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172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0第七单元变异与进化第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2015菏泽模拟)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D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导致mRNA的序列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D正确。答案A2(2015临川模拟)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

2、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B过程是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C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红蛋白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解析变异后DNA的模板链碱基序列是CAT,转录出的mRNA碱基序列是GUA,翻译时对应的tRNA是CAU,A项正确;过程是转录,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而不是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不一定导致镰刀型

3、细胞贫血症,C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D项错误。答案A3(2015福州期末)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 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难度中等。基因突变是基因内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变异,题中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发生在基因内部,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答案B4(2015株洲一

4、模)如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突变的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个体解析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意在考查考生在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图中细胞的四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不是同源染色体,因此,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图示中发生细胞癌变需要四个部位基因发生突变,这说明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结肠癌突变的基因发生在体细胞中,突变的基因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5、答案B5(2015齐鲁名校调研)研究发现果蝇有一种储存及利用能量的基因(Indy基因),该基因变异后,可以对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收进行限制,即让果蝇的细胞节食,进而使果蝇的寿命明显延长。而人类有着和果蝇类似的DNA序列。关于上述研究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Indy基因变异后,果蝇体内细胞将不再衰老B对Indy基因进行诱变,一定可以使果蝇寿命明显延长CIndy基因的正常表达能限制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收D人类有可能研制出一种既能延长寿命又能控制体重的药物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意在考查考生在信息提取和分析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基因突变后,使细胞节食,进而延长果蝇寿命,但细胞仍会

6、衰老,A项错误。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不一定诱导形成使果蝇寿命延长的基因,B项错误。该基因未变异前即正常表达时会使细胞正常储存和利用能量,基因变异后会导致细胞节食,C项错误。依据基因变异后延长寿命的原理,人类可能研制出延长寿命和控制体重的药物,D项正确。答案D6(2015南通模拟)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1 4710 13100103106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

7、替换为1个T答案B7(2015海淀模拟)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据题意可知:该植株基因突变之后引起当代性状改变,由此推出该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该植株为杂合子,A项错误;该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后产生的后代中有1/4的变异性状纯合子,B项正确;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变化,不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基因

8、突变的位置,C项错误;仅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而没有诱导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仅仅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D项错误。答案B8(2015河北唐山二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突变B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因为发生了基因重组C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后可能产生新基因解析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重组,A错误;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分子

9、结构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可能产生新基因,D正确。答案D9(2015山东烟台一模)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比较指标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B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C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D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解析基因突变引起氨基酸种类替换后,蛋白质的功能不一定发生变化,A错误;蛋白质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

10、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状况中酶Y与酶X的氨基酸数目相同,所以肽键数不变,B错误;状况氨基酸数目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提前,C正确;基因突变不会导致tRNA种类改变,D错误。答案C10(2014浙江卷)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解析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

11、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假设抗性基因为显性,则突变前即染色体片段缺失之前也含有抗性基因,则不能表现为敏感型,故假设不成立;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此基因不存在了,不能恢复为敏感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再经诱变仍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有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或不能编码肽链或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所以A正确。答案A11(2014江苏卷)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出发菌株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多轮重复筛选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

12、变异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解析X射线既可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引起基因突变,又能造成染色体片段损伤导致染色体变异;图中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人工定向选择过程。通过此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的其他性状未必符合生产要求,故不一定能直接用于生产;诱变可提高基因的突变率,但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不一定都会明显提高。答案D12(2015江苏卷)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

13、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白花植株的出现是X射线诱变的结果因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X射线诱变引起的突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通过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是否出现白花及白花的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C正确;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中出现白花则为可遗传变异,若无则为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答案A13(2015济南模拟)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基因)导入水稻,挑选出SC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SC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相关

14、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31B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1C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1/2含SCK基因D丙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91解析甲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显性纯合体,乙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丙相当于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故甲图个体自交F1全为抗虫植株;乙植株在不发生互换的情况下,与正常水稻杂交(相当于测交),子代抗病植株和非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1;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3/4含SCK基因;丙图个体自交,F1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933)1151,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14(2015广东东莞期末)一种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做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链第_位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由_变成_。(2)Hbwa的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_了一个碱基对,引起基因结构改变,这种变异是_,一般发生在_期,该变异之所以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由于_。解析(1)由表格可知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链的第138位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由UCC变成了UCA。(2)由题表可知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