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25308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校高二地理(选修).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二中分校高二地理(选修)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_学号:_一、选择题:(60分,每题3分)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1、 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 )A. B. C. D.2、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类似于( )A. B. C. D.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判断3-4题。3、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4、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

2、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5、人口再生产类型中,“传统型”和“过渡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是( )A.两者的出生率都低 B.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传统型”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渡型”的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较高。D.两者的死亡率都低6、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B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C.大洋洲人口增长过快 D.北美洲人口增长过快7、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

3、主要原因是( )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C.人口的机械增长 D.人口的自然增长8、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个封闭的地区内,其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死亡率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C.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D.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可能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9、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之比( )A.生育率高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往往较低。B.死亡率高的地区,生育率往往也高。 C.生育率深受自然环境影响。D.妇女受教育程度高低与生育率无多大影响。10、关于环境容量的正确

4、叙述是( )A.准确的说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佳人口数量。C.地球环境容量就是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D.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前提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1、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很好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不需要估计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1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人口物质消费

5、C.资源状况 D.人口精神消费13、属于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是( )A.臭氧空洞的出现,直接危害人类健康。B.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土壤。C.一些地方环境缺硒,引起大骨节病。D.食品生产中的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损害。14、人口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 )A.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等自然因素。B.人类本身的遗传因素已经起到很大影响。C.社会经济因素。D.人们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水平和方式。15、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子多福是人口素质高的一种表现。B.不想早生或少生子女是人口素质高的表现。C.许多地方病的发生,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D.电信业的发展

6、使微波辐射污染加剧,这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16、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17、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某家庭在市内换房。 B.过节期间的旅游、观光等经济繁荣。C.高中毕业后要求去西部求职就业。D.家住杭州的小王每天去上海上班。18、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大规模的原因有( )A.农业现代化使广大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B.国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

7、.巩固国防,建设边疆。 D.沿海和内地的经济收入拉大。19、实现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制止环境退化。C.扩大人口迁移规模,改变目前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D.尽可能少利用或不开发资源,保持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20、我国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C.控制人口数量 D.减少自然资源的开发 杭州二中分校高二地理(选修)第一单元测试答卷 一 、选择题(60分)题12345678910答题11121314151617181920答二、材料分析(40分)1、读下表

8、数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年 龄岁以上总 计甲人口数死亡率2000.55500.6250210000.93乙人口数死亡率3500.86000.75.02.210000.81 ()分组年龄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总人口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一般来讲,甲属于国家,乙属于国家。2、下表是我国19491995年期间的人口出生率和同期人口死亡率数据,阅读并完成相关要求: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195219571962196519703.603.703.403.703.793.342.001.701.081.000

9、.950.761975197819801985199019952.301.831.822.102.101.710.730.630.630.680.670.66(1)1949年2000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2)请据所给数据绘制我国从1949年1995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曲线图。321194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是 ,表明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向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阶段过渡,已接近“ ”型。(4)谈一谈你对中

10、国人口前景的看法。(论述详细) 。3、读图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回答问题。(1)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小于4%者,属于年轻型人口,图中属于年轻型的国家是_、_;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大于7%者,为老年型人口,图中属于老年型的国家是_、_。(2)菲律宾、墨西哥两国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接近20%,这反映这两国_率很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到4%,这反映了两国人均寿命_。(3)一个国家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和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问题?(论述详细)_4、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迁出总人口大于20万的省区是_、_、_和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有:_ _ 。新疆吸引大量移民的主要优势是:_ _ _ _。90年代以来,重庆和湖北出现了新的移民高潮,这主要是因为 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