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26113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清照词两首,阅读醉花阴和声声慢:比较这两首词在情感、意象、意境以及抒情方法上的异同。,对比点一、情感,请朗读李清照的两首词,找出两首词中的情感词。,愁,读懂诗歌思想情感的重要切入点: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

2、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

3、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过安逸、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韵味与格调也就有别。,如 梦 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 梦 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4、肥红瘦。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前期代表作,情 感:,所抒发的都是“愁”,愁是两首词的词眼。,不同点: 醉花阴 :“愁” 别离之愁、相思之愁;闺怨之愁;暂时之愁。 声声慢:夫死、飘零、国破的悲痛与哀愁;家国之愁;永恒之愁;更加厚重、浓烈。,对比点二:意象,两首词都选用了“酒”、“黄花”、“风”、“黄昏”四个意象。,醉还选用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声还选用了雁、梧桐、细雨等意象,这些意象大多是烘托愁绪的典型。,黄花,醉中的黄花:绽放,淡雅、清香有清高、高雅的精神

5、。,声中的黄花:凋落衰败,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酒和风,醉中“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酒,取借酒浇愁之意。 声中“三杯两盏淡酒”的酒除了借酒浇愁,还有御寒之意。“淡”更显愁“浓”。,“帘卷西风”,应是微风,声中“晚来风急”的风是晚上的风,十分紧急、猛烈的。相比而言,醉的风多了几分闲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雨,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

6、丝的象征,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一叶知秋,象征愁恨,对比点三、意 境,两首词的意境是不同的。 醉词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词中营造的则是晚风送寒、黄花凋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对比点四、抒情方式,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醉词描写白天漫长、气候变凉,夜里寒凉,西风不断吹卷窗帘,菊花盛开的典型秋季自然景象,突出秋的时令特点,含蓄地借秋景表达自己的闺中之愁。,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声一

7、词描写了风急欺人,酒淡难敌寒意,仰望则天空飞过大雁,俯视则满地残花,梧桐落地,细雨霏霏等景象,伤心人更遇凄凉景,涩景苦情融合在一起。,直抒胸臆,醉:“愁永昼”与“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点明因离别相思而悲伤愁苦。 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点名作者凄凉的心境和内心忧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

8、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李清照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有显著的特点:,内容:怀

9、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南渡前,南渡后,醉花阴词意梳理,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又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帐,独自一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莫说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中人比菊花更显清瘦。,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 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声声慢词意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