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308520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教材 第三章.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40年代文学(1937-1949),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第一节 概述 三个区域:国统区、共领区、沦陷区(含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

2、国英雄等南明史剧,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一、40年代文学的三个阶段: 1.抗战初期(1937.7-1938.10):救亡文学。高扬英雄主义的文学,五四文学启蒙、个性解放和社会革命的主题让位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文学观念空前统一。团结、奋发的面貌。1938.3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特征:文学为抗战服务。风格:昂扬乐观,小型化、轻型化 2.抗战中期(1938.10-1944.9),理性沉思的文学。历史文化反思。风格:忧郁、沉重。 3.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讽刺与暴露的国统区文学和乐观英雄主义的解放区文学并存。风格:讽刺,二、4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 1

3、.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梁实秋、沈从文VS孔罗荪、张天翼 针对抗战初期文艺小型化、群众性、概念化的特点,梁实秋基于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认为文艺的超阶级性和表现普遍的人性,批判抗战文学中的“抗战八股”,要求文艺远离抗战、远离政治与宣传。梁实秋“抗战无关论”得到沈从文的应和,从京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出发,在文学运动的重造一文中提出把文学从“商场”和官场解放出来,建议作家做些与抗战、政治、宣传无关的事情。 实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2.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林冰VS葛一虹VS郭沫若、胡锋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要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

4、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在毛泽东的号召和指导下,直接推动了“民族形式”的讨论。 同时,在国统区也展开了民族形式的讨论。一方主要以林冰为代表,重视民间旧形式,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章中,提出了创造新民族形式以及创造新民族形式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民间形式。另一类观点(葛一虹)是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以批判继承的合理成份,认为旧形式都是封建“没落文化”,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忽视了新文学中确实存在与人民大众脱节的弱点

5、。 胡风、郭沫若等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必然与必要,同时,也不应该排斥外来经验,强调了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胡风抗战期间主编希望、七月杂志,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七月诗派”。同时还提出了 “主观战斗精神”文艺主张,认为作家在创作中必须保持强大的主观力量,突破现实的表层,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作家要突破和超越现实,作家必须具备强大的主体精神结构。 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批评其观点。,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包括5月2日所作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结论两部分。 意义: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发

6、展标志, 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以此为标志,解放区文学运动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指明了革命文学的发展方向。 内容: 第一,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第三,文艺来源于生活,要真实的反映生活。(文艺的源泉问题)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 第四,文艺创作的典型化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四、本时期台湾、香港文学 台湾:1937-1949,台湾中文文艺刊物全遭摧残,只能用日文创作。 “银铃会”:诗人团体,刊物缘草(也译作岸边草)

7、,后改为潮流。代表诗人:张彦勋、林亨泰、詹冰、锦连、萧金堆。 1949.10,台湾光复。本籍作家出现集体失声、大陆作家大批来台。 香港:大批大陆作家南来香港,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一、概述 一、小说: 1.以抗战为主题:丘东平:郭沫若写了东平的眉目寄托其瞩望,认为其作品有“一个新的时代的先影”,1941年以身殉国。写有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描述了连长林青史在上海战争前线战斗的种种遭遇及其悲惨命运)第七连取材于淞沪抗战。 姚雪垠:“差半车麦秸”(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 )牛全德与红萝卜(描写农村出身的两个人物投入抗日

8、斗争后性格的发展与变化) 2.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还乡记,艾芜山野,吴组缃山洪 3.以文化反思为主题:沈从文长河、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巴金憩园、老舍四世同堂 4.以知识分子为题材:钱钟书围城、路翎财主底儿女们,5.女性作家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上海:张爱玲、苏青(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歧途佳人等。结婚十年是自传式小说,讲述的是女主角怀青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结婚了,嫁给了同样还在读大学的崇贤。一个是粗心的男子,一个是敏感的女子。之后他们经历生子、逃难、生活拮据,感情磨灭,最终在结婚十年后离婚的故事。 北京:梅娘

9、:原名孙嘉瑞,早年丧母,梅娘谐“没娘”之音。1942年在“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评选活动,梅娘与张爱玲双双夺魁,从此有“南玲北梅”之誉。1997年病逝,享年92岁。1997年,梅娘被列入现代文学百家。小说集蚌鱼和蟹(水族三部曲)。长篇小说夜合花开(写沦陷区青年的内心痛苦)。,6.“现代罗曼司”小说: 徐訏:(19081980.10)北大读书时发表短篇小说烟圈,193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鬼恋(描写一对男女的恋情,构思怪诞,充满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是作者的成名作。1944 年出版长篇小说风萧萧。1950年赴香港,1960年出版描写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百态的长篇江湖行。1966年起先后任中文大学教授,香港

