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派建筑浅析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6572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色派建筑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白色派建筑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白色派建筑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白色派建筑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白色派建筑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色派建筑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色派建筑浅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色派建筑解读,13建甲 陈子恩 曾哲笙 胥珂晖 王桑,白色,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明度最高,无色相。白色光明的象征色,明亮干净、简洁朴素,雅致与贞洁。白色没有强烈的个性,因此可以与各种颜色搭配,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感觉,尤其在强烈的对比下,白色的分量越重,看起来越柔和。,白色派以“纽约五”【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wathmey)、海杜克(John Hedjuk)、迈耶(Richard Meier)】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

2、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什么是白色派?,Origin and Development,起源与发展,二战后,建筑设计倾向于暴露材料本色(即建筑只用砖、木、纸、水泥、玻璃五种材料,而且还尽量使用工厂成品)。 1969年召开的“从事环境研究的建筑家会议(简称CASE)”展览了五个青年建筑师:彼得艾森曼,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格瓦斯梅,理查德迈耶和约翰-海扎克(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纽约五 )的作品,引

3、起建筑界的重视。由于他们与当时流行的黑色方式不同,他们设计的建筑的基本色调全部采用单独的白色,体现了简单朴素的风格,因此也被新闻媒介和评论界称为“白色派”。,起源,这些建筑师的作品得到了许多美国重要建筑评论家的赞赏和推崇,在会后还出版了五个建筑师,对这五个建筑师的设计进行了介绍。这以后,“纽约五”迅速扬名,并对世界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五个建筑师(1972)封面,白色派标志着现代建筑的兴起、发展以及变化,并且受到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伴其与时共进,成为其在建筑领域的实践。他们坚信现代主义的内核仍然具有生命力。可以通过对现代建筑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来进一步加以发展,这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

4、义的否定截然不同,但是当时他们的努力仍旧在探索的过程之中,很快就被后现代主义日渐高涨的声浪掩盖住了,一直到二十年后,当一种被称为“新现代”的以复兴早起柯布西耶现代主义为特征的建筑思潮形成之后,人们才更加清楚地一试到他们的探索的重要价值。,Representative Personage,代表人物,彼得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当今国际上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起初是白色派“纽约五”一员,后来在形式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建筑总是创建于自己的空间里,无视已有环境。艾森曼始终在捣鼓理论,他的兴趣从1970年代的符号学到1980年代的解构主义,迷上了混沌理论。他深受德里达哲学的影响,建

5、筑因破碎化的形式被人们贴上了解构主义的标签。艾森曼在耶鲁建筑学院开设理论研讨班和高级设计工作室。他致力于“解放”建筑形式,但很多人对其实验风格无法接受,评价他的建筑“对人类充满敌意”。,代表作品,理查德迈耶 (Richard Meier) 他的作品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对白色的忠实运用是迈耶建筑最显著的特征,这种风格上的纯粹性在建筑界独树一帜,迈耶对于白色有着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白色是丰富的,它包含所有的颜色,在白色的表面能够最好地欣赏光影的表演,白色也是苛刻的,它使建筑的空间与结构以更为清晰的方式表现出来,使观者对建筑元素的感知得以强化。迈耶

6、对白色的偏爱使建筑的感念被精确地提炼,建筑由此而具备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其形式也变得更加有力。,代表作品,查尔斯格瓦斯梅(Charles Gwathmey) 早期属于白色派,于1965-1991年间,辗转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耶鲁、哈佛等大学教书之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格瓦斯米和他的合伙人罗伯特西格尔,专门为富豪和名人特别是娱乐界人士建造豪华、精致的现代居所,格瓦斯梅-西格尔房屋在1980年代甚至成了成功的标志。格瓦斯米坚持现代主义,不过其作品的纯粹性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大公司和公共委托的影响。他获得过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布安尼纪念奖(1970年)、美国建筑师联合会纽约设计奖(1985年),艺术

