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25388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年级第八单元导学案第 29 课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 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 8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明确古诗大意。 (重点)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难点)导学过程预习导学一、我能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1.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Axio B.qio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A.q B.q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 )A.zh B.d C.xio D.sho二、形近字组词。乞( ) 巧()霄()气( )夸()梢()三、将作者与诗词连线。2乞巧

2、李商隐嫦娥林杰探究新知活动一:研读两首古诗,了解大意。. 朗读古诗,作者把牛郎织女这一神话故事与人们的行动相结合,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句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写出人们的不同心愿,你能想象当时的人们会有哪些心愿吗?活动二:细读品味,感受诗情。1.比较两首古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读“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3么?即时巩固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神话故事。达标测评一、 在括号中划去搭配不当的字。(渡 度)江 蜡(烛 独) (夕 歹)阳(悔 诲)恨 云(霄 宵) 身(影 形)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yng( ) jn(

3、)应 尽yng( ) jn( )二、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长河: (2)应悔:(3)夜夜心:(4)红丝:(5)渡河桥:4三、解释下列诗句。1.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学法指导】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神话故事。【整理收获】【教学反思】第 30 课西门豹5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品质。(难点)3、读懂课文,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重点)4、正确

4、流利地朗读课文。预习导学一、拼一拼,写一写。gn hn t d t xn dio dn( ) ( ) ( ) h q gun gi rn yn x sho ( ) ( ) ( )二、辨一辨,组成词语。淹( ) 官( ) 姓( ) 跪( )掩( ) 宫( ) 性( ) 脆(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田地( )( ) 人烟( )( ) 将( )就( )提( )吊( ) 面如( )( ) 才智( )(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 1.( )的小鱼在水里( )地游着。2.轮船驶向( )的大海。探究新知6活动一、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以人物名字为题,着重讲述了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2、想一想课文主

5、要讲了什么?找出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活动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1、西门豹用了什么方法惩治巫婆和官绅?他的办法妙在哪里?2、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在他破除迷信的学习中,你可以用什么词形容他?即时巩固你认为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此时最想对西门豹说什么?7达标测评一、 形近字组词:无( ) 娶( ) 离( ) 衰( )芜( ) 取( ) 篱( ) 衷( )伸( ) 径( ) 荒( ) 溉( )绅( ) 经( ) 慌( ) 概(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写的在( )时期,( )管理邺这个地方时,看到那里( )、( ),这个地方人少的原因是( )给闹的,其实是( )和( )借口骗钱的

6、。二、 在括号里填写动物名称组成成语。( )目寸光 如( )得水 亡( )补牢如( )添翼 打草惊( ) 对( )弹琴单枪匹( ) 画( )点睛 ( )目混珠三、多音字组词zi( ) zhng( ) xng( )载挣 行zi( ) zhng( ) hng( ) 8【学法指导】1、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整理收获】【教学反思】第 31 课 女娲补天 学习目标1、能够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3 个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

7、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重点)4、我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预习导学9一、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的字注音。踏( ) 挣( ) 熄( ) 冶( )炼( ) 燃( ) 熊( ) 纯( )娲( ) 昼( ) 猛( ) 架(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祸( ) 佛( ) 模( ) 熔( )锅( ) 沸( ) 摸( ) 溶( )张( ) 炼( ) 歇( ) 恼( )帐( ) 练( ) 竭( ) 脑( )3、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一( )大雨 一( )石头一( )清泉 一( )天空一( )微风 一( )画面一( )荷花 一( )小溪4、照样子,写词语。胖乎乎 :( )

8、( ) ( )一束束: ( ) ( ) ( )干干净净:( ) ( ) ( )各式各样:( ) ( ) ( )探究新知活动一:初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女娲是谁?10-2、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3、天塌下来后人们的生活情景又是怎样的?-活动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天补好了吗?3、从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11即时巩固我来讲讲这个神话故事。达标测评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生活 ( )的大火 ( )的天空( )的泉水 ( )的云霞 ( )的响声二、想一想,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数字金光( )射 ( )面( )方 成( )上( ) ( )嘴( )舌 ( )模( )样 大吃( )惊( )紫( )红 ( )发( )中 ( )官端正()番()次三、给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1)谁又敢高声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