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两虚(6.29).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0851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脾两虚(6.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肺脾两虚(6.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肺脾两虚(6.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脾两虚(6.29).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肺脾两肺脾两虚虚 证候名。多指肺。脾属土,肺属金,脾肺为母子关系,母病可及子,子病盗母气,二脏相互 影响而同病。症见久咳不止,气短乏力,痰多清稀,进食减少,腹胀便溏,甚则足面浮肿, 舌淡苔白,脉虚弱。治宜补脾益肺。 概述概述 ,病证名。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脾主运化,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 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 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治疗多以补脾益肺法,脾气旺则肺气易 复,即为培土生金法。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脾气虚与兼并存在,临床以咳痰清稀,倦怠乏力,腹胀便溏为主要表现的证。广义

2、的脾肺两 虚,包括脾肺气虚及脾两种类型,但由于脾、肺生理特点所致,临床所见的脾肺两虚多为脾 肺气虚。本证常见于久嗽、哮喘、 ,以及西医的、等疾病。 引起脾肺气虚的原因很多,凡能导致肺气不足,或脾气亏虚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脾肺气 虚的致病原因。年老体弱,肺气不足,或久病,耗伤肺气,肺气先虚,不能助脾运化水谷精 微,久而聚湿为痰饮;或肺气虚,通调水道失司,不湿困脾,健运失职,皆可为肺虚及脾, 而成脾肺两虚证。若饮食不节,脾气受损,或劳倦内伤,脾气亏虚,则不能生化水谷精微以 养肺,所谓“土不生金”,致脾肺两虚;同时脾运不健,水湿易于停聚,而为痰湿阻肺,此皆 为脾虚及肺,而成脾肺两虚。因此,脾肺两虚

3、有肺虚及脾、脾虚及肺之不同。 脾肺气虚的临床表现包括肺气虚与脾气虚两个方面。肺气不足可见久咳不止,气短而喘; 水津不布,聚湿生痰,痰多色白而清稀。脾气亏虚,运化失职,可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面浮肢肿。故脾肺气虚常有声低懒言,疲倦乏力,面色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功能活动 低下之象。 脾肺气虚证的治疗以补脾益肺为原则,可选用、等方剂再加细辛、干姜、五味子等。本证常 因气虚,卫外失护,易感外邪,或病久累及肾脏, 、气不归元形成脾肺肾三脏俱虚之证。 原原因因 1、不合理的饮食2、睡眠没规律3、自然界。 症状症状 嗅觉差,鼻涕粘白,鼻塞,时轻时重,头昏而胀,气短懒言,全身倦怠,食少腹胀,舌苔薄 白,

4、脉缓。 治疗治疗 主证:面白清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干咳、盗汗、午后潮热、颧红、舌质淡或稍红、苔 学 海 无 涯 薄白或黄、脉细无力。治法:养阴清肺,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 党参10克,北沙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甘草5克,扁豆15克,淮山12克,生苡仁5 克, 8克,紫苑8克,百部10克,黄精10克。 方解:本方以参、术、苓、草治疗脾胃之虚的四君子汤加补脾的淮山药,扁豆,理脾渗湿的 生苡仁,滋阴清肺的北沙参,再加上有抗结核作用的款冬花、紫苑、百部、黄精。 加减法: 气虚加12克。 如有咯血可用犀角地黄汤(5克先煎, 熟地12克, 赤芍10克, 丹皮8克), 加10克,侧柏叶10克,仙鹤草10克,三七3克,白芨15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