10、浸会学院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风萧萧1943年全国畅销书之首,1943年被称为“徐訏年”,鬼才作家。在港台评论界被视为是一个“世界级”作家,认为“徐 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林语堂曾指出,徐訏与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同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赞誉徐訏为惟一的中国新诗人。风萧萧讲述的是“我”与三位女性(白萍、梅瀛子、海伦)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后期展开间谍生活的传奇际遇。情节复杂、曲折、惊险、生动。 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徐訏的很多作品既充满浪漫、唯美色彩,又具有现代主义的深刻性,为此,仿效他的作家很多,最有名的是无名氏,以致

11、当时文坛产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有人称之为“后期浪漫派”。 无名氏:原名卜乃夫。在台湾有国宝级作家之誉。北极艳遇(北极风情画,韩国上校与波兰少女的跨国之恋)塔里的女人野兽 、野兽、野兽海艳。 7.此时期台湾小说: 吴浊流 吕赫若:可以说是台湾文学成熟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之一。,二、戏剧 初期:小型街头剧:“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大型戏剧:保卫卢沟桥台儿庄 后期:揭露讽刺国民党黑暗腐败统治 现实题材: 夏衍 老舍归去来兮 田汉秋声赋风雨归舟丽人行 宋之的鞭祖国在呼喊群猴 于伶夜上海长夜行 历史题材:一是“南明史剧”,阿英、于伶 二是“战国史

12、剧”和“太平天国史剧”。 郭沫若6部、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三、诗歌 1.朗诵诗:1938年前后,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光未然五月的鲜花黄河大合唱屈原 2.乡土诗人:艾青、田间 3.沉思型诗人:冯至:十四行集。力扬射虎者及其家族 4.政治讽刺诗: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 5.七月诗派: 6.九叶诗派,二、沙汀 艾芜,沙汀:左联作家。 1.取材特点:四川农村 2.代表作: 3.在其香居茶馆里:以抗战时国统区的兵役问题为题材。 人物:联保主任方治国、土豪邢幺吵吵。 艺术成就: 4.“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艾芜:漂泊的经历 1.短篇集南行记,山峡中野猫子 2.长篇

13、小说:丰饶的原野(以农立国)故乡山野(抗日),三、钱锺书 路翎,钱锺书: 1.作品: 题材特点 2.围城的思想意蕴:三个层次 3.围城对知识分子病态人生的历史原因分析: 4.围城的主要艺术特色: 路翎:“七月派”小说的真正代表 1.早期作品:反映矿工生活。饥饿的郭素娥 2.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内容: 3.财主底儿女们的人物形象: 4. 财主底儿女们的艺术特色:夹叙夹议,四、张爱玲 张恨水,张爱玲:系出名门。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

14、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944年小说集传奇出版,产生了轰动效应。,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以超脱于政治与阶级的观点看待人生。永恒、抽象、诗意、神秘、宿命、悲凉 2.描述新旧交替的中国都市男男女女千疮百孔的经历,并集中地暴露每个人身上的那种邪恶性。金锁记曹七巧 3.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现代都市社会封建性的生活、道德观念与日益浓厚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尖锐矛盾。 4.真切地表达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价值: 1.融汇新旧、雅俗共赏 2.语言纤细、精致、潇洒、空灵,张恨水: 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

15、“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创作高峰期从1924年的春明外史起至1939年的八十一梦止,15年期间写了60部章回小说。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 早期作品多为鸳鸯蝴蝶派(20世纪初,礼拜六派)言情之作。 金粉世家是他早期作品中结构最严谨的一部。作品通过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冷清秋和内阁总理的儿子金燕西的恋爱、结婚和婚变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揭露了官场贪婪和伪善,但作品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情调感伤。 啼笑因缘,当时广泛流传,小说将缠绵悱恻的言情(沈凤喜与樊家树)和锄强扶弱的武侠传奇熔于一炉,揭露了横暴的军阀,有较

16、强的现实意义。因此作张恨水被称作“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九一八”事变后,丹凤街(童老五)。巴山夜雨八十一梦(讽刺小说)被称为张恨水作品的“巅峰之作”。 八十一梦写荒诞不经的神鬼世界,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折射,从那个变形的魔镜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的陪都重庆,一片乌烟瘴气,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丑类的卑鄙嘴脸。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台湾学者赵孝萱女士称该书是“张恨水的最重要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作品最高巅峰”。,五、艾青,第一个高峰期: 1933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次使用“艾青”笔名,成名作。 1936,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