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28462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266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常识专题复习培训资料(2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常识专题复习,课件设计,前 言,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 2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世界观转化为看问题和办事情时,就成为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有科学的哲学与非科学哲学的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一、知识要点,二、思考练习,1下列选项中,关于哲学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2、哲学得出的是普遍、一般的规律 ( ),AC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是 研究的都是万事万物 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而具体科学则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 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 ( ),C,(1)产生反对“神创论” (2)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根本;决定 (3)规律,3、意识依赖于物质,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 (1)物质的产物 (2)物质的反映,2、社会是客观的,4、结论 (1)物质的含义 (2)世界物质性原理,客观实在(唯一特性)客观存在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知识点拨,1、自然是客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

3、人是自然的奴仆(古代社会) 人是自然的主人(近代社会,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发现,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强化了这个观念) 人是自然的朋友(现代社会),(2)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只是人单纯地征服自然,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和谐社会建设,(4)“和为贵”,“天人合一”,2、世界物质性原理,(1)内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三、课堂练习,“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

4、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论断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A B C D ( ) 2克隆羊的问世曾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实际上,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作物方面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创造了许多新品种,如“基因鱼”“基因猪”等,将来还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更多的新的物种和转基因产品。这说明 A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按人类的意志改造自然 B自

5、然界的物种是可以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 C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利用和改变的 D人类根据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种 ( ),D,A,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循环上升的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有人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一观点: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扩大了自然的作用看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重要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A B C D ( ) 4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盲目发展而引发的一些环境灾害,人们更加认识到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性。正确的人类

6、环境观应该是: ( ) A“人定胜天”,人类应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B自然界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应顺应自然,听从自然的安排 C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D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做到“人天共存”“天人合一”,C,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在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必须尊重社会规律。据此回答56题 5“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则材料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决定社

7、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A B C D ( ) 6马克思“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说明: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B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迟早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C人类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改造自然,只能适应自然、利用自然 D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人的活动是第二位的 ( ),D,A,7.材料一:有关专家指出,沙尘暴与中国大范围的沙地草地退化有直接关系,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应以发挥自然的力量为主。建设生

8、态城镇,以地养地,依靠自然力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是最有效的治理方略。“万物本乎土”,“百谷草木丽乎土”。土是生命的温床,有土就有生机。因此在草地生态治理中依靠土地自身的生命力繁育各类生命,进行生态治理,是目前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理方式。 材料二: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4年来,不仅改善了京津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带动了工程区内145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工程实施前的1456元增加到1739元,年均增幅达6.1%。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答: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沙尘暴的发生就是自然对人类造成的“沙地草地退化”等违返自然规律行为的

9、惩罚。 人在自然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就是人们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行为。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要以承认和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依靠自然力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就是对自然客观性的承认和尊重。“带动了工程区内145万贫困人口脱贫”是自然对人类尊重自然的回报。,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一、知识体系,意识,1、含义 (1)起源:物质的产物: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直接产物 (2)生理基础:人脑 动物心理人的意识 电脑思维:人脑思维模拟(不具有能动性、精神世界、社会性) 反映直观等同 人脑自身不能产生意识 (3)本质:物质的反映 性

10、质:正确如实反映;错误歪曲反映宗教 层次:感觉现象感性认识;思维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 内容:现在;过去当时的客观事物;未来已有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结论: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不能离开物质单独存在,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物质性原理,2、作用:能动作用 (1)反映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反对“不可知论”“怀疑论” 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意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意识正确与否的原因 客观因素: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 (2)反作用 含义:单纯的意识不能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意识在实践中是通过指挥人们

11、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性质:不同性质意识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结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二、知识点拨,1、意识与人脑的关系: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

12、的机能,2、对未来的预测来自于已有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3、正确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4、正确理解意识的反作用,5、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三、课堂练习,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广大亚洲人民的强烈不满,就是日本国内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对之提出异议,认为其行为不仅不利于日本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日本的宪法。据此回答12题。 1包括首相在内的日方部分官员否认对周边国家的侵略,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 A他们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C人的立场可以决定人的观点 D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2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亚洲和世界

13、人民的谅解,从而树立较好的国家形象,并有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 、和平与发展。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活动虽然有很大差异,但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C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C,C,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组织在不久前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宣布,经过多国科学家近3年的精心“雕琢”,一张精度达99.999%、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一的人类基因组完成图绘制完成,原本遗漏了15万个细节的人类生命天书已经几近完美。据此回答34题。 3在自然杂志的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精准结果为人类提供了最为

14、清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一高精确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使全世界的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对遗传信息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 ) 4第一次公布的人类基因组草图难以“十全十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组织启动了一项十分艰难、但非常必要的“纠错补漏”程序,用了3年的时间将草图一点点地丰满起来,那些令人头疼的缝隙也从原来的15万个减少到现在的341个。这说明( ) A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15、移的 C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A,“心理暗示”有重要作用。二战时,美国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中有一些人既不勇敢、也不守纪律。心理学家便每星期帮他们写一封家信,信中告诉家人自己在战场上如何勇敢和遵守纪律,一段时间后,他们果然变得既勇敢又守纪律。据此回答经56题。 5山东某地的一所农村高中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其经验之一就是“学生,潜力无穷”观念的培养形成。这同属心理学上所讲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是一种( ) A物质现象 B意识现象 C神秘的精神力量 D唯心主义思想 6上题材料中将“心理暗示”运用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哲学

16、上看,这样做法属于( ) A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C符合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思想 D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行政命令,B,C,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那些道理?,答: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