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5773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研究报告(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认识这些成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过的历史进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

2、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面临着新的严峻的考验,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课堂练习: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回答以

3、下问题: 1、建国初的抗美援朝、土地革命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 ) A、都属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既有利于政权巩固,又有利于恢复经济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2、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 B、是为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而出兵 C、是对美国扶蒋战争的报复 D、是为解决台湾受阻而采取的补救措施,A,3、1951年开始的“三反”和“五反”运动( ) A、分别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进行 B、分别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进行 C、目的均在于惩治私营企业中的不法行为 D、都是为了纯洁干部队伍,抵制资产

4、阶级的腐蚀,A,(三)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这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第二个阶段: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三个阶段: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四个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5、设的新时期。,第一阶段:,首先,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的,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的,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由这两种矛盾所决定,中国当时所处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其前途必然是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我们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既取得巨大成就,又存在问题和缺点。,第二阶段:,首先,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独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6、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其次,在这十年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第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工作指导方针上也出现了一些重大失误。尤其是在1958年轻率地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更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并不彻底,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第三阶段:,首先,关于“文革”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

7、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次,“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是复杂的。 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犯了全局性的错误,在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在整个这十年当中一直未能彻底认识并根本纠正这一错误;另一方面,在毛泽东的领导和决策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我们应看到: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的损失,但仍然取得了进展。 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

8、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当然,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第四阶段:,首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的来之不易。 一方面,这一转折是在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 另一方面,也是在冲破“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束缚的过程中实现的。其关键,就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的讲话里,把中国共产党成

9、立以来的历程概括成为三件大事。其中第二件和第三件大事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的主流和主线。,一部新中国的历史,本质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进行社会

10、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是经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领导各族人民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11、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0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成功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第三,从

12、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第四,从打破封锁到

13、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4、,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5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飞船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

15、地开拓前进。,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的这五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从正面用事实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究竟是以成就为主,还是以造成的损失和破坏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成功了,还是搞糟了?以上这些历史性成就,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正以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谱写着新的篇章。,新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告诉我们: 新中国的发展史不能被割断。我们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人艰苦创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今天取得的宝贵经验,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累而来的。,基本历史线索,(一)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期。 (二)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时期。其中,1956年到1966年5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思考:,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