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725961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63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导入,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不能不说个别的历史已用处甚微。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课前导入,罗马建城 公元前753年,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称霸地中海 公元前2世纪,凯撒夺取政权 公元前49年,屋大维独揽大权 帝国取代共和国(横跨欧亚非) 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公元395年,罗马和平 公元前2718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结束 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5世纪中期,至此,罗马

2、帝国 彻底灭亡,课前导入,“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耶林格罗马法精神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课前导入,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

3、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摘编自古罗马法,新课学习,一、发展历程,完成,发展,起源,零散,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公元前3世纪中期前,公元6世纪,体系,公元前3世纪中期后,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对外扩张的结果,3世纪初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背景:,表现:,BC27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新课学习,完成,发展,起源,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零散,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公元前3世纪中期前,公元6世纪,体系,: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后,平民反贵

4、族斗争的结果,对外扩张的结果,3世纪初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背景:,表现:,BC27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新课学习,习惯法: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新课学习,材料一、十二铜表法各篇目,材料一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 内容:侧重于私人权益纠纷的处理(或侧重于民法)。,新课学习,何勤华先生

5、历代刑法志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文中,也说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刑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从法经、秦律、晋律,到隋唐以及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法典,都是名符其实的刑法典。就是许多涉及民事合同、婚姻家庭、土地财产等的关系,也大多是用刑事手段来予以处理的。因此,中国古代法律的刑法化,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最鲜明特色。” 美国汉学界著名学者D布迪、C莫里斯曾就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的特点明确指出:“刑这一概念在早期法律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包括独立使用和作为法的替换词表现了古代中国人这样的一种法律意识:法就是刑,成文法的最初含义就是刑法。这种意识一直保留到本世纪(引按:

6、指20世纪)初,到1906年行政体制变革以前,政府的最高法律机构仍被称作刑部” 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封建法律表现出重刑轻民,民附于刑、诸法合体、民事法律极不发达的特点。从公元前二世纪秦朝统一中国始到公元二十世纪的清朝。历代王朝的法律都采取以刑为主、刑民不分的编纂形式,即在一部法典中,包括有某些有关人、物、愤、婚姻、家庭、继承的民法内容的法律规定.与刑法、行政法、商法、诉讼法混合在一起,始终没有颁布过一部民法典 同一时期的古罗马及西欧等国,民事立法比较发达,制定出像市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这样充分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优秀民法典。,新课学习,材料二 这种以“民

7、主”为核心的“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如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之比较研究 (1)材料中的“他们”属于哪一社会阶层?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行的意义。(6分) (1)阶层:平民。(2分) 意义: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量刑定罪有章可循;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体现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4分),新课学习,十二铜表法(前449年)第一部成文法,(1)背景: (2)特点: (3)影响:,平民与贵族的激烈斗争 内容相当

8、广泛,条文比较清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保护了平民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罗马共和国,推动了罗马法制建设;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新课学习,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问题:上图

9、反映了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困难?,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新课学习,3、完善: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篆、查士丁尼新赦,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罗马法学家莫特斯丁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则提到:“婚姻或夫妻关系是男女的结合,它包括不能分开的生活的亲密交往”,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核心是调整

10、公民人身关系B罗马法追求男女关系的平等 C神学思想在罗马社会影响日益式微D罗马法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从材料规定的细节来看,“一夫一妻”“终身”“神事和人事”“生活的亲密交往”等关于婚姻的不同定义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有利于调整社会的整体关系,故D项正确。,新课学习,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分类: 按形式分:习惯法和成文法 按整体结构:公民法和万民法 主要内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新课学习,新课学习,(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和 产生了重要影响。 (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 (3)成为近代资产

11、阶级反对 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课学习,三、罗马法的影响,1、维系统治(对罗马),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调节社会和经济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制、稳定帝国统治),2、影响后世(对后世),立法,司法,封建制度,罗马法的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利益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妇女地位低下,新课学习,合作探究,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以法律保护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和奴役。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实质,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罗马法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拥有很广泛的权利,但“平等”只是相对的,男女不平等(被排除在公务之外),自由民、奴隶不平等,平民、贵族不平等,再 见,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