7、学院公会(1988年)及纽约州建筑协会(1990年)分别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 五人中最年长的海杜克是小组里最学术的, 总是很勤勉。他一直在库伯联合学院(Cooper Union)担任院长教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形式的热爱。早期,他执迷于探索立方体、格栅、框架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颜色、形状、线条的组合。他的设计作品引人入胜,但经常难以建造。而他也常常沉溺于钻研概念化的“纸上建筑”,如著名的“墙房”。直至1980年代开始才有业主愿意出钱建他的房子。人们认为他改变了美国的建筑实践和批评理论,就像密斯范德罗当年做的那样。,代表作品,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

8、el Graves) 曾经“纽约五”成员之一,但后来从现代主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这一风格在佛罗里达州的迪士尼海豚酒店的设计上华丽地展现出来,并使他声名鹊起。戈德伯格甚至曾评价格雷夫斯为后现代主义的化身。他跨界于经典主义和立体主义间,还接手设计家用产品,他设计的茶壶、雨伞、挂钟等全部能在百货商店买到。由此,他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并获得2001年美国建筑师联合会(AIA)金奖,1999年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代表作品,Representative Works,代表作品,道格拉斯住宅,理查德迈耶,典雅的道格拉斯住宅位于美国密执安州,坐落于密西根湖与道路之间的坡地上,在基地的西向,是以风景著名的密西

9、根湖,而于基地东侧的是联结交通的乡村道路,基地地势陡峭,四周绿树环绕,使用了迈耶一贯推崇的白色作为总色调,与湖蓝、树绿的产生的对比,强调了象牙白的存在感,使道格拉斯住宅与周围坏境明显拉开。,地势分析,公路望住宅,顶层平台,从三楼俯瞰,二楼起居室,室外楼梯,西面视角,空间与光线分析,功能分区,三层平面,二层平面,首层平面,体量分析,史密斯住宅,史密斯住宅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达瑞安海滨,这里是康涅狄格州的边垂地带,远离市中心。且面临长岛湾,有美丽的海景。,理查德迈耶,整个建筑的序列布局是紧凑而有机的,从基地外到基地内部时,首先经狭长的车道,然后先看到的仅是房子的一角车库的部分,之后才看到房子的全景。

10、而从房屋外部进到房屋内部时,首先必须通过窄小的坡道之后,才能进入屋内稍大的空间,而后才进入上下两层贯通的大客厅,看到户外宽阔的景致,给人一种循序渐进、豁然开朗之感。,整幢房子共有三层。底层是作公共空间,有餐厅、厨房、洗衣间和佣人房。中间楼层是家人平时交流的空间和接待客人的地方,设有客厅和主卧室。顶层是小孩房、客房与书房。可见迈耶在功能布局上将公共与私密空间分开。,1、史密斯住宅的白色外观以及建筑形式体现了白色派最突出的特点:纯 净。甚至,迈耶将砖质的壁炉也漆成白色借以追求建筑的“纯净”。 2、其表面材料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清 新、脱俗之感,住宅自然而然地与四周

11、景观融合在一起。 3、从史密斯住宅的空间设计,体现了白色派对功能分区的注重,特别强 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的严格区分。 4、建筑的凹凸安排,体现了空间的多变。,史密斯住宅体现的白色派观点,迈耶曾经说过:“我对于特殊颜色与材料无关的光与影非常着迷。白色创造了一种中性的表面,在这个表面上会出现空间感,并增强人对空间的结构感和在序感。白色允许光和影的奢华表演,使建筑物沉浸在光线中,光线沉浸到每个角落,因此我们可以最纯粹最基本地感知到光线的存在。”,6号住宅,彼得埃森曼,项目名称:House VI 建筑师:彼得艾森曼 项目地点:康涅狄格 康沃尔 项目年份:1972年1975年,彼得埃森曼的作品注重建筑逻辑

