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722673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 2019-20202019-2020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 1 1 月考前适月考前适 应性考试试题应性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一、单选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 1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中央集权的法制派” “提 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 。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荀子认为臣子应该“以道事君” ,遇有君行不符“君道” ,臣则“从道不从君” 。荀子这一 言论( ) A旨在限制君主专制制度B

2、显示了儒家的历史使命感 C否定了君臣等级关系D蕴含了权力制约与平衡设想 3.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 ,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韩非子主 张“一匡天下” 。这些主张反映了( )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 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 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 A词取代诗歌成为

3、主流文学B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C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D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兴起 5 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 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 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 )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6如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 。阅读如图,下列关于这幅画作理解正确的 是 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作品笔法细腻注重写实 绘画题材走出宫廷深入民间 技法完全摆脱了宫廷画的影响( ) AB CD 7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

4、”的生活,对强加于他 头上的紧箍咒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 ) A注重气节奋发有为的思想B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思想 C反对纲常主张个性自由的思想D追求金钱鼓励冒险的思想 8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指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 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 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康有为的主要用意是( ) A说明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B提醒清朝统治者不要与民争祸 C强调维新变法已具备群众基础D论证自上而下变法具有合理性 9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

5、亥(革命) 前后, “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 ,而 “满虏”则为“祖父之仇”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10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 ,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 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 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 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11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

6、,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 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 A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B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C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D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2孙中山的德治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懂得“仓廪实则知荣辱、衣 食足则知礼节” ,这与封建卫道士们让人民饿着肚皮空谈仁义道德根本不同。下列主张符合 孙中山德治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创立民国 131925 年 3 月 20 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 运动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

7、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 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 ”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B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 C决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D对中国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14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毛泽东指出:“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 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 ”基于这种认识, 中国共产党 () A主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明确了农民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1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 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

8、役 ,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 ) C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D中国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16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宣布:“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关于这一方针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它主张文化上“百家争鸣” ,科技上“百花齐放”B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 建立 C自提出后持续激发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D在它的指导下诞生了八个样板戏等大 批作品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

9、属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尖端科技成就的是( ) 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BCD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文艺复兴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因此,它反映了 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情况和价值观。以下不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形成了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 C世俗政权的发展与此密切相关 D市民反对基督教,提倡人文主义 19苏格拉底认为, “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既然正义和 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哲学的创造

10、者” 。苏格拉底 的思想 A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C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D是希腊古典文化教育繁荣关键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费奇诺认为,灵魂作为宇宙中介的首要功能即连接功能,宇宙符 号从灵魂那里穿过,再折射到其他事物之上,灵魂尽管与人有所区别,但灵魂与“爱”必须 通过作为“中项”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这一思想( ) A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B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C冲破了神创人的谎言D肯定了宗教的价值 21在伏尔泰心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 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 中国人

11、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伏尔泰如此推崇中国旨在( )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2 “他认为,财产私有制,以及在私有制下的文明社会剥夺了人的天赋人权。 ”文 中的“他”是( )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23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近代科学的兴起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启蒙运动兴起 三民主义 A B C D 24爱因斯坦曾说,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还应关心人的本身,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 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这一认识主要源于( ) A过去的科学缺乏人文性B科技为世界大战所应用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12、力D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25文学巨匠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曾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 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芸芸众生相。下列在创作风格上与狄更 斯相似的作家是( ) A雨果 B巴尔扎克 C拜伦 D马尔克斯 二、材料分析题(共二、材料分析题(共 5050 分分) ) 2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必然,也是时代需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 利民,而求民之崇爱己,不可得也。 ” “由士

13、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 荀子君道篇等 “释(注:放弃)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注:无)意度,奚仲 (注:夏朝工匠)不能成一轮(注:车轮) 。 ” 韩 非子权术篇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 ”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 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 子鲁问篇 材料二材料二 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 有目的的安排,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他还大力宣扬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 念。他提出“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上等人是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下等人 只能永远当牛马和奴隶。

14、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三段文字各自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思想出现的历 史背景。 (9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政治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该观 点的主要目的。 (4 分) 27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材料一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 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 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 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

15、就成了这 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材料二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和财政等三十四 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 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

16、中 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7 分) (2)据材料二,概括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核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5 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分) 材料一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 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 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着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 一个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材料二 1899 年 9 月,梁启超在自由书中转录深山虎太郎草茅危言一文,向中 国读者更详细地解释“天赋人权/民权”观念。仔细解读“天赋人权” ,可以发现这个观念不 完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