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23028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0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含解析)(最新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Word 1 2020 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非选择题规范练 基因的分离定律(简答题) 1、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同时 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当玉米植株体细胞中含2 个 A 基因时 , 植株叶片呈深绿色 ;含一个 A基因时叶片呈浅绿色 ; 不含 A基因时叶片呈黄 色, 不含 A基因的植株被称为白化苗, 其会在幼苗期逐渐死亡。 在遮光条件 下, 任何基因型的玉米植株叶片均呈黄色。请回答问题: (1)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 由相互作用共同调 控着生物的性状。 (2) 在正常光照下 , 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亲本,连续随机交配两代得到 F2,

2、在 F2幼苗中白化苗占 ,在 F2存活植株中 A 基因 的基因频率为。 (3) 在种植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的时候, 发现一组浅绿色玉米植株。 为确定 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还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已知缺失 A基 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的花粉不育), 用该地段中的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和浅 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亲本, 完成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条件均为正常光照 下): 实验方案 : 作父本, 作母本进 行杂交 ,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最新精品Word 2 预测结果及结论 : 如果 ,则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如果 ,这个变异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答案: (1) 基因与环境 (2)1/

3、9 3/4 (3) 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深绿浅绿 =11 子代的表现型全为深绿 解析: (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 调控的。(2) 在正常光照下 ,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 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 Aaaa=121, 其中 aa 为白化苗 , 幼期死亡 , 不能繁殖 , 则子一代 (AA、Aa)自由交配 , 其产生的配子 A占 2/3,a 占 1/3, 因此后代白化苗 aa 占 1/3 1/3=1/9, 深绿色 AA占 2/32/3=4/9, 浅绿色 Aa 占 21/3 2/3=4/9, 则存活个

4、体中AA Aa=1 1, 计算 A 的基因频率 =1/2+1/2 1/2=3/4 。(3) 根据题意分析 , 深绿色的基因型为AA,出现浅绿 色的原因可能是 AA突变为 Aa,也可能是 A所在的染色体缺失 , 丢失了 A基 因, 且缺失 A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的花粉不育。则应该性状该浅绿色叶片 玉米植株的突变体作为父本, 以正常深绿色的植株为母本, 观察后代的情 况。 如果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则 Aa与 AA杂交,后代深绿色浅绿 色=11; 如果这个变异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则浅绿色突变体AO 最新精品Word 3 与 AA杂交, 由于缺失 A的花粉不育 , 则后代都是深绿色植株。

5、 2、研究发现某种豚鼠毛色的遗传涉及4 种复等位基因 ( 均位于常染色体 上), 其中 C B、Cs、Cc、Cx 分别控制黑色、银色、乳白色和白色。为确定该 组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 ,某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几组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实验一可知 , 豚鼠毛色中黑色与白色为 ,其遗传方式遵 循。 (2) 据图分析 , 如果一个个体的表现型为黑色, 则其基因型可能有种。 乙和丙杂交后代中 ,银色个体占。 (3) 已知复等位基因之间可相互突变。若发育成实验一中的豚鼠甲( 黑色) 的受精卵发生了基因突变, 但并未改变表现型。为探究该个体突变的方向,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 ,并完

6、成结果预测及分析 : 最新精品Word 4 实验思路 : 让该只黑色雄性豚鼠与多只豚鼠交配 , 观察子 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分析 : 若子代全为黑色 ,则说明突变后个体的基因型为 ; 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突变后个体的基 因型为 C B C s; 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突变后个体的基因型 为。 答案: (1) 相对性状分离定律 (2)4 1/4 (3) 白色雌性C B C B 黑色银色 =11 黑色乳白色 =11 C BCc 解析(1) 豚鼠的毛色黑色、白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属于相对性 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定律。(2) 分析四组实验可知

7、,黑色 对银色、乳白色、白色是显性性状, 因此黑色豚鼠的基因型可能是C BCB 、 C B C x、 CBCc 、 C BCs, 共四种; 由分析可知 ,乙的基因型是 CB C x, 丙的基因型是 CBCs , 二者杂交 , 子代中银色个体C sCx 所占比例是1/4 。(3) 实验一中 ,豚鼠甲的 基因型是C B C x, 如果发育中的豚鼠甲 ( 黑色) 的受精卵发生了基因突变, 但 并未改变表现型 , 该突变鼠的基因型可能是C BCB、CBCs、CB C c。让该只黑色 最新精品Word 5 雄性豚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 如果其基因型是C B C B , 则杂交后代都是黑 色豚鼠 ; 如果

