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0839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瘫(面神经炎)病历模块(6.29).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入入 院院 记记 录录 姓名姓名: XXX 职业职业:XXX 性别性别:男 入院时间入院时间:XXXX 年 X 月 X 日 10:30 年龄年龄:X 岁 记录时间记录时间:XXXX 年 X 月 X 日 10:30 民族民族:汉 发病节气发病节气:立春前 5 天 婚况婚况:已婚 病史陈述者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出生地出生地:广东韶关 主诉:主诉:口角(左歪/右歪)伴(右面部/左面部)活动不利 X 周。 现病史:现病史:缘于 X 周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口角(左歪/右歪) ,刷牙漏水,吹口哨漏 风,伴(右眼睑/左眼睑)闭合不全, (右面部/左面部)咀嚼无力,但无明显的头痛头晕及 肢

2、体麻木,微笑及鼓腮时口角(左歪/右歪)明显,咀嚼时(右面部/左面部)乏力,曾在 我院门诊理疗、电针,经治口角较前偏正, (右眼睑/左眼睑)闭合正常,但口角仍向(左 偏/右偏) ,且吃饭时(左颊部/右颊部)藏饭,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门诊拟“面瘫” 收入院,入院症见:口角(左歪/右歪) , (右面部/左面部)咀嚼乏力,刷牙漏水,鼓腮受 限,微有耳鸣,无头痛头晕,纳眠一般,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无输血、手术及重大外伤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个人史:出生于韶关,在本市工作生活多年,居住环境好,无血吸虫疫水接触

3、史,无不 良生活习惯及嗜好。 婚育史:婚育史:28 岁结婚,育二女一子,配偶儿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体 格格 检检 查查 T:36.5C P:90 次/分 R:20 次/分 BP:109/66 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态正常,表情自然,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及巩膜无 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面部情况见专科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 应灵敏。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口唇无紫绀,咽部不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气管 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度一致,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

4、,心率:90 次/分,律齐,各瓣膜 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前后二阴未查,排泄物未见。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舌质紫红, 学 海 无 涯 苔薄白,脉弦缓/舌红,可见点刺,苔黄腻,脉浮数/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或滑/舌质淡, 苔白,脉弦细。 ) 专科情况专科情况: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口角向(左/右)歪斜,鼻唇沟变浅, (右侧/左侧)面肌瘫痪,肌 力减退, (右眼睑/左眼睑)闭合正常,额纹变浅, (右耳/左耳)无压痛,有耳鸣,未引出 病理征。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无 入院入院诊断诊断: 中医诊断:面瘫 风寒袭络 风热袭络

5、 风痰阻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 (右侧/左侧)面神经炎 主治医师:陈来雄 科主任:欧阳兆龙 学 海 无 涯 首首 次次 病病 程程 记记 录录 XXXXXX 10:30 患者 XXX,男性,X 岁,因“口角(左歪/右歪)伴(右面部/左面部)活动不利 X 周” 由门诊拟“面瘫”收入院,于 XXXX 年 X 月 X 日 10:30 步行入院。 病例特点病例特点 1、缘于 X 周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口角(左歪/右歪) ,刷牙漏水,吹口哨漏风,伴 (右眼睑/左眼睑)闭合不全, (右面部/左面部)咀嚼无力,但无明显的头痛头晕及肢体麻 木,微笑及鼓腮时口角(左歪/右歪)明显,咀嚼时(右面部/左面部)乏

6、力,曾在我院门 诊理疗、电针,经治口角较前偏正, (右眼睑/左眼睑)闭合正常,但口角仍向(左偏/右偏) , 且吃饭时(左颊部/右颊部)藏饭,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门诊拟“面瘫”收入院,入 院症见:口角(左歪/右歪) , (右面部/左面部)咀嚼乏力,刷牙漏水,鼓腮受限,微有耳 鸣,无头痛头晕,纳眠一般,二便调。 2、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输 血、手术及重大外伤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3、T:36.5C P:90 次/分 R:20 次/分 BP:109/66 mmHg,头颅大小形态正 常,口角向(左/右)歪斜,鼻唇沟变浅, (右侧/左侧)面

7、肌瘫痪,肌力减退, (右眼睑/左 眼睑)闭合正常,额纹变浅, (右耳/左耳)无压痛,有耳鸣,未引出病理征,(舌质紫红, 苔薄白,脉弦缓/舌红,可见点刺,苔黄腻,脉浮数/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或滑/舌质淡, 苔白,脉弦细。) 4、辅助检查:无 辨病辩证依据:辨病辩证依据: 风寒袭络证:患者老年男性,有面部受凉史,因“口角(左歪/右歪)伴(右面部/左 面部)活动不利 X 周”入院,盖因风、寒盛行,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易行易窜,寒 为阴邪,其性收引,风寒之邪袭面,阻滞筋络,致气血运行不畅,筋络及肌肉失于濡养, 弛缓不收,舌质紫红,苔薄白,脉弦缓,故见口角左歪,右面部咀嚼乏力,四诊合参,本 病当属中

