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21794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带网络技术 教学教学配套课件 作者 申普兵 第4章 出版社配套课件[188页](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ATM网络技术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Mode, ATM)已被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于1992年6月定义为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传递模式。ATM是以名 叫信元(cell)的固定长度信息块(分组)为信 息传输和交换基本单位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术 语“转移”包括了传输和交换两个方面,所以转移 模式意指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换的方式。“异 步”是指在传输和接续中用户端带宽的分配方式O4.1 ATM网络的基本概念4.2 ATM协议参考模型4.3 ATM的信元传输方式4.4 ATM的交换方式4.5 ATM网络管理4.1 ATM网络的基本

2、概念ATM以信元在网中传送各种信息,每 个信元长度为53字节。ATM与现存的各种传输模式的关系如 下所示:传送模式一标志复用固定长度数据块atmX.25分组 可变长度数据块帧中继074. L1 ATM 信元由于ATM的交换控制是根据信头而进行的,所以ATM信元结构与信头格式的标 准化是极其重要的。ITOT在1.361建议中 有明确的规定,一个ATM信元长53个字 节,前面5个字节称为信头(header),后 面4 8个字节称作信息域(informationfield ),如图4.1所示。85 411GFCVPI2VPIVCI3VCI4VCIPT CLP5HEC6信息域53(a)用户网络接口图

3、4.1 AT以氐娜旳他=点融处结(b)网络一节点接口傅元格式6一般流量控制(GFC):它由4bit组 成,仅用于用户一网络接口。虚通路标识符(VPI):该字段在用 户一网络接口由8bit组成,用于路由选 择;而在网络一节点接口由12 bit组成,以增强网络中路由选择功能。虚信道识别符(VCI):它由16bit组 成,用于ATM虚信道路由选择。信息类型(PT):该字段的长度为3bito信元丢失优先级(CLP):该字段由 lbit组成,用于表示信元丢失的等级。信头差错控制(HEC):该字段长度 为 8bit。目4工2 ATM虚连接ATM信头中的V PI/VCI起标识一个 ATM虚连接。在ATM系统

4、中,虚路径 (Virtual Path, VP)、虚通道(Virtual Channel, VC)和物理信道间的关系如图 4.2所示,它们是一种等级关系。一个物理 信道由多个VP组成,一个VP又由多个VC 组成。物理信道VPVCVP (豆 VCVP图4.2 ATM中物理信道和VP/VC的关系人民邮龟幽版吐廉遴做M攒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具有相同的VPI的 信元所占有的子信道叫做一个VP链路(VP Link) o一个VPC中传送的具有相同的VCI的 信元所占有的子信道叫做一个VC链路(VC Link)。注意:在组成一个VPC的各个VP链路 上,ATM信元的VPI不必相同。同样,在 组成一个VCC的各个

5、VC链路上,ATM信 元的VCI也不必相同。VP交叉连接设备和VC交叉连接设备 都叫做ATM交叉连接设备,它们的不同仅 在于是处理ATM信元的VPI还是VCI。& 4.1.3 ATM与统计时分复用复用技术是一种能使多个信号利用同 一物理通道进行传输的技术。在传统的以 电路交换为基础的传递模式中,为提高线 路的利用率,常釆用所谓的时分复用 (TDM)技术。收、发双方的同步是通过固定时隙来 实现的,因此,这种时分复用技术又可称 为同步时分复用(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TDM )。与同步时分复用相对应的是异步时分 复用。它是将一条线路按照传输

6、速率所确 定的时间周期划分为帧的形式,而一帧中 又再划分成若干时隙来承载用户数据。4.2 ATM协议参考模型ATM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由ITU-T. ANSI和 ATM Forum制定。ATM协议参考模型基于国际电联的标 准产生,如图4.6所示。它由3个面组成, 即控制面(control)、用户面(user)和 管理面 (management)。高层信令A级B级C级 D级/AAL层信令AALAAL1AAL2AAL3 或 AAL5ATM层物理层图4.6 ATM协议参考模型人民邮亀融瞇amATM协议结构基于国际电联的标准产生,如图4.7所示。ATM协议结构分为三 层,即ATM适配层(ALL)、ATM

7、层和 物理层。表41中总结了物理层、ATM层和ATM适配层执行的功能。图4.7 ATM协议结构人民邮電世礬=碱強帥攒ATM层主要执行交换、路由选择和多 路复用功能。ATM网实际是在终端用户间 提供端到端ATM层接续。AAL主要功能是将业务信息适配到ATM信息流。应用特定业务在用户终端由ATM适配层提供。074.2.1物理层物理层主要处理相邻ATM层间ATM 信元的传输。ATM层独立于物理层,它能 够在各种类型物理链路上工作。ATM物理层的功能较一般物理层功能 多。在常规网络中,物理层只是通过物理 媒介传输比特流;但是在ATM网中,物理 层向ATM层传递的是信元,而不是比特流。、传输汇聚子层1.

