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监测方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2784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板墙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板墙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板墙监测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七局集团成渝铁路客运专线 沙坪坝车站DK297+121.56DK297+290段桩板墙监测方案 沙坪坝站DK297+121.56DK297+290段桩板墙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对沙坪坝站的桩板墙施工期间及施工完成后进行安全及效果监测。1.2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共有52个监测点,其中22个为坡顶地面监测,6个为建筑物变形监测,24个为锚固桩工程效果监测。2编制依据(1)根据中铁二院沙坪坝站桩板墙设计图。(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DB50/50330-2002。(3)高速铁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4)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

2、006。(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50026-93);(7)工程测量规范(GB12897-91); (8)设计文件、招标投标文件3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1)建立简捷有效、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测定和预报位移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提供资料。(2)监测点尽可能进行长期监测贯彻全过程监测的工作思路,包括地面变形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对监测的技术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监测工作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锚

3、固桩本身及其周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作为本工程监测对象;(2)对道路下重要管线进行重点监测; (3)设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项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能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本身和工程环境的变化情况;(4)采用的监测方法、仪器、材料和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5)监测数据的测试、采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监测数据的整理和提交应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4监测的目的本工程采用信息施工法,其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边坡的变形(水平和垂直位移)、地面沉降(垂直位移)、建筑物变形(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监测。在施工期间进行施工安全监测,监测成果作为判断边坡及建筑物的稳定状态

4、,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及时优化设计及施工工艺。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工程效果监测,监测成果主要判断边坡稳定状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测设施的基础上,突击重点,建立完整的监测网,使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工作应达到以下目的:(1)形成监测网。(2)监测边坡的变形动态,对变形发展和变形趋势作出正确预测。(3)在施工期间进行跟踪预测,超前预报,确保安全施工及附近建筑物安全。(4)反馈设计、指导施工。(5)监测施工效果,并提出监测成果,纳入竣工文件。5监测内容(1)坡顶地面变形监测(2)周围建筑物沉降、裂缝监测(3)工程效果监测6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点布置6.1坡顶地面变形监测(1)监测方法用全站仪测

5、量埋设在坡顶的测点的沉降和水平位移。(2)测点布置DK297+160DK297+186段左右两侧边坡顶地面各3个,DK297+186DK297+245段左右两侧边坡顶地面各5个,DK297+248DK297+280段左右两侧边坡顶地面各2个测点,测点埋墩,监测墩埋深对于土体不宜小于1m,对于岩体不宜小于10cm.监测点应设置成永久性固定点,测量I级6.2周围建筑物沉降(1)监测方法用全站仪测量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上布设测点。测点主要布设于房屋四角,长边超过25米和结构较差、距基坑较近的房屋在中部适当加密布点。(2)测点布置重庆八中10层建筑物顶外侧两角应设置2个监测点,中部设置2个测点,施

6、工完成后其监测点应转入记录监测。在测点部位将L型测钉打入或埋入待测结构内,测点头部磨成凸球型,测钉与待测结构结合要可靠,不允许松动,并用(红色)油漆标明点号和保护标记,随时检查,保证测点在施工期间绝对不遭到破坏。6.3工程效果监测(1)监测方法锚固桩施工完成后,在桩顶面埋设监测测点,用全站仪测量桩顶测点的竖向及水平位移,以此来确定该锚固桩是否达到了其应有的作用。(2)测点布置桩顶位移监测点分部在1、9、12、14、17、22、25、28、32、36、39、42、47、50、53、57、61、64、67、70、73、75、78、86号桩共24个.7监测工序和测点7.1监测工序各监测内容所需的监测

7、仪器、监测点的安装、埋设以及测读的时间应随基坑工程施工工序而展开:(1)根据各道工序施工需要,先期布设地表、建筑物的沉降点。(2)锚固桩施工时同步布设桩顶测点。(3)某施工段工程全部完成之后,按照有关要求相应测点停止测读,以此类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4)编写施工监测报告。7.2测点保护测点安装、埋设好后应作好醒目标记,设置保护设施,平时加强测点保护工作,确保测点成活率,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8监测频率及报警值8.1观测频率施工开始前,施工开始后,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和开挖进度进行安排观测频率: 施工期间监测施工初期,每12天观测1次或根据边坡和建筑物变形情况确定,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的扰动程

8、度、施工进度及桩的施工部位,可每天观测1次,在遇暴雨或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变形的可能时,应缩短监测周期,可采用时时监测方式进行。施工期间应派专人每天巡视,如遇暴雨应加密观测次数和加强巡视,若发现异常现象,必须昼夜连续观测,应进行长期监测。 效果监测工程效果监测频率,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形时刻为原则,每10天观测一次,如遇暴雨应加密观测次数和加强巡视,若发现异常现象,必须昼夜连续观测,应进行长期监测。8.2报警值当检测数据达到以下数值是,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设计,监理、业主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发生危险。环境监测报警值监测项目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1)备注坡顶

9、水平位移253023坡顶竖直位移102023周边建筑物竖直位移1060周边建筑物倾斜2/10000.1H/10009管理网络、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9.1 管理网络及人员组成本工程有关施工监测项目的管理网络如图1: 监测组织机构图 实施时采用项目管理制度,成立“沙坪坝测站桩板墙施工监测小组”对本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由分部经理任组长,分部总工任副组长,其他各部室负责人任组员。(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人员保证)(技术保证)(仪器设备保证)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仪器,设备 作业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作业人员仪器,设备分部经理分部总工精测队工程部保障部技术负责人作业人员仪器,设备安量部图1 监测组

10、织机构图9.2 信息反馈(1)日报表反馈方式监测数据经整理后当日以“日报表”的形式上报项目部;当实测数据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即刻向项目部口头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分部则以最快方式提交“日报表”,在日报表上对超限数据会以明显的示警标记提示。(2)最终报告最终报告在监测工作全面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9.3 质量控制(1)本工程施工监测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24小时现场安排人员驻守,在施工期间负责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2)在进行测读监测数据之前,对各种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标定,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消除不应有的误差;(3)岗位责任到人,定人定仪器进行测量,减少人为误差

11、;(4)测读取得的数据必须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1目 录1工程概况11.1线路概况11.2主要工程数量21.3工程保护等级22编制依据23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24监测的目的35监测内容46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点布置46.1坡顶地面变形监测46.2周围建筑物沉降46.3工程效果监测57监测工序和测点57.1监测工序57.2测点保护58监测频率及报警值58.1观测频率58.2报警值69管理网络、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69.1 管理网络及人员组成69.2 信息反馈79.3 质量控制7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成渝客专CYSG-6标段沙坪坝站桩板墙监测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成渝客专CYSG-6标项目经理部四分部二一二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