8、医“面瘫”范畴,证属风寒袭络,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本病病位在面,病 性属实。 风热袭络证:患者老年男性,因“口角(左歪/右歪)伴(右面部/左面部)活动不利 X 周”入院,缘患者平常饮食不慎,过食辛辣、易上火食物引起的热毒内蕴于体内,并不慎 感受风邪,直中经络,经络气血闭阻,络脉不通,筋失所养,故见(右口眼/左口眼)歪斜, 学 海 无 涯 口角(左歪/右歪)等症,舌红,可见点刺,苔黄腻,脉浮数,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面 瘫”范畴,证属“风热袭络” ,均为风热袭络之证,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本病病位在 面目经络,病性属实。 风痰阻络证:患者老年男性,因“口角(左歪/右歪)伴(右面部/左面部

9、)活动不利 X 周”入院,缘患者平常饮食不慎,过食肥腻,痰浊内生,并不慎感受风邪,风邪挟痰阻于 头面经络,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风痰循经阻于头面经络,则经 隧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运行通畅,筋肉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 牵引,故见口角(左歪/右歪)及(右面部/左面部)活动不利等症,舌淡胖,苔白腻,脉 弦或滑,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面瘫”范畴,证属“风痰阻络” ,治宜祛风化痰,通络 止痉,本病病位在面目经络,病性属实。 气虚血瘀证:患者老年男性,因“口角(左歪/右歪)伴(右面部/左面部)活动不利 X 周”入院,缘患者素体虚弱,加之久病体虚,正气虚弱,不能行血

10、,以致脉络瘀阻,面部 筋脉肌肉失养,故见口角(左歪/右歪)及(右面部/左面部)活动不利等症,舌质淡,苔 白,脉弦细,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面瘫”范畴,证属“气虚血瘀” ,治宜益气活血, 通络止痉。本病病位在面目经络,病性属虚。 西医诊断依据:西医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有面部受凉史。 2、口角(左歪/右歪) , (右面部/左面部)咀嚼乏力,刷牙漏水,鼓腮受限,微有耳鸣, 无头痛头晕,纳眠一般,二便调。 3、体查: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口角向(左/右)歪斜,鼻唇沟变浅, (右侧/左侧)面 肌瘫痪,肌力减退, (右眼睑/左眼睑)闭合正常,额纹变浅, (右耳/左耳)无压痛,有耳 鸣,未引出病理征。

11、4、辅助检查:无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脑血管病变相鉴别,二者均可有口角左歪及眼睑闭合不全,但后者一般还有 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并可引出病理征,通过体查及头颅 CT 可鉴别。 初步诊断: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面瘫 风寒袭络 风热袭络 风痰阻络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 (右侧/左侧)面神经炎 学 海 无 涯 诊疗计划诊疗计划 1、按面瘫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2、完善相关检查:如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脂、心肌酶、风湿六项、血糖及心电 图、胸片、头颅 CT 等。 3、予针灸治疗、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微波治疗、拔罐治疗、中药熏 药治疗。 4、风寒袭络证:予红花针 20ml 加入

12、0.9%NS 或 5%GS250ml 中静滴活血通络 风热袭络证:予银杏达莫针 20ml 或葛根素粉针 0.5 加入 0.9%NS 或 5%GS250ml 中静 滴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偏寒者予红花针 20ml 加入 0.9%NS 或 5%GS250ml 中静滴活血通络,偏 热者予银杏达莫针 20ml 或葛根素粉针 0.5 加入 0.9%NS 或 5%GS250ml 中静滴活血通络 气虚血瘀证:予参麦针 100ml 加入 0.9%NS100ml 或 5%GS100ml 中静滴益气养阴,或 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200ml 静滴活血通络。 5、风寒袭络证: 中药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为法,方用防风葛

13、根汤加减: 防风 15 荆芥 10 干葛 15 升麻 15 陈皮 15 白芷 10 甘草 6 饮片 X 剂,每日一剂,温服(X/X-X/X) 风热袭络证: 中药以祛风清热,活血通络为法,方用大秦艽加减: 秦艽 15 甘草 12 川芎 15 当归 10 白芍 10 细辛 3 羌活 15 防风 15 黄芩 15 石膏 10 白芷 10 白术 15 生地黄 10 茯苓 15 独活 10 饮片 X 剂,每日一剂,温服(X/X-X/X) 风痰阻络证: 中药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为法,方用牵正散加味: 白附子 6 僵蚕 6 全蝎 3 半夏 15 陈皮 10 枳实 15 茯苓 30 白芍 15 饮片 X 剂,每日一剂,温服(X/X-X/X) 气虚血瘀证: 中药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痉为法,方用活血汤加减: 学 海 无 涯 当归 10 赤芍 15 红花 6 丹皮 10 川芎 15 泽泻 15 郁金 15 木通 5 秦艽 15 白术 15 黄芪 40 饮片 X 剂,每日一剂,温服(X/X-X/X) 主治医师:陈来雄 科主任:欧阳兆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