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051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单元 通史整合 承上启下【古代中国】古 代 中 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先秦时期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手工业:青铜器制造;工商食官;制瓷和丝织技术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文字:甲骨文绘画:彩陶画帛画文学艺术:诗经、楚辞和离骚科技:司南思想:百家争鸣的思想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农业:耧车、耦犁、犁壁的发明,牛耕推广手工业:水排青瓷商业:“市”有严格时空限制;丝绸之路小篆、汉赋、造纸术、董仲舒与新儒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农业:翻车均田制手工业:灌钢

2、法白瓷商业:草市开始出现隶书与楷书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农业:筒车曲辕犁手工业:唐三彩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商业:坊市制度柜坊飞钱市舶使诗歌黄金时期书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敦煌壁画雕版印刷技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行省制农业:高转筒车手工业:五大名窑景德镇青花瓷棉纺织技术商业: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草市普遍宋词元曲清明上河图文人画元杂剧程朱理学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火药普遍用于军事明清时期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废除丞相制度内阁制度形成设立军机处农业:风力水车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主导,织机苏州和杭州成为丝织中心、彩瓷和珐琅彩商业:商帮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3、经济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理学和心学仍占统治地位;明清小说儒学思想的新发展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世界】古 代 世 界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的影响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与成文法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帝国建立民法大全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智者学派与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苏格拉底柏拉图【近代中国】近 代 中 国类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政治(1)深重的民族危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

4、帝国主义的代理人。(2)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3)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演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1)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1921年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3)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5)解放战争胜利经济(1)

5、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3)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思想“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1)林则徐成为“

6、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维新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4)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5)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6)社会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3)毛泽东思想形成

7、、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及社会礼仪受到冲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服饰、礼仪、交通、通讯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世界】近 代 世 界工场手工业时期1418世纪前期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美国1787年宪法与共和制建立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共产党宣言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君主立宪制建立

8、巴黎公社经济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火车和汽船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汽车和飞机电话和电报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伽利略与自由落体定律牛顿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浪漫主义文学和美术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与进化论现实主义文学和美术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量子论和相对论电气技术的应用印象画派现代主义文学与艺术电影艺术【现代中国】现 代 中 国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政治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民主政府,并建立了以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三大政治制度,具体包括: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一届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宪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左”倾思想蔓延导致了“文革”的发生,使中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革”期间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权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民主法治遭到破坏和践踏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2. “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经济(1)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打下

10、基础。(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及“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开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的劫难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特点外交外交上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逐渐走向外交成熟,具体包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与成就,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

11、外交有了新突破: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同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新时期的不结盟外交,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为祖国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思想、科技、社会生活、文化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双百方针”(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2)“两弹一星”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3)袁隆平杂交

12、水稻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4)北京电视台(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意义(2)载人航天技术增强了国防力量;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世界】现 代 世 界两次世界大战19141945二战后初期1945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政治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建立德国、朝鲜半岛分裂朝鲜战争两极格局形成不结盟运动兴起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修建多极化趋势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方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赫鲁晓夫改革欧共体成立日本经济开始崛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混合经济”减少国家干预经济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欧元诞生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文化电视艺术电子计算机问世网络出现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