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8422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六模拟)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卷1)高考最后一卷历史(第六模拟)一、单选题:共12题1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出现这种社会状态的主要原因是A.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加强控制B.周公创作礼乐制度巩固阶级秩序C.秦朝颁布成文法典强化等级秩序D.汉代郡国并行制度合理分配权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礼乐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封建”社会是一个界限分明、尊卑有序的社会,“礼”既可彰显身份的差异,亦可约束人的行为,使大家各安其分。“乐”具有教化作用,演奏时讲求音色与节奏的和谐,借音乐调和尊卑贵贱的关系。故选B。 2明代学者胡应麟说:“载阅

2、陆子渊河汾燕闲录云,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印书之始。余意隋世所雕,特浮屠经像,盖六朝崇奉释教致然,未及概雕他籍也。唐自中叶以后,始渐以其法雕刻诸书,至五代而行,至宋而盛,于今而极矣。”据此可推断出A.雕版印刷最迟于隋朝产生B.佛道盛行有利于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在宋后走向衰落D.科举考试促进了雕版印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从材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可知,雕版印刷术在隋朝就已产生,A项符合题意。“余意隋世所雕,特浮屠经像,盖六朝崇奉释教致然,未及概雕他籍也”说明佛教的盛行有利于雕版印刷,B项错误,不选。“于今而极矣”说

3、明宋之后这一技术仍在发展,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不选。 3明代官员夏言称:“市舶罢,而权力在下。奸豪外交内讧,海上无宁日矣。”王垠称:“故不知者谓倭寇之患,起于市舶不开,市舶不开,由于入贡不许。是不然。夫贡有定期,使其来以时,未尝不许,则市舶未尝不通,何开之有?”据此可知A.两人都认为寇患与“海禁”有关B.后者主张朝廷厉行“海禁”C.两人都在否定政府“海禁”政策D.前者强调“海禁”导致寇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海禁”政策。从材料“市舶罢,而权力在下。奸豪外交内讧,海上无宁日矣”可知,夏言认为“海禁”导致寇患,所以D项正确;材料“不知者谓倭寇之患,起于市舶不开”“是不然何开之有”

4、说明王垠并不认为“海禁”导致寇患。综上可知,A、C错误;B项材料无法体现。 4“中国传统依礼制惟天子得祭天地,臣民皆不得预。太平军虽不废君臣之等级,然既明白承认一切人类皆为上帝之子女,在宗教生活中根本平等,则事奉天主乃君臣共有之权利。”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封建君臣等级观念B.是杂糅中西观念的反清运动C.承认君民在信仰上是平等的D.利于打击西方殖民侵略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在宗教信仰上的平等性,而非封建等级制度,所以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是杂糅中西方观念的反清斗争,所以B项不选。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5中国近代

5、社会变革,在“富国强兵”的军事、经济变革失败之后,改革者即使面临着自身理论的不成熟和广大民众的愚昧如故,依然被迫仓促上阵,避开文化上的前哨战,直接诉诸政治变革。这一状况A.是甲午战争后外患渐趋严峻的结果B.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C.导致近代中国选择走法美共和道路D.与西方的近代化进程有相似之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制度变革。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过程,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渐趋严峻的结果,其与西方近代化恰恰相反,所以A项正确,D项不选。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项与史实不符,不选。维新变法以英日为榜样,C项错误。 6黄炎培称

6、:“自从九一八事发,吾们内心起了极大的冲动,精神受了极大的影响。吾们亲切地看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上、经济上受着种种枷锁的国家,所谓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统一于国家民族的解放吾们深深感到,吾们的教育工作如其不配合于一个合理的政治主张和措施中,是不能有什么成效的。”据此可知,黄炎培A.强调教育工作的必要性B.主张教育救国的可行性C.强调政治救亡的优先性D.认为民族危机更趋严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材料“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统一于国家民族的解放”“吾们的教育工作如其不配合于一个合理的政治主张和措施中,是不能有什么成效的”可知,黄炎培强调当前政治救亡更重要,教育工作应配合政治措施,所以

