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161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7讲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工程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时间:20分钟)达B必练一、选择题1.(2015无锡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及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与功能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一起在生态系统中循环C.根据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应将所有秸秆还田,不能投入沼气池中D.生态系统中某一时刻全部生产者体内存有的能量可能小于全部消费者体内存有的能量解析一般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简单,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但也有些生态系统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

2、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始终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其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会伴随物质循环流动,B错误;将秸秆投入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是清洁能源,而沼渣和沼液也可以还田,这样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C错误;在某些水域生态系统中当浮游动物数量急剧增大的时候,浮游植物的数量会急剧减少,这时候全部生产者体内存有的能量可能小于全部消费者体内存有的能量,D正确。答案D2.(2015苏锡常镇一模)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新型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连续经过装有悬浮填料的反应器时,附着在填料内外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生

3、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呼吸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C.该反应器中所用的“生物膜”亦可用于海水淡化D.该反应器对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解析“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错误;“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的呼吸方式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为无氧呼吸,B正确;该反应器中的“生物膜”为微生物,海水中盐浓度高,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C错误;该反应器对有机废水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对无机废水无较好的净化效果,D错误。答案B3.(2016镇江模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C4.(2015徐州模拟)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5、,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答案C5.(多选)(2015南通扬州二模)下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中碳流动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在各种生物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B.过程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C.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离不开能量的驱动解析碳在生物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A错误;图中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该生

6、态系统可实现CO2的循环过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正确;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D正确。答案CD二、非选择题6.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请回答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问题:(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2)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这主要违反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使湿地依靠_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4)在城市环境治理中,要

7、进行城市生态分区,合理分布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5)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内容,请你列举出一种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_。答案(1)物质循环环境污染(2)抵抗力物种多样性(3)人类的干扰自然演替(4)整体性(5)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等(合理即可)7.下图表示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_。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营养级。(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

8、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_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答案(1)生产者(或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2)分解者(或微生物)的分解(3)多级(或充分)利用较强(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冲A提升一、选择题8.我国云贵地区在农村大力实施沼气工程;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分开后,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云南省在封山育林时充分考虑到不能让林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上述三项所依据的生态工程主要原理依次是

9、()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系统整体性原理A. B. C. D.解析实施沼气工程将动物粪便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燃料、饲料等,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真菌和蓝藻单独存在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共生在一起,则出现112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封山育林时考虑农民生活水平,同时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符合整体性原理。答案B9.(2014江苏苏、锡、常、镇、连一模,25)下图是苏南某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

10、平结构C.该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该人工湿地的构建充分运用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多级利用的原理解析由于城市污水的流入,带入一部分有机物,而有机物含有能量;由于地形高低不同,芦苇分布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物质能够循环利用,能量不能。答案D10.(多选)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往复循环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

11、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减少了废物和污染解析该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不占有营养级;由于各生产环节中各级产物都可以被利用,故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答案BD二、非选择题11.(2015南通扬州三模)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至少2个)。(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

12、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5)根据图示,请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解析(1)该生态农业园中有多种物种的参与,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所以体现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整体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等。(2)三种鱼生活的空间不同,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食物资源。(3)性引诱剂是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4)流入该生态园的总能量有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饲料、种子等;该生态园增加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更有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2)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3)化学信息(4)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5)如下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