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0843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0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制定管理办法(6.29).pdf(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制定(修订)(修订)管理办管理办法 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 目标、实施建议等具有指导性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 据。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 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为保证人才培 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一、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2、02020 年)、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服从专业人才 培养计划整体优化的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和任务,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 2、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制订课程标准的总依据是行业企业发展需要 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要防止脱离培 养目标片面强调本课程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公共课、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一是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二 是体现中等职

3、业教育属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3、示范专业应选取 3-5 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 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 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置基于工 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 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行动导向 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其余课程可根据专业整体改革思路,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开展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或其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的实 学 海 无 涯 践

4、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既要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又要考虑 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的要求。 4、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可根据各自培养目标和质量标 准制订相适应的课程标准。课程要充分考虑我校的教学资源条件,处理好教学 内容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的关系。课程要重视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加大校内生 产性(或仿真生产)实训比例,切实在校内外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 合的学习模式。 5、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适 应自身基础和智能特点发展个性。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对学生职 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终

5、身 学习的意识。基础课程要组织分级教学,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程序二、课程标准的制定程序 1、课程标准由各专业教学部组织相关教研组制订,由教研组长主持,制定 过程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职业教育理念,对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 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 养规格;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 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 要与行业企业专家充分沟通研讨,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 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 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由相应专业的专、兼职教师

6、组成的课程开发组 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课程设计工作。 2、教研组负责组织相关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集体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 准初稿。专业学科组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标准初稿论证审议后,专 业科负责人初审签字报送教务科。 3、教导处组织专家组按本办法对课程标准进行审查、汇总后,由分管副校 长审批执行。教导处应就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进行宏观指导, 对需要统一的部分,做出明确规定,协调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训课之间,各学 科组之间的关系,确保制订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标准。 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学 海 无 涯 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

7、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制订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和其 他说明等七个部分。 不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四、课程标准的执行和管理四、课程标准的执行和管理 1、课程标准是学校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必须严肃认真执行。各教研组要 认真依据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或编写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教学, 进行教学评价;学校各部门要为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各教学环节的进行提供必 要的条件。 2、任课教师应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进行 教学

8、改革;任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任课 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时,在保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当时的 培养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各教研组在执行课程标准 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教学部主任和教务科报告,研究并妥善解决。 3、各专业学科组和教导处应对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组织经常性检查,学期 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时,将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列入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 4、课程标准的完善与优化须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和修正。科技和经济发展及 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也要求适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各教研组对课程标准进 行较大幅度调整时,应向专业学科组提出修订申请。课程

9、标准的修订原则和程 序与制订的要求相同。 五、建立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五、建立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课程标准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讲授一门门课程 来实现的,课程标准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如课程标准脱离了培养目标,也 就失去了意义。 2、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 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因此, 学 海 无 涯 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纳入课程标 准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融入相应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应该 达到的具体要求。 3、课程标准应该是合格标准,而不是

10、选拔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不应过分 强调选拔与淘汰,而应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 程目标的要求。课程标准应理解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应有一定弹性。为学生提 出一个基本能达到的学习要求,使其在个性上能得到一定张扬。 4、课程标准应面向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的 深度与广度及其技术技能结构,应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深化。适应未来 的课程,必定是综合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的课程,是把发展潜在能力与获得技 能结合在一起,体现行业主流技术、核心技术,介绍行业的先进技术、未来技 术的课程。 二一二年十一月 学 海 无 涯 附件一 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此格式为

11、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 授课单位: 学分: 学时: 编写执笔人: 审定负责人: 编写日期: 审定日期: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说明制定本课程标准的依据,包括国家、省教育厅、学校有关教学文件、职业教育的理 念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 课程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等)和作用,

12、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 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 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 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 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实 际工作任务具体

13、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 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所培养的职业能力支撑等, 可以图表的形式来体现。 表 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 备注 学 海 无 涯 表 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 备注 五、课程的教学目标五、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用具体、可校验 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

14、,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 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得到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见表 3 六、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六、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 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学 海 无 涯 表 3 项目(或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 项目(学习情境)名称 要求(基本职业能 力和关键能力) 子项目 (子情境)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训练项目) 学时 建议 教学 载体 教学方法、 手段 与资源利用 教学环境 说明 考核评价 1 项目(学习情境)1 2 项目(学习情境)2 n 项目 (学习情境) 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

15、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 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学 海 无 涯 七、课程实施条件七、课程实施条件 1.教师基本要求 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 要求; 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 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 求。 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 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物理仿真(实物模拟仿真)、 半物理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仿真(数字仿真)实训基地条件的要求,主要 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 课程对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会 资源等。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 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教学文件和资料、 实训指导书、 学习参考书、 专业期刊等。 八、其它说明八、其它说明 学 海 无 涯 附件二 公共基础课程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