7、C项正确。 7刘少奇在建国初的全国工作会议上说:“现在就有人讲社会主义,我说这是讲早了当然,作为理论和理想,我们做宣传工作还要讲,而作为实践的问题,十年之内建设社会主义是讲不到的。”刘少奇的讲话A.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性B.表明了新民主主义阶段的长期性C.为随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指明方向D.体现国家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概况。从材料“现在就有人讲社会主义,我说这是讲早了”“作为实践的问题,十年之内建设社会主义是讲不到的”可知,刘少奇认为社会主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仍属于新民主主义阶段,它的存在具有长期性,所以B项符合题意。 8有研究者称

8、,“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充满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技术发展历史给我们最初的印象也很新奇:大量具有革命性的发明完全改变了技术面貌。但是我们更细致地加以观察,便会觉得重要的不在新奇而在技术革新的连续性。应该记住,18世纪的许多技术并非新起点,而是中世纪技术发展的完善。”上述材料A.强调技术发展的不间断性B.说明技术创新推动了工业革命C.体现了技术革命的重要性D.表明技术革新是工业革命的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从材料“应该记住,18世纪的许多技术并非新起点,而是中世纪技术发展的完善”可知,研究者强调的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所以A项正确。 9“巴力门上下二院,君有举措,诏

9、上院,上院下下院;民有从违,告下院,下院上上院。国中纳赋,必会议乃成。法律定自两院,君相不能行一法外事。”据此可知A.英国君主仍有一定的权力B.光荣革命的成果受到挑战C.德国皇权受到了法律保障D.德国议会已拥有立法权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材料中说的应该是英国的政治制度,排除C、D两项。从材料“君有举措,诏上院君相不能行一法外事”可知,英国君主仍有一定的权力,所以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 10苏联某领导人在其回忆录中说:“美国用军事基地包围我们,用核武器威胁我们。而现在他们就会知道当敌人的导弹对着你的时候是什么滋味,我们干的也不过是小小地回敬他们一

10、下。现在正是让美国人知道自己的国土和人民遭到威胁是什么滋味的时候了。”下列对该领导人的改革分析准确的是A.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B.改革导致苏联的解体C.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D.对农业改革有所突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从材料“现在他们就会知道当敌人的导弹对着你的时候是什么滋味现在正是让美国人知道自己的国土和人民遭到威胁是什么滋味的时候了”可知,这个领导人应是赫鲁晓夫。他的改革侧重于农业,所以D项符合题意。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A项错误,不选。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B项不选。斯大林时期,苏联就已成为工业强国,C项错误,不选。 11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称: “政

11、府不再解决问题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如果政府就是问题本身,而社会就不存在,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政治家的任务就是搞清什么对个人最好。”这一论断A.是对经济大危机的反思B.是针对“滞胀”现象的反思C.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做法D.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方经济“滞胀”现象。由材料信息“政府就是问题本身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可知,当时政府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是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现象的反思,所以B项正确。A、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不选。D项材料未体现,不选。 12有学者称:研究人物言论时,即使是我们能够搜寻到他们的声音,也不可能是未

12、受到任何中介影响的原声。因此,要想通过大力发掘被忽略的文献的方法来复原历史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再刻苦再勤勉的历史学家也不可能用这种方法来取回历史。这说明A.追求真实是历史研究的目的B.探讨共性是历史研究的必须C.历史研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研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历史素养。据材料信息“也不可能是未受到任何中介影响的原声”“复原历史是不可能的”等可知,研究者强调历史研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C项符合题意。历史研究是一门科学研究,不应带有随意性,D项不选。A、B项材料未体现。 二、综合题:共6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国人就已有保护自然资源、反

13、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它们的意识。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他认为,政府应当把山林川泽管起来,“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仲主张采用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他提出,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 而是按照规定的季节开放,有计划地利用。他说,“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体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使之正常增殖的思想认识。摘编自环境保护的历史沿革材料二1972年

14、“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强调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宣言还向全世界呼吁:“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在利用知识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宣言规定的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方面所应采用的共同观点和共同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法的重要根据和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原则。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

15、先秦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人类环境宣言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不同时期环境保护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先秦时期:颁布法令,采用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山林川泽的管理;按照规定的季节开放山林川泽,有计划地利用生物资源,使之正常增殖。20世纪70年代人类环境宣言: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规定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应采用的共同原则。(2)背景先秦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大量土地被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战乱频繁,土地荒芜,生态环境失调;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有识之士(如管仲)的大力推行。20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自然环境破坏愈加严重;盲目地追逐利润和竞争使高污染企业涌现;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历史价值: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和意识,为依法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借鉴,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