心理或表现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回家惊讶_ _ 力不从心游刃有余 交流羞愧_ 考试_挥汗如雨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5)文章标题 “ 一个人的麦田 ” 有哪些含义? (6)此时,你正

6、在期末考试的“ 麦田 ” 里奋战,相似的角色一定让读完此文的你心潮澎湃 吧。请联系文章主旨,用流畅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50 字左右。 【答案】 (1)j ;m ;zh ;j (2)欣慰;割麦;歉意;恣意挥毫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麦收 ” 比作高考,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 威,给我鼓励,“ 我” 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样的期待,获得了深刻的启示。 (4)略 (5)一个人的麦田: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 的收获人生的高考。 (6)“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块 麦田 ,要依靠自己努力耕耘” ,“ 不辜负父母的陪伴,耕耘好自 己人生中的每

7、份事业” 。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 脊伫 ” 和“ 嫉” 的读音。 (2)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中已给情节、“ 我” 的心理或表现、父亲的心 理或表现,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情节之间的段落筛选并补充剩余的情 节或内容。文章第 段写我高考前回家调整,惊奇地发现已经到了麦收时节。第 段开 头写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接着就写“ 我 ” 和父亲割麦子。第段段写 “ 我 ” 和父亲趁着休息时间进行交流,当父亲得知我后天就要高考时,觉得这个时间还让儿 子割麦子,感到很对不起儿子。最后两段写我在考场时恣意挥毫。据此答题即可。 (3)这句

8、话把将“ 麦收 ” 比作高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今年的麦子 倒伏,很难收割,多一个人割麦就会快好多,但当父亲得知“ 我” 后天就要高考时,他怕影 响“ 我” 高考, 就督促我回家休息,而他自己一个人要奋力完成割麦子的任务,父亲其实是 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 我 ” 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 样的期待,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4)结合文中父亲的身份、语言、动作分析,父亲是一个农民,他割麦子游刃有余,像 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由此可知父亲是一个干农活 的能手。今年的麦子倒伏,很难收割,多一个人割麦

9、就会快好多,但当父亲得知“ 我” 后天 就要高考时,他怕影响“ 我 ” 高考, 就督促我回家休息。由此可以看出父亲非常重视儿子的 教育,希望儿子有出息。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从父亲这方面来说,今年的麦子倒伏,很难收割,多一个人割 麦就会快好多,但当父亲得知“ 我 ” 后天就要高考时,他怕影响“ 我” 高考, 就督促我回家休 息,自己一个人埋首割麦,因此一个人的麦田在文中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 田 。从 “ 我” 这个角度分析,文中“ 我” 把麦收比作高考,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 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在理解“ 麦田 ” 含义的基础上表达自

10、己的感受,文从字顺 即可。 故答案为: j ;m ; zh ; j; 欣慰;割麦;歉意;恣意挥毫;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麦收 ” 比作高考,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 威,给我鼓励,“ 我” 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与别样的期待,获得了深刻的启示。 略 一个人的麦田: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 收获人生的高考。 “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块 麦田 ,要依靠自己努力耕耘” ,“ 不辜负父母的陪伴,耕耘好自己 人生中的每份事业” 。 【点评】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以及理解人物情感态度的能力。概括情节内容 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

11、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 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 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和心情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和心情。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 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 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 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 面,又要突出重点。 此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要联系文章的内容、

12、中心思想、作者 感情等来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受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 到,只要能扣住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 行空谈。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 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 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 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

13、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 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 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 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 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 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

14、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 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 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 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 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 出来了。

1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 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 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 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第一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来突出济南冬 天的 “ 温晴 ” ,赞誉它是个 “ 宝地 ” 。 B. 文章的第二段总写济南冬天山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 暖和安适 ” 的 “ 理想境 界” 。 C. “ 温晴 ”

16、是一个关键词,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D. 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薄雪覆盖 下的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2)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 的不同形态。 B. 文章第五段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 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色彩 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 C. 全文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意味无穷。 D. 文章情景交融,如“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呀” 简接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深厚而强烈的赞美之情。 (3)文章结尾作者总结“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能否把标题改成“ 冬天的济南 ” ,为什么?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