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29324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课件知识讲解(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資料收集與整理,文獻調查 田野訪談技巧 田野資料整理,資料收集,依據學習目標與主題透過各種方法收集資集料。 收集資料方法: 彙整現有各項基本資料 查閱書籍報章雜誌 應用網路資源 親身體驗與分享 訪談調查 觀察法,彙整現有各項基本資料,學生為收集資料常用心到圖書館、社區、網路等去找資料,卻常忽略現成的各種資料。以學校為例:如 學校願景: 辦學目標與方針、學校重大事件、家長社經背景、圖書資料、設備等 教師文字資料 學習單、工作單、書本筆記、口頭與書面資料,彙整現有各項基本資料,學生書寫作業: 家庭作業、學習成果報告(文章、 繪畫) 其它書面文件 校規、通知單、新聞簡訊、通告、參考書 其它非書面文件

2、 書本的封面設計 但是學校現在學生資料運用的權限與責任,應讓學生了解保密的重要與呈現保密資料的具體做法。,應用網路資源,網路內涵提供無限寬廣空間與資料,只要能善用搜尋引擎,配合關鍵字的設定。 判別資料相關程度,下載高相關資料。 將重要資料儲存於硬碟,並在硬碟彙整、分析資料,以及撰寫資料分析報告。,親身體驗與分享,記載參與活動或其他體驗的歷程、感受、心得或省思的訊息,彙整後於團體討論時有條不紊地分享,記錄其他同學的重要感受與省思訊息。 說明: 這一部分在比賽過程中很重要,且佔評比分數百分之五十。我們可以結合【工作進度報告】中。,訪談調查或觀察實驗,從實際訪談、調查中深入了解生活內涵,與獲得更多人

3、的調驗與看法,以強化生活實踐能力。 獲取第一手資料最好的方法,也是驗證書本與實際生態的方式,尋找自己想知道或別人尚未發現的新鮮事。,相互研究與激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一個人的思維易陷入死胡同而不自知,若能在每個人思考後,提供相互研討與激盪的機會,將可經由激盪歷程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資料。 說明: 國內學生習慣單打獨鬥,較無相互研討與共同學習的習慣。這是同學們參加本活動必須克服的最大問題。,綜合各種方法獲得資料,最適切的資料方法可能不只一種,且在探討主題各個階段可選取最佳的收集方法,如: 初期: 可先運用彙整現有資料 、查閱書籍報章雜誌 和應用網路資源等三種方法。,綜合各種方法獲得資料,中

4、期: 運用親身體驗獲得更貼切的資料,方式如訪談 、調查 、觀察或實驗 最後階段: 將上述資料與伙伴們相互研討與腦力激盪,期使收集資料益趨完整、周全。,資料分析,閱讀與摘述資料 最不起眼之處也是最有發揮之處 選擇與歸納資料 分門別類後予整合,統整架構的基礎 呈現資料與報告 網頁為主,圖文並茂,田野訪談,田野訪談的方式 非正式會話訪談法 訪談導引法 標準開放訪談法 封閉固定式反應訪談法,非正式會話訪談法,晤談者訪談受訪者時未事先設定問題,依訪談情境隨時浮現或提出問題。 優點: 運用此法可維持最大彈性,依據對受訪者的觀察隨時變更訪談廣度或深度 可收集到最多的資料,亦能充分配合個人和環境氣氛 缺點:

5、難以統整與組織與分析所得資料,訪談導引法,晤談主題必須事先決定,但主題所涉及各項問題的呈現順序或措詞,可由晤談者依據訪談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優點: 可使訪問主題的資料更為豐富、更具深度、內容有系統、有邏輯順序、更易於整合資料,且可使晤談過程維持相當的彈性與情境 缺點: 可能產生資料缺乏系統與一致性,衍生資料整理的困難。,標準開放訪談法,訪談前確定問題內容和發問順序,訪談者面對所有的受訪者均以相同的順序來呈現相同的問題,問題以完全開放的形式來呈現。 優點: 可減少訪談者個人的主觀或偏見,可使不同訪談者的訪談資料信度較高,可減少訪談者應效與偏差,可使不同受訪者的資料易於比較,而且所收集的資料易於

6、統整、組織與分析,標準開放訪談法,缺點: 限制了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問與答的自然情境和互動歷程,不僅極易忽略重要訊息,而且此法往往使得訪談關係難以建立,難以取得受訪者的信任,使所收集資料的正確性降低。,封閉固定式反應訪談法,所訪談主題的問題和答案均事先決定,問題答案通常是固定的選項,要求受訪者從中選擇,很像選擇或是非題。 優點: 短時間可問很多問題,資料整理與分析簡單,結果可直接比較與分析 缺點: 機械式的回答問題,往往會扭曲受訪者真正的意見和經驗,訪談前準備工作,前置準備 擬定大綱 聯繫受訪者,確定時間與地點 擬定日程計畫 將受訪者姓名、電話、時間 、地點、訪談內容或背景資料,逐一記錄於備忘錄

7、 準備工具 訪談學習單或筆記本、筆 錄音機、錄音帶、乾電池 相機或錄影機,實施訪談,正式訪談前 傳達訪談者的目的 告知訪談的主要內涵 用正面敘述,徵得受訪者的願意接受訪談 訪談中 盡量讓受訪者充分表達意見,不宜中斷受訪者談話,訪談問題避免封閉性問題,善用開放性問題激發受訪者思維,訪談注意事項,事前確實做好受訪者聯繫工作,徵求受訪者同意 審慎擬定訪談大綱,注意措詞與呈現順序 盡量不要打斷受訪者談話 隨時寫下自己注意到重要語言或肢體訊息 依照原定的題目問 原定訪談的每個題目盡量都問到 錄音、錄影或拍照必須經過受訪者同意,結語,參考文獻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 李坤崇著 心理出版社 2001年5月 報告人:Lan 20020928,專題研習的路 不輕鬆 要有耐力與耐性 沒有假日 是學校沒有教的 (經驗不是教師可以給的),辛苦付出 快樂回航,分享他們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