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24226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方案最终方案.doc(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变化”是其惟一不变的特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等诸多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办学体制、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与经济领域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这就使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发展的需求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呼唤全面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2、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对于中国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改革同样需要创新精神。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作的开展,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改革与创新的舞台。可以充分相信,通过规划工作的实施,必将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一线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3、(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事汽车商务、车辆使用、维护、修理等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预期工作岗位专业专门化方向对应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建议中级工先考)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维修(机械方向)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工(中级)汽车维修电工(初级)汽车轮胎工(初级)汽车维修(电气方向)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汽车维修工(中级)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装饰工汽车美容(中级)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钣金工、油漆工汽车钣金、油漆(中级)汽车商务汽车营销、前台接待鉴定估价员(初级)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1. 掌握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

4、文化基础知识。2. 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4. 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5. 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6. 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7. 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8. 掌握一到两个专门化。(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2. 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3. 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4.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

5、级(一级)考试。5.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6. 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理论教学1. 必修课文化基础课(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0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

6、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

7、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45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8、5) 语文(230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6) 数学(248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9、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7) 英语(286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8) 活动课(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10、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9) 体育与健康(16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专业课(10) 机械制图(90学时)学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图示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能正确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11、和装配图,能够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使用常用绘图工具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零件图。(11) 汽车材料(64学时)学习汽车维修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与使用等有关知 识。要求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使用性能,掌握材料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12) 机械基础(102学时)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械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 用、结构及标准;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

12、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13)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114学时)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流的化学作用、光作用、热作用及电磁作用在汽车上的应用;理解逻辑控制基本原理和微机控制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掌握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初步具有分析汽车简单照明线路功能、测试元件性能和照明线路,以及排除照明线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了解逻辑控制电路和微机控制的原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14) 汽车概论(30学时)学习汽车的发展简史、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汽车的类型、牌号;掌握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初步具有分析汽车基本结构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

13、程打下基础;培养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66学时)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零部件耗损、检验、修复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6)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66学时)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

14、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底盘拆 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7)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120学时)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使 用、维护与修理的知识。初步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8)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60学时)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授汽车主要使用性

15、能,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使学生掌握常用汽车检测设备、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及执行相关法规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8) 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授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使学生掌握常用汽车检测设备、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及执行相关法规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 选修课(180学时,可以选修23个专门化) (1) 电控发动机维修专门化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代轿车电控发动机构造、维修、检测诊断设备、Mitchell维修光盘使用等理论,使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构造、原理、故障诊断与检测等知识。初步具有电控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与排除、Mitchell光盘的使用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 自动变速器维修专门化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自动变速器构造、维修,自动变速器检测诊断设 备、Mitchell维修光盘使用等知识。使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原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