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2698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讲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讲课资料(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讲 艾青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一、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为时代和人民而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传达出了中华民族危难的时代信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患。 如再现广州遭受空袭的广州受难了(燕军)、遇难者的葬礼(草明),反映长沙被炸的十月十九日长沙(王西彦), 描述了南京屠杀的当南京被虐杀的时候(妆尚),倾诉难民有家难回的野火(司马文森),痛惜一个美满和谐的中国家庭在战火中破碎的吴履逊与季子夫人(丘东平 ),而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周立波)记述了华北妇女“遭遇了而且正在遭遇着历史空前、举世无比的悲运” 。,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2、不少报告文学作品提醒国人要对自己的民族弱

2、点进行反省、批判。 农民张金宝冬夜替日寇巡逻,被俘后问他投敌缘故时,他答道:“我不知道”(周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被中国防空部队击伤的日机被迫降落在大同城外,“附近村民都围着看新奇,看着日本飞机师从容把飞机修好,安然飞去”(范长江吊大同);“诗人”身在抗日军营而心在“亭子间”,终日只知道吟诵古诗句哀叹“孤独”(骆宾基诗人的忧郁);曹白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和“活魂灵”的夺取,反映了广大难民在国民党官僚榨取下的痛苦生活;范长江等人的报告文学集西线风云,着重指出了汉奸的卖国给中国抗战带来的恶劣影响。,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3、发掘和肯定了民众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所表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3、精神。 骆宾基一星期零一天描写毫不畏惧地与敌展开殊死拚杀,直至为国捐躯、遗尸沙场的普通士兵;黄钢我看见了八路军描写八路军过村时的动人情景,抗战使军民关系变得十分融洽,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感情维系;萧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则选择典型材料反映了边疆人民为打通“国防大道”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周而复的晋察冀行进、冀中一日中的部分作品(如王宝顺我和县长、 杨林小翠也自由了、 齐诺冲出了重围) ,沙汀的敌后琐记,以及李公朴、黄炎培等的延安访问记,热情介绍和赞颂了解放区的民主建设成就。,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周立波:民族精神“在侵略者之前突然奋涨起来,成为一道新的、近代的中国长城。

4、”(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自序) 沙汀:“我们的抗战,在其本质上无疑是一个民族自身的改造运动,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创立一个适合人民居住的国家,若是本身不求进步,那不仅将失掉战争的最根本的意义,便单就把敌人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这一事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出乎情理之外的幻想。”(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 茅盾:“我们需要激昂慷慨、悲壮英武的内容,但我们也需要嘻笑唾詈的内容。抗战文艺的题材应当广博而复杂,什么都有。”(文艺大众化问题),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二、小说创作 1、创作概况 作家们在经历了战争伊始的最初慌乱后,很快就在抗日的旗帜下聚集起来。他们有的投笔从戎投身于抗日烽火,但更多的则意识到应当“象

5、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纪实小说不象报告文学那样囿于对生活的绝对忠实,更能展开艺术构思的天地,因而颇受读者的青睐。救亡日报、呐喊、光明、文学、七月、抗战文艺、文艺阵地等报刊都刊载了不少抗战小说。,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抗战小说赞颂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慨,揭露国民党军队的腐败作风;表现农村抗日游击战和抗战烽火中农民觉醒。前者如丘东平的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萧乾的刘粹刚之死、吴奚如的萧连长、荒煤的支那傻子、罗烽的横渡、雷加的一支三八式、白兮的虹口在燃烧,艾芜的八百勇士,骆宾基的一星期零一天等;后者如

6、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端木蕻良的螺蛳谷、谷斯范的新水浒等。,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2、丘东平等作家的创作 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 某部第四连独立苦战,虽然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并且在辗转中歼灭了许多日寇,但由于与上级失去了联系,竟被友军消灭。突围出来的连长林青史最后也被自己的部队处死。作品通过林青史悲怆的遭遇,一方面讴歌了下层官兵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战的顽强意志,塑造出经历战火磨练的新军人形象;另一方面也揭露了国民党军队上层的僵化、迂腐与残暴。 抗战后出现最早的一篇战争小说。胡风称赞这篇小说是“中国抗日民族战争底一首最壮丽的史诗。在叙事与抒情的辉煌的结合里面,民族战争底苦难与欢乐通过雄大的旋

7、律震荡着读者底心灵。”(忆东平),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丘东平是抗战初期文坛上一位颇为活跃的青年作家,这位生于广东海丰,从小就参加农民武装暴动,经历过蒋介石反革命大屠杀,亲自参加过十九路军在上海的“一二八”抗战,后又参加,以对战争生活的实际体验,描写了淞沪前线的战斗情景,其作品具有特别真实感人的艺术力量。他的纪实小说对前线战事不作一般化的描写,而注重通过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表现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慨,揭露国民党军队的腐败作风。,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差半车麦秸”意为“不够数”,作品中一个农民游击队员的绰号。这个队员目光短浅、顾念土地与妻儿, 但在革命战争中逐渐懂

8、得了“同志”的意义和“革命”与千千万万人之间的联系。被当时文坛称为“阿脱拉斯型”的形象。作品成功运用农民口语,以生动流畅的语言交待绰号、一连串故事构成的传统叙述和民间趣味,使之成为抗战文艺大众化的一个范例。,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中篇牛全德与红萝卜同样侧重表现农民在革命战争熔炉中的锻炼成长。自传性长篇长夜通过中学生菊生回乡途中被土匪绑票的经历,开拓出鲜有人涉猎的乡村土匪的传奇题材。,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阿脱拉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因反抗宙斯失败、而被罚在世界尽西头肩负青天的神,象征着承受某种难以忍受的苦难仍然坚毅顽强斗争的形象。 早期抗战小说模式:似乎战争是一个立即可以使人脱

