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21781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内蒙古农业大学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论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 专 业 通信工程 学 号 142150039 姓 名 李天龙 指导教师 职 称 论文提交时间 2016年 2 月 13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论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专业通信工程班级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1)查阅文献资料数量视课题需要和学生水平而定,一般在8篇以上。(2)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内容精炼、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实事求是,论据可信。(3)除英语等特殊专业需用该专业语言写作外,其他专业均用汉语写作。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不准请人代写。(4)图画整洁,布

2、局合理。线条粗细符合要求,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5)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内容和性质用1号或2号图纸打印。图纸应按制图要求绘制。(6)正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中外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7)文中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图表格式、文字书写以及引用文献,均应按正式出版物要求来表述。毕业论文一式两份,由答辩小组交学院或函授站存档。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参数 本文从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入手,对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1) 确定论点(2) 准备论据(3) 查阅资料(4) 说明观点

3、接受任务日期 年 月 日 要求完成日期 年 月 日学 生 李天龙 (签名) 年 月 日指 导 教 师 (签名) 年 月 日院长(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定意见表学生姓名李天龙学号142150039班级专业通信工程入学时间2014年1月20日起止日期2016年1月25日到2月10日指导教师职称设计(论文)题目论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评阅人评语建议成绩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答辩与评分综合成绩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论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摘要】通信工程是作为信息领域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是网络通信、

4、光纤传输和移动通信等在内的一项重大工程。如今随着光纤传输不断优化升级和4G网络的兴起与快速发展,通信工程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绩。本文从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入手,对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 键 词 通信发展 技术特点未来前景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QAM SystemCommun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Lin LongAbstract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

5、t is a major projec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ow with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and the rise of the 4G network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6、.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envisioned future; 论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目 录1引言1.1专业领域介绍

7、1.1.1多址技术1.1.2数字调制解调技术1.1.3抗干扰和抗衰落技术1.1.4功率控制技术1.1.5网络安全技术1.2. 技术发展过程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1.4现代通信的发展史1.5移动通信发展过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数字化信息时代对社会的影响1.7通信未来发展道路和技术革新总结参考文献致谢- 9-1引言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信息类子专业,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

8、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该学科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

9、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1.1专业领域介绍移动通信与无线技术 是研究数字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的系统模拟、多址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道动态指配技术、同步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语音压缩技术、宽带多媒体技术以及射频技术。研究各种数字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以及WLAN、WMAN、ad-Roc网的组成、新技术及性能分析,并包括SDH技术和上述系统中常用的编码、调制和解调、同步与信令方式、多址以及网络安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1.1多址技术

10、多址技术可以使众多的用户共同使用公共的通信信道。为使信号多路化而实现多址的方法有3种,它们分别采用频率、时间或代码分隔的多址连接方式,即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1.1.2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待传的信号通过调制可以搬移到载波上传送,可见,调制是实现无线电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3种最基本的数字调制,在移动通信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大类方案:线性调制和衡包络调制。其中,线性调制(如PSK、QPSKsDQPSK、OQPSK、jt/4-QPSK、QAM、16QAM、64QAM等)的频谱利用率较高,但对无线发信机

11、的发信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很严格;而衡包络调制(如2FSK、MSK、GMSK等)频谱利用率虽然不太高,但对无线发信机的发信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也不太髙,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些1.1.3抗干扰和抗衰落技术移动通信系统运行在复杂的衰落和干扰环境中。通常从多方面,采用多种技术综合抗千扰和衰落。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交织技术、分集接收技术、自适应均衡技术等。1.1.4功率控制技术当无线终端在小区内移动时,它的发射功率需要进行调整。当它离基站较近时,需耍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当它离基站较远时就应该增加功率,克服增加了的路径衰耗。1.1.5络安全技术由于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口

12、是开放的,通信信息容易被截取窃听,必须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完备的安全功能。移动通信中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对用户身份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识别和鉴权,对无线信道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等。1.2. 技术发展过程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一世纪20年代,直接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一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

13、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开发了新一

14、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第五阶段以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这一时代的特点是通信频带进一步加宽,数据业务所占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全面走向移动多媒体通信。当今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五大技术的发展中:一是举世瞩目的3G技术,二是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的推广应用,三是WLAN标准的选用,四是宽带无线技术新宠WIMAX,五是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UWB。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无线移动通信的总体走势是接入多元、网络一体和综合布局。第六阶段从2001年12月2003年12月,开展Bey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