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5773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二五”规划下的中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首席顾问 原常务副理事长 赵志明 2012年9月8日 石家庄,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2,提纲,一 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 二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三 深海油气促进高端装备发展 四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 五 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趋势 六 论坛职能与展望,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3,一中国“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规划对海洋油气工程领域的影响,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了: 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

2、1-2020) 3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4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6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 等为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要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基础性

3、、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至此,我国的海洋经济战略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海洋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6,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将“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

4、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7,201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四部委联合编制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以下简称战略)印发。战略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为此,国家计划发展战略重点着眼于主力海洋工程

5、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此项战略的发布,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带来相关方面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工装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8,在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中,海工装备都作为新兴产业被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对于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9,二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中海油国内油气产量已达5000多万吨,累积获得海外权益产量5000多万吨,年产油气超过1000万吨。同时技术和装备能力实现了根本性改善,特别是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第六代深水

6、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到海南现场勘探开发,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十二五”末油气产量要达到1亿到1.2亿吨油当量,其中海外要达到2000-3000万吨,总投资将超过2500-300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的五年中,一个新的海洋工程装备建设和发展的高潮将会到来,这些装备和设施将支撑起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和海洋能源工业走到世界前列,同时带动国内的造船、装备制造、材料、冶金、仪器仪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行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方向发展,催生一批在全球行业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一流中国公司。,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0,三 深海油气促进高端装备发展,随着我国向深海油气的勘探开

7、发的发展,会产生许多高端装备的需求,不但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深海是世界油气的重要接替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前沿,各国围绕海洋特别是深海油气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根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海上油气开采投资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一般装备投资占总投资的20-30%,未来五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年均市场容量在700亿美元以上。随着国内外向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发展,将带动我国高端装备的需求如冶金、机械、造船、石化、轻纺、高档建材等多个工业部门中高端装备的发展。,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1,四.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1.国际产

8、业现状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以研发和设计为核心,新加坡和韩国则以制造为主。目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可划分为三个阵营,第一个阵营主要是欧美和日本公司,它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的供货。第二个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制造领域快速发展,而且占有一席之地。而我国则处在第三阵营,目前还是以制造一些低端产品为主。,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2,欧美及日本公司的优势在设计和高端配件领域,从当前海洋工程装备体系来看,设计端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少数企业手里。欧美企业从事海工装备制造的时间长,技术积

9、累深厚。海工装备设计工作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海工装备的性能,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仍然在欧美企业手中,少数日本企业也有设计能力。其中美国F&G公司是世界级设计巨头,累积设计了多达140多座钻井平台,设计实力雄厚。不过2010年振华重工的母公司中交集团已经完成对F&G的收购,这对于振华重工发展海工装备有极大的帮助;荷兰GustoMSC也设计了20多座钻井平台和大约60艘FPSO,能完成复杂海工钻井平台的开发,对恶劣气候的适应能力极强。2000年以来,我国共建造钻井平台40余座,但是70%以上是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主要是美国、荷兰的公司,半潜式平台设计有美国、挪威和意大利等公司。,中国

10、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3,美国在海洋工程技术设备及研发方面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休斯敦是全球海洋工程及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研发中心。日本在油气开发平台、海洋工程结构及石油管材及平台配套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海洋工程装备目前主要还是欧美引领行业的主要方向。 目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的主要配件也基本由欧美企业提供。诸如关键的发动机及平台电机提供商有美国卡特彼勒、瑞士ABB等,而电气设备则仍由世界知名企业GE和西门子提供,由于深海作业难度高,使用的油田开采配件难度高,其它国家尚不能满足海洋工程装备对高端配件的要求。,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4,亚洲国家领衔海工装备制造,虽然欧美企业

11、在设计及高端配件领域占据优势,但因海工装备技术人才的工资成本高、制造业整体配套不足等原因,海工装备制造中心已经转移到亚洲的韩国和新加坡等国。 中国在低端的钻井平台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到2009年底,振华重工、大连造船厂和中集来福士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量大幅上升,分别位居全球前10。,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5,中国海工装备制造快速崛起,我国海工装备目前仍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装备产业链。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内海工企业设计和核心配件依赖于进口,竞争力较弱。配套设备在整个海工装备中的地位比船体要高得多,比如一艘造价数亿美元的FPSO,船体造价只占总造价的20%左右,

12、其他大部分被配套设备占据。如果我国海工配套业不能实现突破,中国企业只能处于海工装备产业链的底端。但是,从手持订单分布情况来看,国内海工企业已经初步具备模块、总装和调试能力,具备全球竞争的潜力。 海洋工程装备比如钻井平台有适用于浅水的,也有深水设备,中国船舶708所及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建造出中国首座“第六代”半潜式3000m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该平台在安全性及动力定位方面可以跻身世界海工装备前几名的位置,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钻井平台。其40%由中国海工企业自行设计制造,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深海钻井平台制造技术方面实力的崛起。,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6,近年来,亚洲国家海洋工程装备

13、制造产业日渐成熟,在亚洲,韩国和新加坡是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国。其中韩国垄断了钻井平台市场。2009年,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到90%多。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新建和改装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0%多和80%左右。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海事在改装FPSO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新加坡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市场占有率也较高,累积制造量占世界总量比重超过30%。,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7,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近年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也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因此也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

14、 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工装备修理经验和资源优势,阿联酋船企也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工装备制造力量。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目前阿联酋船企的竞争力也快速上升。,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8,2.国内产业现状 从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连造船厂(大船重工前身)和上海的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等承担了我国早期海工装备的制造任务,而中船集团708所担负了许多相应的设计工作。 在自升式钻井平台方面,北船重工、大船重工及胜利石油化工公司拥有较多的制造业绩,而708所、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公司和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则承担了这些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主要

15、设计工作。 经过了前期的自升式平台引进和随后的自主设计和制造,2000年以后我国海工主要装备制造企业在FPSO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的FPSO生产、制造主要由大船重工和外高桥造船厂完成。在设计方面,中船集团708所完成了绝大多数国内建造FPSO的设计工作。,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19,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海工装备企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的设计、建造领域都有了不错的积累。这其中,“海洋石油941”平台相对于前一阶段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来说,其技术难度要高出许多。 从我国海工装备的历史业绩来看,中船重工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制造业绩最多,半潜式平台制造业绩也

16、保持领先。中船集团虽然制造总量较大,但主要是海工辅助船,钻井平台的数量较少。中远船务虽然制造总量并不多,但在FPSO方面拥有不错的制造业绩,发展后劲较强。,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20,2006年以后,我国的海工装备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内企业可以自主建造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而且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格局发生了新的改变、一批新的海工后起之秀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2006年以后,在国内海工装备竞争格局中,中远船务已经与中船重工同为主要生产企业,而且中集来福士、招商局重工等也有了出色的业绩表现。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群雄并起的苗头。,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21,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在2005年之前把持国内市场海工装备制造的90%以上,而后局势有所变化。中集借来福士入主海工装备,中远船务由修船转身海工装备制造之后迅速崛起。振华重工携港机之利进身海工装备,招商局重工、韩通重工、熔盛重工、太平洋造船等地方和民营企业亦纷纷进入海工装备制造领域。 中船重工在国内率先进入海工装备领域,是国内海工装备业奠基者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为国内承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