8、其基因型是C BCs ,则杂交后代中黑色银色=11; 若其基因 型是 C BCc, 则杂交后代中黑色乳白色 =11。 3、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 而一只突变果蝇 S的腹部却生出 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 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 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 实验的结果见图。 (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 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 状, 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 用 A和 a 表示)依次为。 (2) 实验2 结果显示 : 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基因型 为 ,在实验 2 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 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 , 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

9、后者胸 部有刚毛的原因 : 。 (4) 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 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 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最新精品Word 6 (5) 实验 2 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 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答案(1) 相对显Aa、aa (2) 两AA 1/4 (3) 两个 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 , 只有一个 A基因时无此效应 (4) 核苷酸数量减少 / 缺失 (5) 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 25% 的该基因纯合子 解析(1)

10、 根据实验 2可判断, 长刚毛是显性性状。实验 1的杂交后代中显、 隐性比例为 11, 且与性别无关 , 结合实验 1 亲本表现型得出实验1 亲本 杂交方式为测交 , 相应基因型为 Aaaa。(2) 实验 2 中,与野生型不同的表 现型有 2 种, 一种是腹部有长刚毛、 胸部有短刚毛 , 基因型为 Aa,另一种是 腹部有长刚毛、胸部无刚毛,基因型为 AA,占全部后代的 1/4。(3) 果蝇 腹部有长刚毛、胸部无刚毛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的纯合抑制胸部长出刚毛, 只有一个 A基因时无此效应。(4) 突变基因转录的 mRNA 相对分子质量比野 生型的小 , 这说明基因突变类型为碱基对的缺失。(5) 果

11、蝇胸部无刚毛是 一个新性状 , 但由于数量较多 , 占全部后代的1/4, 说明该性状的出现不是 基因突变的结果 , 而是 A基因的纯合导致的。 最新精品Word 7 4、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 这些 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 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 : 取 90 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 : 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 各 1 株 杂交组合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 A:30 对亲本红花红花 36 红 花1 白 花 D:绿茎 紫茎 绿茎紫茎 =11 B:30 对亲本红花白花

12、5 红花1 白花 E:紫茎自 交 全为紫茎 C:30 对亲本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 交 由于虫害 , 植株死 亡 (1) 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 花色隐性性状为。 (2) 若任取B 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 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 是: 。 (3) 由 B组可以判定 , 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4) 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 隐性性状为 ,判断依 据的是组。 最新精品Word 8 (5) 如果 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 , 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6)A 、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 或 11 的分离比 ,试解释 : 。 答案(1) 白色 (2) 全为红

13、花或红花白花 =31 (3)2 1 (4) 紫茎D组和 E (5) 绿茎紫茎 =31 (6) 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 , 又有杂合子 , 因此, 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解析(1) 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A:30对红花亲本杂交 ,F1中红 花白花 =361, 发生了性状分离 , 说明花色隐性性状为白色。 (2)B:30 对 红花白花 ,F1中红花白花 =51, 说明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 或 Aa 两种, 因此若任取 B 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 其子一代表现型 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 红花植株 (AA)白花全部为 红花, 红花植株 (Aa) 白花红花白花 =

14、11; 由 B 组 30 对红花白花 F1中红花白花 =51, 可以判定亲本红花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 的比例约为 21。(4) 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 隐性性状为紫茎 , 判 断依据的是 D组和 E组。(5) 根据 D组结果可知 F组的亲本绿茎基因型是 Bb,故如果 F 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 , 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绿茎紫茎 最新精品Word 9 =31。(6)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B两组的红花亲本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 合子, 因此 A、B两组杂交后代不会出现31 或 11 的分离比。 5、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 是同工酶 ( 结构不同、 功能相同的酶 ),由两

15、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 a2,在鲫鱼中是a3和 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 合成 GPI。以杂合体鲤鱼 (a1a2) 为例,其 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 白分离方法 )图谱如下。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 (2) 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 为 a2a4个体的比例为 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 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条带。 (3) 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 交, 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 如下所示。 最新精品Word 10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 概率是 _。 答案(1)P 3P3或 P4P4 (2)25% 3 (3)a 1a2a3100% 解析: (1) 鲫鱼中编码 GPI 肽链的等位基因是a3和 a4,编码的肽链分 别为 P3和 P4,其纯合体 (a3a3或 a4a4)内 GPI类型是 P3P3或 P4P4。 (2) 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其基因型分别为a1a2、a3a4,鲤 鲫杂交子一代中a2a4个体所占比例为1/21/21/4 ,即 25% ;因鲤鲫杂 交子一代均为杂合子, 任一尾鱼的组织均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