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238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5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 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 奈地坏何? ” 晚之者曰: “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赚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 其坏? ” 其人会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用 “/ ”给下面句子断

2、句(限断二处)。 杞 国 有 人 忧 天 地 崩 坠 身 亡 所 寄 废 寝 食 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在括号里补充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并说说自己补充的理由。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曰: “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 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 ():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说读完这则寓言后明白的道理。 【答案】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2)那人释然而非常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3) 有成竹; 半信半疑; 理由:开导

3、的人坚信自己的观点,“ 天” 是由 “ 气 ” 构成的,处处都有“ 气” ,完全不用担心天塌 下来,他希望杞国人也可以停止忧虑。杞国人接受了解释,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 疑惑为什么日月星宿在气中能够不坠落?依旧认为天会塌下来。 (4)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忧虑担心,完全是庸人自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 会忧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比如考试前后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不可以,没能力进而 产生无端焦虑的消极心理。实际上我们无需胡思乱想,要相信“ 船到桥头自然直” ,没有砍 是跨不过的;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积极豁达的心态,相信前路的“ 柳暗花明 ” 。 【解析】 【分析】( 1)此题较容易,

4、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 废寝食者。译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 不下咽,寝不安席。此题要注意把几个相关的意思划开。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 舍然 ” :释然,放心的样子。“ 晓” :开导。 (3)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填 写适当的词语。如“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 乎? ” 这是 “ 晓之者 ” 之语,是有根有据信心满满地讲道理,所以第一空应填“ 胸有成竹 ” 。而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是杞人对这种说法的怀疑之

5、语,所以第二个空应填“ 半 信半疑 ” 。 (4)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 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告诉人们生活中不要为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 生活在胡思乱想之中。要学会放开,豁达开朗地对待生活的一切。“ 世上本无事,庸人白扰 之。 ”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 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问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 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

6、而无力自拔。人生乐 在豁达。 故答案为: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那人释然而非常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有成竹; 半信半疑; 理由:开导的人坚信自己的观点,“ 天” 是由 “ 气” 构成的,处处都有“ 气” ,完全不用担心天 塌下来,他希望杞国人也可以停止忧虑。杞国人接受了解释,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 出疑惑为什么日月星宿在气中能够不坠落?依旧认为天会塌下来 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忧虑担心,完全是庸人自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 忧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比如考试前后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不可以,没能力进而产 生无端焦虑的消极心理。实际上我们无需胡思乱想,要相

7、信“ 船到桥头自然直” ,没有砍是 跨不过的;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积极豁达的心态,相信前路的“ 柳暗花明 ” 。 【点评】 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能力。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 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 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用“ 留 ”“删 ”“调”“换” “ 补” 的方 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 词达句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根据语境在进行合理的想 象,即可作答。 解答此

8、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和生活体验解答即可。 【参考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 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 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 “ 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 么。 ” 那人又说: “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 地不过是堆积

9、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 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 对曰: “ 此盖为宥座 之器。 ” 孔子曰: “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 则正,有之乎?” 对曰: “ 然。 ” 孔子使 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

10、叹曰:“ 呜呼!恶 有满而不覆者 哉! ” (韩诗外传) 【注】 敧( q ):倾斜。 宥( yu)座:座位右边。“ 宥” 通 “ 右” 。 中:这里指装水 到一半。 恶( w):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 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 孔子观于周庙 _ 虚则敧 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方面的问题。【乙】文中孔子 “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 【答案】 (1)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11、 孔子 /使子路取水试之 (2)以 为乐;优点;参观;空 (3) 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解析】 【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 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 关联词划 分; 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孔子(主 语) /使子路取水试之。 (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乐,词类活用,意动用 法,以 为乐。 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 是一词多义:善 良,好,擅长。“ 者” :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

12、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 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善者:优点。 孔子观于周庙:孔子参观周庙。“ 观 ” 是一词多 义:景观景色,观看参观。 虚则敧:空了就会斜着。“ 虚” 是一词多义:空的,不真实 的,不自满,衰弱等。 (3)本题翻译赋分点: 行,走。师,老师。 恶,怎么。覆,颠覆。 (4) 内容概括,三则材料主题:第一则材料从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三个比较中谈 要以学习为乐,乐学态度,。第二则材料从以身边人为师,以身边人为鉴角度谈要向身边 人学习,随时学态度,。第三则材料则以比喻的方法,从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角度谈 要谦虚,虚心学态度。三则态度都谈学习态度。 启示类习题一般答题语言:告诉我们

13、某 个道理,告诉我们要如何,告诉我们不要如何。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 的呢?这里采用比喻手法,“ 满” 指狂妄自大,“ 覆 ” 指失败。启示:告诉我们狂妄自大会导 致失败,所以要谦虚,不要自大骄傲自满。 故答案为: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孔子 /使子路取水试之 以 为乐 ; 优点 ; 参观 ; 空 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态度;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 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 言文固定格

14、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 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 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这类试题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中心作答。要 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自圆其说。 【附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 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 人。 ” 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

15、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乙】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 这是什么东西呢?” 守庙 的人回答说:“ 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 孔子说: “ 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 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 守庙人回答说:“ 是这样的。 ” 孔子让子路 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 哎 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子路问: “ 请问持满有方法吗?”“持满的方法,压抑然后 使之减损。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溥幼嗜学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 处,指掌

16、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 ” 。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 张溥传 (1)“ 日沃汤数次 ” 中“ 汤 ” 字的意思是 _ (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1)热水 (2)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3)围绕 “ 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 来答即可。 【解析】 【分析】( 1)“ 汤” 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 热水 ” ,今义是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2)解答此题要先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然后用什么人+做什么事 +结果概括即可。 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的故事。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我们可以思考出这样一个道理:我 们获得一样学问,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学习成果需要我们用勤奋去换取,哪怕写到 指掌生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