9、胎换骨的大熔炉,只要一参加抗日游击队,就成为一名崭新的“阿脱拉斯”型的新人。实际的战争远比这种艺术想象复杂得多,也严酷得多。是对一个民族的意志力、承受力和综合国力的严峻考验,而这又与一个民族的生命状态及其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因而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抗战小说便逐渐由初期的亢奋转入对民族的沉思中。,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萧乾刘粹刚之死 早期小说往往喜欢透过“童年视角”,来抒写人世间的冷暖与不幸(如篱下)。本篇取材于真人真事,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国民党空军少尉刘粹刚艰苦奋战英勇牺牲的事迹。 端木蕻良螺蛳谷 描写一支抗日游击队被困于绝境,终于依靠集体智慧歼灭敌人的英雄故事。小说刻划人物颇为

10、成功,马亮等游击队员的形象生动鲜明。,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三、“七月”诗派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得名于七月杂志。主要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等杂志为主要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包括诗集)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1、为人民解放而歌唱构成鲜明的主题 虽然散处全国各地,诗歌题材是广阔而丰富的,但是他们是感应着民族解放战争的炮火而崛起的一群诗人,因而他们义无反顾地用诗歌

11、的形式投入滚滚的时代洪流中,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歌唱。 如阿垄的纤夫 、杜谷的泥土的梦、邹荻帆的走向北方、冀汸的旷野等。,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2、鲜明的主体抒情性 通过诗人的个性创造来传达时代和民族的情绪。“诗的主人公正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的性格在诗中必须坚定如盘石,弹跃如心脏,一切客观素材都必须以此为基础,以此为转机,而后化为诗。不论字面有没有我字,任何真正的诗都不能向读者隐瞒诗人自己,不能排斥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抒情,排斥了主观抒情也就排斥了诗。”因此他们诗中“决没有冷淡的描绘或枯燥的议论”。诗歌意象质朴却又动人,情感高昂却不显空泛。如绿原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冀汸的跃动的夜、

12、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鲁藜的延河散歌等都是具有丰厚的意象与情感的诗歌。,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3、自由诗体的探索 选取自由诗的体式,是基于内容的选择。“形式永远是活的内容的形象反映,必须为内容所制约,不可能脱离对内容进行发掘,淘汰,酝酿的创作过程而先验的存在”,而是“随着内容一齐成熟,一齐产生的”。他们适应各种诗情的表达,对自由诗体进行了大胆的开拓。,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如鲁藜的泥土;有鼓点式短行的“田间体”,如胡风的给怯懦者们;有楼梯式的短句,如孙钿的我底月光曲;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如化铁的暴风雨岸然轰轰而至。更多的还是随着诗情的起伏而变化多端,长短

13、句交错的“艾青体”,如杜谷的泥土的梦、绿原的憎恨、曾卓的铁栏与火等。 作为一种自由诗体的探索潮流,与艾青一起将自由体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四、艾青的诗歌 1、艾青的生平与创作 艾青作为郭沫若之后中国诗歌的第二个高峰,其主要成就是在抗战爆发之后,接连创作了九部诗集,一部诗歌理论诗论,把诗歌创作直接融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创作真正达到一种艺术的升华。 艾青诗歌总的主题:爱国主义;忧郁情怀;复兴信念。 艾青诗歌有别于“乡土诗人”的特点: 忧郁色彩;苦难的美;思想雕像。 艾青诗歌艺术上集大成:新诗发展的经验;散文化的美学理想;现代派的影响。,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

14、作,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虽然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但出生不久便被寄养在一个名叫“大叶荷”的贫苦农妇家里,这使他从小便与农民结下了骨肉之情,并感染了“农民的忧郁”。他自幼喜爱美术,初中毕业后考入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赴法深造。广泛汲取了最新潮的现代文艺的滋养。,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1932年初回国后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在一次画展中以“颠覆政府”的罪名饱受三年铁窗之苦。监狱剥夺了作画的条件,诗人说从此“诗成了我的信念,我的鼓舞,我的世界观直率的回声”。创作了透明的夜、芦笛、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著名诗篇,后结集为大堰河于1936年出版。诗人注意将深沉的

15、时代情感与鲜活的现实通过饱满的艺术形象凝结起来,既不同于中国诗歌会诗人的浮泛叫喊,也不同于现代派诗人的形式营构,而走着一条融合二者的“综合”的艺术道路。,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从抗战开始到到延安前后,是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先发表太阳、春、黎明、复活的土地等一组歌赞光明、歌赞斗争的诗。后结集为旷野第二辑。随后又随抗日艺术队奔赴北方,创作了一组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组诗,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等,后结集为北方(1939)。同时还发表了系列长诗,如吹号者、向太阳、火把等。标志着艾青诗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意象系统及其艺术的成熟,代表着一个集大成的历史高度。同时也影响到一些青年

16、诗人的成长(如“七月诗派”、穆旦等)。乃至这一时代被称为“艾青的时代”。,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2、艾青诗歌的意象系统 在艾青诗歌的意象系统中最核心的是两组意象群: 一是“土地”意象群,包括与土地相近相关的旷野、池沼、煤以及生息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延伸出来还喻指我们的民族和祖国。在这一意象中一方面凝聚着诗人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深沉爱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这也是诗人自大堰河我的保姆便开始了的一贯的诗歌指向。,第十八章 抗战初期的文学创作,一是“太阳”意象群,包括与太阳相近或有关的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把等等。透过这一意象群,诗人寄托着辉煌的理想及其对这一理想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那“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的太阳,不但“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而且使“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因而这火红的太阳正是使人类再生的源泉(太阳)。实际上“太阳”已不仅仅是自然的太阳,而是中国人觉醒之呼号,是民族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