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21794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22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方法一、石油石化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界定1、类成果(1)必须是首次应用。首次应用,是指上报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成果在石油石化子公司、分公司首次应用。首次应用,可以是自主创新技术、合作开发的新技术、引进的新技术。“新”主要表现在“首次”,源头可以不在企业。(2)必须有工业化设计(含配方、工艺参数设计及改变等)。不但工艺、产品要有工业化设计,而且地质研究成果也要以工业制图、设计任务书等形式规范化、量化表达,使一种认识或理念具有有形化的载体。(3)必须纳入企业生产部署或计划,并对该新技术有一定规模的专门投资。(4)必须有可计算的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具有规

2、范依据。2、类成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产生了重大间接或潜在社会经济效益的公益类研究成果。二、评价(评奖)分类和体系1、分类石油石化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按分类标准确定评价(评奖)体系与评价方法。技术创新成果评价(评奖)系统包括勘探、油气田开发、管道及地面工程、炼油化工、信息、经济与管理等六个主体专业。根据能否直接计算经济效益可分为二类成果,根据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形式又细分为七种类型(见图1),各种类型的具体定义见附件一。技术创新成果信息经济与管理炼油化工管道及地面工程油气田开发 勘探能计算直接经济效益的类成果不能计算直接经济效益的类成果资源类应用基础研究类公益类经济与管理类工艺类

3、技术服务类产品类图1 技术创新成果分类2、评价(评奖)体系评价体系是针对技术创新成果分类标准确定的,分类不同,评价体系与方法也不相同。对类成果(资源类成果、产品类成果、工艺类成果、技术服务类成果)从经济效益和创新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即经济效益计算与创新程度评价,然后采用分值(百分制)归一化处理得出综合评分,最后进行评价(评奖)排序。对类成果(公益类成果、应用基础研究类成果、经济与管理类成果)采用独立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将定性指标定量化,然后进行综合排序。计算结果结果类成果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计算指标综合评分法归一化处理法子技术创新成果创新程度处理结果评价结果排序类成果评价(评奖)排序评价结果指标综

4、合评分图2 评价(评奖)体系三、标准与规定1、经济效益评价一律采用已实现值为标准的原则。其中,资源类储量成果须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认定(探明储量)或中油股份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认定(预测储量、控制储量)的三级油气储量分别乘以评奖办法规定的经验参数,即换算成SEC标准下的证实储量。新增石油折算证实储量=新增预测地质储量2%+新增控制地质储量10%+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6%;新增天然气折算证实储量=新增预测地质储量7%+新增控制地质储量35%+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6%。2、经济效益计算结果采用等分法确定百分值,不同类型的成果上限和下限分值分档确定。3、资源类成果经济效益下限

5、值为1000万元;产品类成果、工艺类成果、技术服务类成果经济效益下限值为300万元。4、创新程度按百分制进行评分;创新程度评价结果低于边界条件(暂定50分)尽管经济效益很大的项目不能参与评价(评奖);经济效益低于下限值不能参与评价(评奖)。5、创新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得分值按权重系数为0.3:0.7进行加权处理,计算项目的综合得分。6、参照2005年度评奖实际情况,各专业分配比例原则上确定为勘探25%、油气田开发25%、管道及地面工程15%、炼油化工25%、信息5%;管理与经济类5%;根据每年报奖具体情况,各专业评奖分配额度最终由科技主管部门协调确定。7、类、类成果评奖分配额度确定为上游80%和2

6、0%,下游60%和40%;根据每年报奖具体情况,幅度可作适当调整。四、类成果(应用技术成果)评价(评奖)类成果(应用技术成果)评价程序:经济效益计算创新程度评价归一化处理项目综合评价与排序(一)经济效益计算1、计算公式单项(或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净现值=生产项目净现值(1-30%)分成系数其中:生产项目净现值:表示技术创新成果实施后生产项目获得新增产出量、节省成本所创造的税后净现值。30%:作为一种标准,按30%从生产项目税后净现值中剥离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其它辅助技术革新贡献后的税后净现值。分成系数(K):当多项技术创新共同作用产生创新成果时,若需要评价其中某一项创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则进行分成

7、计算。以各专业的技术结构模板为计算标准确定分成系数,可将任一专业任一级别的技术群或单项技术剥离出来,得到该项技术群或单项技术的经济效益贡献。具体计算方法见附件三。2、计算流程主要参照财务现金流法计算生产项目税后净现值,经二次剥离后可得到任一级别的单项技术群或单项技术的净现值(经济效益)。计算流程见图3,具体的计算方法见附件二:n 剥离其它技术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u 剥离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其它辅助技术革新单项技术创新成果净现值技术模板分成法技术创新成果净现值生产项目净现值剥离30%图图3 经济效益计算流程3、计算过程中的有关规定(1)按产品类成果、技术服务类成果计算的不得按资源类成果计算,联合申

