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22780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体现语言美的途径探析广汉市新华镇中学校 张开全摘 要 语言美是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道德、人格、情感、知识、审美心理等,总要借助语言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语言也表现其内心活动的内容。语言美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语言美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关键词 语言美;途径;思想修养;人格美;语言调控;综合素养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直接体现,不同时代、民族的人和具有不同文化素养、思想情感、道德品质、语言表现力的个体,其语言美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的参与者,师生双方更应该体现语言美,因为这

2、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语言美需加强道德修养,塑造人格魅力,教师精准恰当的语言调控艺术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者钱穆曾说,文章者,花样也。语文课堂上,语言就是最出彩的花样。没有智慧的表达,只有表达的智慧,那不能算好的语文课堂。作为即兴的应试之作,中考作文首先吸引阅读老师眼球的,也应是语言。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语言的磨砺与提升始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我们许多同学,甚至老师,对语言的训练是没有信心的,这缘于一个陈腐的观念语言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物也。当然,欲使语言炉火纯青,有自家风格与个性,委实不易。但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练就足够得高分的课堂语言却并非一件难

3、事,关键在于用心。 “言为心声”,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意思是说,有了真情实意,才会有美的语言;有了智慧的心灵,语言才优雅动听。可见,体现语文课堂语言美的首要途径是提高师生思想修养。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这种内心世界的美,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 否则,它就无法表现出来,就不可能被人们所感知。一个学生、一个老师,他的心灵总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并且在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认识和自己的观点、主张的同时,他的思想、情操、胸怀、良知、道德也随之表现出来。一个思想狭隘、心灵庸俗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优美的、令人赞赏的言词。行为高尚是伟大的思想的自然结果,

4、高雅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豁达、志气远大的人。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深的思想修养,他才能“站得高,揽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有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会有非凡的真知灼见,出言陈词才会掷地有声。其次,高扬人格美是体现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另一条途径。人格美的形成,不是来自先天的禀赋,而是来自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自伟大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陶冶。有美玉的情操,才有光辉的人格。语文教学中,关于人格美的素材比比皆是:周恩来的恢宏大度,来自对人民的伟大情怀;彭德怀的威武勇毅,来自铁肩担道义的壮志;方志敏的乐观旷达来自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文天祥宁死不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5、朱自清宁可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构成了他们人格的崇高、壮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当他当了俘虏之后,别人问他:“还想不想蜀?”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这种荣辱不分的人,人格卑微低下,还谈得上什么语言美?第三,教师对教学语言的适当调控也能体现语文课堂的语言美。教学语言反映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能动把握和主动驾驭,深深打上了调控的烙印。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课堂上的各种变量因素,灵活精准调控教学语言,能体现语文课堂语言美,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语言上的“直曲结合”,“直”,就是平直、浅露;所谓“曲”,就是曲折、含蓄。教

6、学语言不能没有平直、浅露。但是在许多场合下,教师的语言却不能一味直白浅露。为了明确,需要经历曲折;为了深刻,需要层层铺垫;为了完整,需要塑造残缺;为了探索,需要适当保留;为了体验,需要巧妙蕴蓄。这无疑也是语言美的一种重要体现。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上最后一课,讨论韩麦尔先生在课的最后说的话“我我”,声音哽住了。经过热烈的讨论,教师作了归纳:“这叫此时无声胜于有声了。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国土的爱;第二,对敌人的恨;第三,对祖国充满着信心,充满着希望。”这一结论性的概括平直而准确,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片面性观点作了纠正。像这种平直、浅露的结论性语言,体现了教师质朴的语言美。有位讲评作文的中学老师,对学

7、生的语言表达经常作出这样的评价:“请擦去语言中的灰尘。”“表达缺乏层次,说明思维上的标点不清楚。”“微笑是最美的语言。”类似的评语,一句就点中要害,文采斐然,含蓄有味,富有哲理内涵。在作文评讲课上,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点评,本身就是种示范形式,更利于学生接受,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第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全面体现语文课堂的语言美。学生语言美的形成,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语言习得、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貌问题、待人接物的态度,甚至对他们的品行和完美人格的形成都有影响。如果仅仅把它看作口语交际问题就未免太简单化了。所以,应该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实现课堂语言美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素质高了,学生的语言就言之有物了;综合素质高了,学生的举止就得体了;综合素质高了,学生的表情达意、待人接物就恰到好处、进退有据了。自然,在语文课堂上,这更能展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别样的美景。 联系电话:135682165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