8、传输帧适配在面向帧的传输系统中,传输汇聚子 层在发送器产生传输帧,并在接收器从比 特流中恢复它。传输帧产生功能就是把帧 相关信息和ATM信元,置于预定义的帧结 构。*2. HEC信元的产生和验证物理层从ATM层传递53字节信元。这 时,除了HEC字节,53字节是完全的。 HEC字节由传输汇聚子层处理,并且在它 传到物理媒介之前就插入信元首标的信头 差错控制域。在接收端,物理层利用接收 的HEC值,进行信元信头完整性差错检验。Q3.信元率解耦一般来说,物理媒介要求连续比特流 传输(拆线信道传输除外)。当收发器要 求物理层连续传递信元流时,就产生这样 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元从ATM层传 向物理

9、层时,用什么填满传输管道?为了 保持连续比特流在链路传输,传输汇聚子 层就把空闲信元插入用户信元流,这些空 闲信元在传输汇聚子层被接收器丢弃,因 此它们不会被传到ATM层。Q4.信元定界在一个比特流中界定各个信元的功能 称作信元定界功能。信元定界就是确定信 元的边界(信元的起始和结束位置)。由 于信元间没有使用特别的分割符,ITO-T 1.432建议定义了利用信元首标HEC域,进 行信兀匡界的处理,信元定界方法如图 4.10所示。亠逐比特检查25逐信元检查连续收到n个不正确的HEC搜索态同步态收到正确的HEC收到 不正 确的HEC连续收到m个正确的HEC预同步态逐信元检查图410信元定界方法图

10、中定义了3种不同的状态:搜索态、 预同步态和同步态。分组交换系统中的HDLC帧定位功能 是依靠特定的帧头和帧尾码来实现的。为 了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在帧中使用了“比 特填充”方法,即在每5个连1后面插入一个 Oo理二、物理媒介相关子层两个子层要交换数据,它们必须互相 同步。物理媒介相关子层的传输和检测功 能实际就是在导线和光缆上传递和识别电 信号和光信号。使用前一种方法,一组4bit信息被编码成5bit码组传输;而用后一种技术,8bit信息被编码成lObit码组。 _-e接收信号检测比特边界要求:传递到物理媒介相关子层的码型是二进制代码,如果没有足够的代码转换,则难于检测比 特边界。显然代码0

11、和1间的转换不是用户数据可控制的。4位码可编码16个取值。如果以5位码传输,则可编码32个取值。如果从中选取16个值,就有充足的代码转换,从而使接收电路时钟同步比较容易o额外值要求:额外的代码值可用于传 输链路两端控制信息的传递。目422 ATM层ATM层在同一 ATM层单元间传递信 元。它利用物理层业务在ATM层用户间顺 序传送信元,在始发端,它从ATM适配层 接收48字节信元信息,再加4字节首标 (HEC字节除外)组成ATM信元,然后将 它传送到物理层进行HEC处理和传输。、信元结构和编码R1一般流量控制一般流量控制(GFC)用于控制终端 到网络的业务流量。由于在用户网络接口 定义了两套进

12、程,即控制的和非控制的, 因此也就有两级接续,即受控接续和非控 接续。Q2.接续识别符ATM是面向接续的技术,它要求端到 端接续在业务量开始流通前就建立。ATM 接续既可以利用管理功能预建立,也可以 使用信令根据需要动态建立。ATM信元首标包含28bit路由选择 域,它由两个识别符构成,即虚通路标识 符(VPI)和虚信道标识符(VCI)-Q 3信息类型指示符(PTI)信息类型指示符域3比特长。比特3是 最左位也是最高有效位,它用于规定信元 是携带用户数据还是携带操作、管理和维 护(OAM)数据。当该比特等于零时,比 特2用于指示信元是否通过拥塞交换。比特 1用于区分最后用户信元。Q4.信元丢失优先级比特(CLP)ATM信元首标的信元丢失优先级域,用于 表示信元丢失优先等级。由于接续的统计 多路复用性,ATM网不可避免要有一些信 兀丢失。Q5.首标差错控制(HEC)首标差错控制域主要有两个功能: 检测信元首标的比特差错,丢弃首标差错 彳言元;信元楚界。理二、虚通路识别符和虚信道识别 符预留置目423 ATM适配层不同业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且对应 用功能的要求也不同,如数据话务不要求 业务时钟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