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21826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评价手册[45页](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ECO航天工程内部控制评价手册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O五年十二月第一章总则1第一节编制目的1第二节編制思路1第三节编制依据1第四节适用范围2第五节名词术语解释2笫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和療则、要求和类型3第一节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3第二节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3第三节内部控制评价基本要求4第四节内部控制评价类型4第五节内部控制评价周期5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浚分工6第一节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结构6第二节内部控制评价的职责分工6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价内容8第一节内部环境评价内容8第二节风险评估评价内容11第三节控制活动评价内容13第四节信息与沟通评价内容13第五节内部监督评价内容14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程

2、序16第一节总 述16第二节内部控制评价准备阶段17第三节内部控制评价实施阶段19第四节内部控制评分及等级评定阶段21第五节汇总评价结果、編制评价报告阶段24第六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馈和跟踪阶段25第六章内部控制评价方法26第一节总述26第二节穿行测试评价法28第三节控制测试评价法30第七章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责任35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编制目的为规范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保 障内部控制体系长期有效运行,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航天工程公司”)制订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评价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本手册所称内部控制评 价,

3、是指按照统一的程序、方法和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 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并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第二节编制思路以强化风险控制力为主线,按照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 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的要求,从提高经营效率的角度出发,根据风 险评估结果,将主要风险细化到具体的管控流程,制定相应的控制措 施和检查方法,作为各责任部门、单位实施具体管理的标准。各责任 部门、单位通过对风险控制效果和效率的自我评价和检查,持续改进 管控活动。第三节编制依据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 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会20081 7号);二、企业内部控制

4、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财 政部、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 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会201011号);内部控1W时手册三、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 资发评价20121 68号);四、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 108号);五、中央企业重点财务内部控制检查手册(试行)(国资委);六、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及管 理制度等。第四节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航天工程公司。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可参照执行。第五节名词术语解释一、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 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

5、,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 行的有效性。二、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 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适当。三、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 到了正确执行。四、检查型控制,是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措 施。检查型控制的目的是排除损失、错误和舞弊,把风险水平限制在 一定的范围内,如岗位轮换、不定期盘点、突击检查等。五、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 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与原则第一节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通过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 和有效性,促

6、使公司切实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认真执行,保证内 控体系得到持续、有效的改进。具体评价目标如下: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控制 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三、增强业务、财务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四、促进各部门、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定的各 项内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评价应从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一、健全性:过程和风险是否已被充分识别,过程和风险的控制 措施是否得到明确规定并得以保持;二、合理性:控制措施能否实现控制目标;三、有效性:控制措施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第二节内部控制评

7、价的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评价范 围包括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二、一致性原则。评价的准则、范围、程序和方法等须保持一致, 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可比;三、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 内部控1W时手册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和风险状况,在内部控制报吿中如实反映、准确描述内部控制 缺陷,客观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四、以风险为导向原则。评价工作以风险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 的可能性和对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影响的程度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 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和重要流程环

8、节;五、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 元、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即:(一)在全面开展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公司的重要流程进行内 部控制测试;(二)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 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强调的控制点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突出 重点;六、及时性原则。评价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当经营 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重新评价。第三节内部控制评价基本要求公司管理层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以及公司的要 求,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标、财 务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 程度,组

9、织实施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或 不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的调查、测试、分析、评估和改进,以合理 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第四节内部控制评价的类型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年度评价和专项评价。年度评价是指按照公司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结合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对公司年度内建 5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专项评价是公司在特定时点 对特定范围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第五节内部控制评价周期公司初次对某一部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须覆盖内部控制的所 有方面。再次评价时,可根据监管重点、评价期内内部控制的实际情 况等确定评价的范围。评价周期为一个自然年度,一个评价周期内

10、应 覆盖内部控制的所有方面。但是,当某部门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经营状况出现严重问题、管理层重大变动、重大的并购或处置、重大 的营运方式改变、业务财务信息处理方式改变,或公司认为必要时, 可以对其内部控制实施专项评价。内部控1W时手册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一节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结构一、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公司董事 会审计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计委员会)的责任。二、在公司审计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和工作小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具体实施工作。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 组由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以审计部为主体综合实际工作需要组织 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应

11、具备丰富的业务管理经验,并且 熟练掌握评价的方法和工具。【组织机构】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主管内控副总经理组员:相关公司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第二节内部控制评价的职责分工一、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确保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二)批准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的相关管理制度;(三)审核并批准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计划及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四)内部控制缺陷的最终认定;(五)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重要缺陷整改意见。二、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审议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计划;内部控制评价手册(二)审议年度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三)了解单位日常内部控

12、制风险监控结果,根据内控缺陷情况, 审议内控整改方案和措施;(四)协调和解决单位跨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重大 事项;(五)听取和了解内控整改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重大事项,并按照 审计委员会授权进行决策;(六)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一)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二)制定与实施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三)汇总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结果并向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 组及时汇报;(四)负责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评价的现场测试工作,编制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五)负责汇总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跟踪内部控制缺陷的整 改落实情况。四、其他相关部门是

13、内部控制评价的参与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一)参与本部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二)实施部门内控自我评估,对本部门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向内 部控制评价小组汇报;(三)提供可靠信息资料配合内部控制评价小组进行内部控制测 评和检查工作。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第一节内部环境评价内容一、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一)是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建立包括董事会、 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在内的治理结构;(二)是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职责权限、议 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三)公司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四)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 等是否实行集体

14、决策审批或者会签制度,是否存在个人单独进行决策 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的情况;(五)是否设置业务重复或职能重叠的机构,管理层次是否合理;(六)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各具体职 位的名称、职责、岗位要求和工作内容等,编制岗(职)位说明书,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主要权限、任职条件和沟通关系;(七)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是否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 分离的制衡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 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八)是否制定并公布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职)位说 明书和授权手册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 机构设计及权责分配

15、情况,促进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 职权;(九)是否根据发展战略、业务重点、市场环境、监管要求等因 素的变化,对组织机构及时进行优化调整。组织机构调整是否充分听 取员工的意见,并按程序进行决策和审批;二、发展规划(一)发展规划目标是否清晰,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经过科学充 分的论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二)年度计划指标是否与公司发展规划一致,是否得到及时发 现和纠正;(三)是否根据发展战略调整或市场环境等外部条件变化,对发 展规划进行调整;三、内部审计(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人员配备是否充足,工作独 立性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二)内部审计机构是否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执行的 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三)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