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22266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说课讲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 料 链 接,朗 读,段 太 尉 逸 事 状,柳 宗 元,思 考 练 习,艺 术 赏 析,内 容 述 评,译 文,作 者 简 介,教 学 重 点,教 学 目 的,背 景 简 介,退出,教学目的,返回,一、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 二、了解有关“状”的知识 ,掌握传状类文体特点。 三、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引导学生赏析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倒叙的写作技法。,返回,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后被贬柳州刺史,因此,世人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与韩愈共

2、同发起“古文运动”,推动中唐文章革新,影响深远。曾参加“永贞革新”变法,失败后被贬湖南永州,后又贬广西柳州。其在永州时所写永州八记为山水游记之代表作。,返回,内容述评,返回,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晞。 第二段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 第三段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 第四段交代写作本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内容之不谬。,艺术赏析,返回,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

3、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思考与练习,返回,三、 为何说本文叙事写人“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一、 有人以为,柳宗元写作本文,不仅仅是为段太尉立传正名,还与中唐时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有所关联。请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二、 在

4、“勇服郭晞”一事中,作者从多个侧面进行映衬,刻画段太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实之中的个性特征。请联系课文,作具体的说明。,本文是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作者选择了主人公生平的三件逸事,以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的笔调作客观的记叙,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而作者的揄扬褒贬则暗寓其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备史乘”的写作意图。,资料链接,相关评论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补充注释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返回,书以声之,状以条之,跋以振之,合而成篇。(清浦起龙古文眉诠) 王元美曰:“退之海神庙碑,犹有相如之意; 毛颖传,尚现子长之风。子厚晋问,颇得枚叔之情; 太尉逸事,盖存孟坚

5、之造。下此益远矣。”(近代章士钊柳文指要),相关评论,相关评论,笔力老健,真有作史手段。(宋楼崇古文诀卷十四) 段公忠义明决,叙得凛凛有生气。文笔酷似子长,欧、苏亦未易得此古峭也。先杀十七人,而后见,事似太爽快,近危道,公盖知可与言者,又不如此而先见,恐不足以弥之,然公是时义激于中,生死总不计及。不然,笏击逆,岂自分不死耶?(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九),返回,作者介绍,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注: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自北魏以来,柳宗元的祖先世代显宦,到唐朝,河东柳氏作为“关陇集团”的一个有势力的家

6、族,在朝廷中据有显赫的地位。就拿高宗一朝来说,柳氏家族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多达20多人。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返回,主要作品,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古文大致为五类。 论说: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

7、等。 寓言: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 传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 山水游记: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骚赋: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天对、晋问。 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返回,补充注释,逸事状:“状”,又称“行状”,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 “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 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 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 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返回,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扩展阅读,柳宗元,江雪,返回,扩展阅读,柳宗元墓,相关图片,柳宗元,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