8、报奖励的成果除外。(2)产品类成果、技术服务类成果的经济效益不得再计算该产品或技术服务中新工艺产生的经济效益。(3)如一项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经济效益,则按成果类型分别计算各类经济效益,然后累加求和;如开发的新产品既销售、又提供技术服务,则分别按产品类成果和技术服务类成果计算其经济效益,然后加和确定该成果经济效益。(4)资源类成果根据SEC标准的储量资产评估结果计算确定技术创新成果净现值;其它成果以评奖年度12月31日基准日价格计算技术创新成果净现值。(二)创新程度评价1、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评价结果。2、专家选择(1)专家选择的途径:石油专家库集团公司、股份

9、公司技术创新奖,专家由各分专业评委担任。(2) 专家选择原则客观公正性:选择的专家应具有客观、公正。权威性: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性,高级职称应在90%以上。针对性:熟悉该专业技术。配置合理性:技术、经济与科技管理专家兼顾;产、学、研、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兼顾。专家数目:每个评价(评奖)项目专家人数为713人,取奇数。回避原则:以下人员不得作为咨询专家:申报单位的工作人员、与申报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专家、以及申报单位书面申请希望回避的竞争对手。(3) 专家评分:专家应参照各指标打分标准分别打分。3、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置及打分标准:各专业创新程度评价见附件四。4、专家评分结果处理将各专

10、家打分结果汇总,并按公式进行结果处理,最后确定评价(评奖)项目的综合分值。每个项目所得分值为全部专家对该项目创新程度评分之和再除以专家人数确定。(三)归一化处理不同类型的成果上限和下限分值按分档等分法确定。资源类成果按下表的比照标准确定经济效益计算结果的百分制得分值:经济效益计算类型经济效益等级标准(万元)得分值(合计100分)资源类成果100000100+450011000080+4501100060 产品类成果、工艺类成果、技术服务类成果按下表的比照标准确定经济效益计算结果的百分制得分值:经济效益计算类型经济效益等级标准(万元)得分值(合计100分)产品类、工艺类、技术服务类成果15000

11、100+5001500080+235130060(四)项目综合评价与排序项目综合评价应遵循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即采用创新程度:经济效益=0.3:0.7的权重系数确定应用类技术成果的综合评分值,综合处理结果见下表:类成果(资源类、产品类、工艺类、技术服务类成果)综合评价表评价方面分别处理评分值权重系数评分经济效益A(百分值处理结果)070.7A创新程度B(创新程度得分)030.3B评价项目综合评分值合计0.7A+0.3B 将各专业评价(评奖)项目按得分从大到小排列,按评价(评奖)数取其得分值高的项目为优选项目,按评价(评奖)规定确定其得奖等级。五、类成果评价(评奖)类成果(公益类成果、应用基础研

12、究类成果、经济与管理类成果)评价体系组成:创新程度评价项目综合评价与排序(一)创新程度评价1、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评价结果。2、专家选择(见类成果创新程度评价部分)3、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设置应用基础研究类成果综合评价表、公益类成果综合评价表、经济与管理类成果综合评价表见附件六。(二)项目综合评价与排序专家参照评价指标标准分别打分,并将评价(评奖)成果按各专家打分结果汇总,按公式进行结果处理(计算公式同类成果),最后确定评价(评奖)项目的综合分值。将评价(评奖)项目的综合分值按大小排序,确定评价结果。六、评价(评奖)程序YN参与评价、不参与评奖经济效益是否大于下限值?经济

13、效益计算创新程度评价创新程度评分是否大于下限值?Y归一化处理项目评价(评奖)排序结果技术创新成果识别Y能否直接计算经济效益?N按进入类成果评价体系体系进入类成果评价体系是否首次应用?是否进入企业计划?是否有投资及规模记载? 是否符合专业门径条件?s不予评价(评奖)NY项目评价(评奖)排序结果根据经济效益模型和标准确定计算结果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确定评分结果 参与评价、不参与评奖N技术创新成果识别首先判断是否首次应用?是否进入企业计划?是否有投资及规模记载?是否符合各专业门径条件?若有一项不符,则不予评价(评奖);若符合上述四条标准,则按成果可否计算直接经济效益选择评价体系,若能计算直接经济效

14、益的成果,则进入类成果评价(评奖)体系,否则进入类成果评价体系。七、评奖流程评奖工作涉及到四个部门:申报单位(石油石化企业)、科技管理部门、专业评审组、大评委,评奖程序分四步进行,具体内容及框图如下:1、申报单位根据评价体系与成果分类标准确定所报项目的类型,选择评价体系;按不同成果类型的评价方法和操作标准确定评价值;对符合报奖要求的成果进行申报,并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交经济效益和创新程度的初评值及要求的附件,申报单位按照上级科技管理部门下达的额度予以申报。2、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格式要求和不按本办法计算经济效益的项目,要求申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更正。 3、科技管理部门将符合要求的申报项目按照获奖项目三倍的数额提交专业评审组。在提交之前,科技管理部门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