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25148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基材料化学判断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2、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3、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4、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5、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6、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分离的现象。()7、混合法则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8、纤维长度llc时,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应力。()1、复合材料是由两个组元以上的材料化合而成的。()2、混杂复合总是指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基体。()3、层板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颗料增强的复合材料。()4、最

2、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5、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6、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7、分散相总是较基体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8、玻璃钢问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用量最大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基体。()2、环氧树脂是用于耐高温的热固性树脂基体。()3、热固性树脂是一种交联的高分子,一般不结晶;而热塑性树脂是线型、结晶的高分子。()4、聚酰亚胺是一类分子中含有基团的热固性树脂。()1、MMC具有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2、MMC具有比其基体金属或合金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3、原位复合MMC的增强材料/基体界面具有物理与化学

3、稳定性。()4、原位复合法制备MMC的基本思路是为了提高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的浸润性和减少界面反应。()5一般,颗粒及晶须增强MMC的疲劳强度及寿命比基体金属或合金高。()6、陶瓷纤维增强MMC的抗蠕变性能高于基体金属或合金。()1、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大多涉及高温,因此仅有可承受上述高温的增强材料才可被用于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2、化学气相浸渍法(CVI)是一种用于多孔预制体的化学气相沉积。()3、在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压制阶段,碳化硅晶须取向于垂直于压轴方向。()4、Y2O3加入到ZTA(zirconia toughening alumina)中是为了促进相变形成单斜晶体

4、。()5、陶瓷复合材料中,连续纤维的增韧效果远远高于颗粒增韧的效果。()6、玻璃陶瓷是含有大量微晶体的陶瓷。()7、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初失效往往是陶瓷基体的开裂。()1、所有的天然纤维是有机纤维,所有的合成纤维是无机纤维。()2、聚乙烯纤维是所有合成纤维中密度最低的纤维。()3、玻璃纤维是晶体,其晶粒尺寸约20mm。()4、氧化铝纤维仅有d-Al2O3晶体结构。()5、硼纤维是由三溴化硼沉积到加热的丝芯上形成的。()6、PAN是SiC纤维的先驱体。()7、纤维表面处理是为了使纤维表面更光滑。()8、Kevlar纤维具有负的热膨胀系数。()9、石墨纤维的含碳量、强度和模量都比碳纤维高。()1、C

5、f/C是目前唯一可用于温度高达2800的高温复合材料,但必须是在非氧化性气氛下。()2、Cf/C的制备方法与MMC的制备方法相类似,如液态法、固态法等。()3、Cf/C已在航空航天、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便宜、工艺简便易行,易于推广应用。()4、单向增强和三维增强的Cf/C的力学与物理性能(热膨胀、导热)为各向同性。()5、一般沉积碳、沥青碳以及树脂碳在偏光显微镜下具有相同的光学特征,即各向同性。()6、一般酚醛树脂和沥青的焦化率基本相同,在高压下,它们的焦化率可以提高到90%。()7、采用硼类添加剂,如B2O3、B4C等,Cf/C的抗氧化温度可提高到600左右。()8、目前,高温抗氧化保护涂层已可使Cf/C安全使用温度达1650,在更高温度下只能起短时保护作用。()1、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2、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3、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4、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5、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6、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分离的现象。()7、混合法则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8、纤维长度llc时,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