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0705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77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6.29).pdf(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 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 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 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 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 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 习惯

2、。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 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四、方法与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 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

3、教材内容。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 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5、岗位练功、继续教育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 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练功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新课标要求

4、和学生实际, 做到认真钻研教材, 认真备好学生, 认真批改, 认真辅导等, 其次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介, 充分展示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学 海 无 涯 五、课时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8.31 至 9.6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 9.7 至 9.13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 9.14 至 9.20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六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4 9.21 至 9.27 第七节 植物细胞 第八节 动物细胞 5 9.28 至

5、10.4 国庆放假 6 10.5 至 10.11 第九节 细胞的生活 第十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7 10.12 至 10.18 第十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十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8 10.19 至 10.25 第十三节 单细胞生物 9 10.26 至 11.1 复习 10 11.2 至 11.8 复习 11 11.9 至 11.15 中段考试 12 11.16 至 11.22 第十四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十五节 种子植物 13 11.23 至 11.29 第十六节 种子的萌发 第十七节 植株的生长 14 11.30 至 12.6 第十八节 开花和结果 第十九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

6、圈中的水循环 15 12.7 至 12.13 第二十节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制造者 16 12.14 至 12.20 第二十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二十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7 12.21 至 12.27 第二十三节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8 12.2 至 1.3 复习 19 1.4 至 1.10 复习 20 1.11 至 1.17 复习 21 1.18 至 1.24 期末考试 学 海 无 涯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 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二 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

7、识生态系 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使每个公民 的责任。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的影响 着人类活动, 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都需要了解生物圈。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 好奇心比较大, 所以教师开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第一节课开始,介绍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好学期开始的每一节课,例如第二节调查身边 的生物,可以将学生领出课堂,能够让学生将生物学科和自然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培养学 生浓厚的生物学兴趣。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学习生物学

8、知 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 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能力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 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教学重 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

9、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了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 的思维习惯。 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 的思维习惯。 2、细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取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提示和启发学生思考。 3、自主探究、学生积极参与 4、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方面的东西

10、,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抓问题关键,进行深入分析 6、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时安排: 第一章 认识生物 2 课时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 课时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 课时 学 海 无 涯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3 课时 第一节 生物圈与环境的关系 1 课时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课时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课时 学 海 无 涯 第一章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选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和一些常见的植 物、 动物、 真菌的生活, 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有

11、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科学家在不同的层面上看法不尽相同,教材是在义务 教育的层面上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 做过多的拓展和加深。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要求学生大致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总结出生物 的基本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同时,也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 知欲,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是建立在第一节知识内容基础 上的,即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做一次调查活动,发 现和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生物,并注意到这些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这样,一方面加深对生 物及其生活环境的认识

12、,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对如何开展调查活动,获 得初步的认识。 本章的教学要注意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调查、表达和交流,激发其学习 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 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 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可以按照一定的特征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教学重点: 1、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了解生态 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

13、同的家园。 2、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 维习惯。 课时安排: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 课时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 课时 学 海 无 涯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逐渐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讨论 课时:1 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动、植物挂图及学生自带的一些

14、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例如:树叶、 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 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 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 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 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

15、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 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 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 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 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