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321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学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含解析)(选修3-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学 基础课时1分子动理论内能1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解析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越大,选项A错误;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选项B错误;物体的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有关,即与温度和体积有关,选项C正确;通过热传递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选项D错误。答案C2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B斥力消失,引力增

2、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 D引力、斥力都增大解析当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时,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只是斥力比引力增大得更快一些。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B甲物体含45 J的热能,乙物体含30 J的热能C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两物体的内能相等时,停止热传递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两物体的温度相等时,停止热传递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状态量;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热量是内能转移或转化大小的一个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温度相等时,达到

3、热平衡,热传递结束,故选项D正确。答案D4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A分子数相同B内能相同C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D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解析温度不是分子平均速率的唯一标志。分子的平均速率的大小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和分子的质量,即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种类有关。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就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大,因有可能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分子质量大得多。所以,比较物体的分子的平均速率,既要看物体温度的高低,又要看组成物体分子质量的大小。温度不是分子动能、分子速率的标志,因随着分子与周围分子的碰撞,每个分子的动能与分子速率具有瞬时性。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选项D正确。答案D5(

4、2016北京海淀区模拟)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A雾霾的形成B沙尘暴的形成C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D铁丝不易被拉断解析雾霾是由小颗粒组成的,每个小颗粒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雾霾的形成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选项A错误;沙尘暴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故沙尘暴的形成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选项B错误;汽车扬起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它的运动是气流作用的结果,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选项C错误;铁丝不易被拉断是因为铁丝分子间有引力,选项D正确。答案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没有作用力,大于r0时只有引力,小于r0时只有斥力B分

5、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C设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势能为零,则分子间距变小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故分子势能在任何距离上都为负值D物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和体积决定解析分子在相互作用的距离内都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故A错误;分子间距离rr0时,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变大,rr0时,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B正确;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在rr0范围内,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r0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都有关,D错误。答案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

6、均动能一定增大C布朗运动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选项C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AB8(2016河南名校联考)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B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解析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A正确;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7、而减小,B正确;若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随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C错误;若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则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D错误。答案AB9.如图1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势能Ep最小D在r由r1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解析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最小值对应分子平衡位置,即r2处为平衡位置,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选项B正确,A错误

8、;当rr2时,分子间势能Ep最小,选项C正确;在r由r1增大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由r2继续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BC10下列有关热现象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B盛有气体的容器做加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必定会随之增大C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大解析把物体缓慢举高,外力做功,其机械能增加,由于温度不变,物体内能不变,选项A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做什么性质的运动没有直接关系,选项B错误;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

9、,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改变电阻内能的,选项C正确;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引力和斥力相等,不管分子间距离从r0增大还是减小,分子间作用力都做负功,分子势能都增大,故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错误。答案A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计算出分子大小B布朗运动表明组成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运动的速率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D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解析已知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算出物质的摩尔体积,再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就能计算出

10、分子体积,进而计算出分子大小,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表明微粒周围液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表明组成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率无关,选项C错误;两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选项D正确。答案AD12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弹性和吸油能力令人惊喜。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16毫克,仅是空气密度的1/6。设气凝胶的密度为(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a克气凝胶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每个气

11、凝胶分子的体积是 。解析a克气凝胶所含分子数为nNA气凝胶的摩尔体积为Vmol(单位为m3/mol)每个气凝胶分子的体积为V0答案NA1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解析(1)由于一滴溶液的

12、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应用微小量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液面上不撒痱子粉时,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酒精挥发后剩余的油膜不能形成一块完整的油膜,油膜间的缝隙会造成测量误差增大,甚至使实验失败。(2)由油膜的体积等于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内纯油酸的体积可得:dm1.2109m答案(1)在量筒中滴入n滴该溶液,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2)1.210914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104 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2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试求:图2(1)油酸膜的面积是 cm2。(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 m。解析数描出的油酸的轮廓中的方格数,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得出油酸膜的面积是S161 cm2。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 mL,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V mL8106 mL,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d51010 m。答案(1)161(159163均可)(2)8106(3)510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