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2925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第部分 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2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

2、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3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C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4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

3、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5.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孟子的

4、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6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7.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资产阶级日益壮大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启蒙思想已有萌芽8.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

5、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9.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10.下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11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

6、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12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否定理性的价值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主张美德即知识13但丁神曲中的主人公贝亚特里丝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她以“超凡人圣”的形象担当了引导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的位置。薄伽丘的十日谈更是用“市井琐事”和“市民

7、情调”表达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可见,二人的文学作品 A已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C突出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 D仍是中世纪神学影响下的文学14.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15.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B集中力量批判专

8、制主义、教权主义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16.法国启蒙思想体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是指A它是18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而后影响全世界B深刻体现了反特权、反宗教神学的需要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夺权的需要D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需要17.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这一认识催生了 A宗教改革运动 B 启蒙运动 C近代自然科学 D文艺复兴运动18.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9、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19.近代西方的一些画家“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20.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阿尔贝加缪(1913 -1960)的代表作是荒诞三步曲局外人、西西弗

10、神话、卡利古拉其中经典台词有:“今天,妈妈死了。可能是昨天,我不清楚。”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2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22.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

11、新变法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C开眼开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231919年6月20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2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 A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B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C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D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25.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展,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