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23790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大 构 成,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一章概述,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一般构成分为二维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三维构成(即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种造型训练,它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训练设计人员对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与创造性的应用能力,将形式法则和物质运动、文化信息、新型材料、专业设计等紧密结合起来。,一、平面构成的含义(概念),构成:指一种造型概念,其涵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平面:指二维空间,与立体的三维空间相区别。 所谓平面构成,是在平面上(二维空间里)以 多种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与法规进行

2、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设计。,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然而就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在二维平面空间进行的情况反而更多:绘画、印刷品、招贴广告、壁纸、材质表面的纹样、纺织品、服装、陶瓷纹样等等。 因此培养在二维空间中的表现能力,用新的眼光研究新的变化以及形式的多样性,是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特别是设计艺术的基本问题。,平面构成的内容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1)以数理为基础的概念构成将点、线、面形态的概念转化为可视的造型元素,并按照美学规律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与组合。(2)以情感为基础的直觉构成根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感觉、印象等因素,把复杂的物象关系进行高度的概括、提炼,使之具有全新意义的形态。(

3、3)以想象为基础的幻觉构成依据人思维中的联想与视幻,创造三度空间感的形式,给人以耐人寻味、神秘莫测的视觉感。,二、平面构成的来源,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标志着人类从落后的中世纪往现代过渡,在设计领域,一直停留于对形态外表的装饰,表现为一种严谨、典雅的古典风格。如十七世纪豪华、奔放的巴洛克风格与十八世纪遍及欧美的洛可可风格。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现代设计孕育的标志,它强调“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让设计服从于材料性质、生产工艺、经济效益与实际用途,其影响效果遍及欧美。,现代设计在经历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之后终于诞生了,他的标志是包豪斯学院的创立。1919年德国

4、“魏玛共和国”时期,建筑师格罗佩斯(Walter Cropius)创办了一所设计学府包豪斯(Bauhaus)。主张“技术与艺术新统一”,格罗佩斯认为工业时代需要具备充分的能力和知识来运用所有科学、技术、知识和美学资源,创造一个能够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要的新环境。为此,包豪斯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每年必做改革,并聘请当时的一些前卫艺术大师和技师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双轨制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既有艺术素养又具备科学、技术和实用头脑的新一代设计人才。1933年随着“魏玛共和国”的解体,包豪斯被纳粹查封。但包豪斯为我们留下两大遗产:1三大构成基础教学法;2、技术与艺术新统一。二战后,包豪斯的设计教

5、育思想迅速向欧美诸国扩散,这种崭新的教育方法得到发扬光大,并形成了以“三大构成”为特色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包豪斯的教学体系是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注意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运用,抛弃传统的限制,认为艺术应与技术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应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我国现代设计教学基础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简称三大构成),其教学体系也是包豪斯开创的基础课程上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作为构成设计的基础课程,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视觉元素的形态美,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敏感性与创造性,加强设计思维的开发、创新。,其艺术特色表现为:1、平面构成以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它不是简单

6、地摹仿具体生活形象,而是通过观察、体验和联想,把生活现象中存在的复杂过程运用最简单几何形的组织与变化,反映出客观世界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即以一种有条理、有秩序的组织结构和有规律有节奏的律动变化,表现出一种丰富无比的运动规律和变化统一的格局。,2、平面构成强调高度自觉的理性活动,通过艺术概括来表现鲜明的个性,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和视觉反应、视觉效果的联系,以扩大应用几何学的美的概念为目的,把有利于创造的因素进行重新设计,它利用视觉经验中形成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各种关系,在数量的重复变化中进行相加、相减;递增、递减;移入等手法处理,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

7、规律,表现出它的“存在”或“消失”的活动内容,从而显示出具有超越具体时间、空间的表现力。,三、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训练,主要培养审美能力、训练构成能力、丰富造型设计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四、平面构成的应用,平面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及其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城市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设计、舞美设计、家具设计、纺织印染设计、服装设计、广告招贴设计、包装装潢设计、标识设计等等。 可以说,任何一个设计都离不开平面构成的因素,不管是直接应用,还是间接使用,平面构成已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五、平

8、面构成的材料与工具,一般平面构成的材料多采用绘画用纸(素描纸、卡纸、白板纸等)与绘图墨汁、广告颜料;常用工具为:直尺、三角板、圆规、曲线板及各种模板;各种绘图笔:如铅笔、钢笔、针管笔、毛笔、排笔等。,第二章,平面构成设计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即美的设计原理,是点、线、面、形、色在一定规律秩序的指导下,排列、组合中所呈现出来的美感。 这种美的法则在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海螺的生长结构、斑马的自然纹理、马路两边的街灯、高楼大厦的外轮廓、铁路的钢轨等,无不体现一种秩序感与形式规律。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寓于统一中,统一中求变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

9、不可。变化统一的原则,是美的形式法则的总法则。,变化是指具有差异的形态要素并置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感觉,如黑白的对比、方圆对比、曲直对比、大小对比等等。 统一是指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态要素组合在一起所形成一致而协调的感觉。统一不是简单的一致,而是使各种多样变化的因素具有条理性与规律性。 在构成设计中,经常运用各种形象、色形的对比,形成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变化而无统一,则产生松散、弱、乱的感觉,只求统一而无变化,则产生呆板,贫、硬的感觉。 “变”,要变而不乱,变中见稳,百变不离其宗。“统”,要统而不死,统中求生,统中见灵。,二、对称与均衡,对称,也称均齐,自然界中对称形结构随处可寻,如花朵、叶片、动

10、物、鸟羽等,对称形结构的设计,如:家具、日用器皿、房屋、车辆、飞机等体现了实用对称形的美学观。 对称是以“中轴线”为基础,两侧施以同形、同量、同色的对称形象,是等形等量的组合。,均衡,既平衡。是遵循杠杆的力学原理,以同量不同形、色的组合取得画面的平衡状态,均衡的构成形式,要把握住重心,布局自然合理。 对称形构成具有稳定、沉静、庄重的视觉心理效果,具有秩序美感。 均衡形构成具有灵活、生动、活跃感,富有一定的动势,具有运动的美感。,三、节奏与韵律,节奏一般存在于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之中,通过听觉与视觉来表现。在构成设计中,节奏表现为形态和结构的反复以及所产生的运动感,如连续、渐变、重复等等。 韵律中的“韵”通常指气韵、韵味、神韵等,“律”是指节奏、节律、规律、韵律是按一定的法则而变化的节奏,也就是不同的节奏有规律地连续伸展的整体感觉。 美的构成设计在于不同的节奏形成的韵律给人不同的感觉,有韵律的构成具有增添活力,增强作品魅力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