12、,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他擅长结合各种其他学科知识,应用在他的建筑中,比如拓扑几何学、麦卡托网格、生物学等。此处介绍六号住宅(House VI)。 顾名思义,这是他住宅系列第六个作品,它是纽约建筑历史学家S福兰克和摄影师R福兰克度周末用的。虽然只是该系列第六个作品,但它被认为是埃森曼一系列建筑作品中最有独创性和非常仔细完成的设计。 6号住宅在康沃尔郊外,位于有部分森林覆盖地区中二个深谷的边缘。这是一幢两层楼的梁住结构小建筑物,外部大部分由玻璃、半透明镶板和胶合板组成,胶合板上还涂上各种灰色和白色的柔和的色调,属于白色派建筑。 可是为什么六号住宅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这就要与之前的作品对比了。,大家

13、可以看到,虽然三号住宅略显复杂,但依然只是两个长方体体块重叠而成,而一号住宅就更简单了,是个方方正正的体块 。埃森曼前几个住宅大多类似HouseI,都起源于立方体。也就斯说,埃森曼前5个作品,还是遵循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但住宅六,则完全脱离了传统几何学。,一号住宅,三号住宅,在埃森曼的建筑思想中,他将梁、柱、墙体、空间作为线、面、体三个系统,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组成一个建筑。所以,最终的建筑是在一定的逻辑下自然而然出现的。就像是文字和标点符号,在一定的逻辑下,组成一篇文章。更通俗地说,就像搭积木,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结果是自然出现的。对于缺乏经验的设计者来说,这种设计方法避免了对着平面图和剖面

14、图殚精竭虑,最终还与预想结果相去甚远的尴尬。这种思想是非常超前的。,6号住宅就是按照拓扑几何学的规律,由线面体三个系统组成的。而且,为了光影变化更为丰富,6号住宅每个体块上都有一条垂直的缝,将盒子切成两半,好像空间切割后的锯口。这个锯口从檐部、墙身到楼板彻底切开。 注意到裂缝左侧还有一条稍宽的缝,其实它是个门洞,供人穿行。但显然它很窄,所以一般人只能侧身穿过。这看似非常不合理,其实6号住宅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会撞到头的楼梯,还有插在餐桌旁边两只餐椅间的大柱子。,埃森曼善于运用直线,六号住宅更是整体运用直线,使得住宅清晰明朗。可是他通过直线间的错落穿插,使得简单的直线变化丰富,值得品味。

15、这也是白色派共有的特征,用简单的手法创造出不简单空间变化。 六号住宅蒙太奇风格突出,因为它整体生成的思路就是蒙太奇式拼接。白色派建筑里,常常会运用拼接手法,来提高空间可读性。白色派的建筑很多都像是艺术品,从六号住宅便可见一斑。,格瓦斯梅住宅,查尔斯格瓦斯梅,项目名称:Gwathmey Residence and Studio 建筑师:查尔斯格瓦斯梅 项目地点:纽约长岛 项目年份:19651967 占地面积:156平方米,建筑特色,格瓦斯梅住宅充分体现了“白色派”的建筑特点,1、形式纯净,局部处理干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没有华丽的外观,用正方体、圆柱、三棱柱这样最基本最朴实的几何形体构成建筑。

16、,2、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突出了空间的多变。,格瓦斯梅通过对削减的方法营造出大小变化的空间,给人活泼、跳跃之感,使空间多变而有趣。,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格瓦斯梅住宅坐落于海滨绿色植被之中,但通体白色使之与周围环境的绿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严格区分。,格瓦斯梅住宅二层为公共空间,一三两层为私密空间。格瓦斯梅通过把二层空间公共化,建立了一种新的公共空间与地面的关系,这种方式对于该时期其它传统建筑来说是非常独特的。,功能分析,首层平面,二层平面,三层平面,局部分析,旋转楼梯贯穿整个建筑,相较于传统楼梯 大大节省了空间。以直线为主的建筑中加 入旋转楼梯也是对柯布西耶设计的继承。,二层客厅的通高空间打破了层与层之间的束缚,丰富了空间体验,给人一种蒙太奇式的变化感。,屋顶35度角大天窗设计使阳光能直接射入建筑大大加强了建筑室内通光。,Summary,结语,白色派虽然只是“纽约五”一个对现代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