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1758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课件讲解材料(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管理,李勇 2006年11月,主要内容,一、新时期大学的理念 二、国外著名大学的管理特征 三、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思路,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的概念与内涵 大学理念的历史演变 大学理念的共识特征 大学理念形成的规律 新时期大学理念的启示,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什么是大学的理念?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及理性思考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认识和观念体系。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属性、职能及其运作方式(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和运转)等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律性的的观念和认识体系。,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的历史演变 传统大学(

2、从中古到工业革命初期) 现代大学(工业革命初期 到二战) 当代大学(二战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新时期大学(21世纪),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传统大学的理念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萨莱诺大学 (医学):1137建校 波隆那大学(法律):1158建校 巴黎大学(教会):1150年建校 牛津大学:1168年建校 剑桥大学:1209年建校 海德堡大学:1386年建校 14世纪中叶,有40多所大学,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传统大学理念的特征(中世纪大学) 学者社团/行会。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univearstas)14世纪中叶后,特指大学。 育人的机构。培养教会神职人员、政府官吏、法官、律师和医生。

3、传授知识场所。普遍知识: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以文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拉丁文,重在对学生进行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把智力训练,强调培养有教养的人。在取得文学“学士”和硕士之后,分科进入专业知识(法、神、医)学习。博士。文科和博雅教育是大学的基础教育 教学方法:讲授和辩论,拉丁文;不进行科学研究,新时期大学的理念,自治性和自由性(与生俱来) 自主管理,教师和学生自己管理大学事务; 对外有自立法庭、免除税收、迁移校址; 学者们自由教授,自由地发表言论 国际性 教师和学生随意云游,教师可以随学生的变动移至另一城市,大学聚集着来

4、自世界各地的学者; 由于宗教和语言的统一,知识的探求是没有国界的。 中世纪大学所有这些特征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的理念,西方对大学理念的探讨最早,是爱尔兰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学校长、英国红衣主教,牛津大学学者纽曼在1853年发表 大学的理念一书。(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大学是育人的机构,强调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 强调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主张自由教育,而不是专业知识。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者理性的训练。 普遍知识的作用:是整合的知识状态,是一种哲学体系化的知识状态。与这种整合的知识相对应的一种整合性的能力。,新时期

5、大学的理念,“它是一种立即就能把许许多多零零星星的事情作为一个总体观照的能力,是把握这些事情各自的价值并决定相互之间依存关系的能力。这就是个人理智中普遍知识的存在形式,它构成了理智的完善状态。如果大脑拥有了这种真正的启发,它在看待组成知识的广泛内容的任何部分时,就会先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部分,而是由这种认识产生种种的联系。这会使一切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触类旁通;这会把整体与局部沟通起来,知道整体在意识中变成仿佛是一种精神,渗入到各组成部分,并赋予他们一个明确的意义”。 影响久远。文理学院,一流大学的本科专业课程宽广,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是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大学应该继承知识,而不是知识

6、的发现。不主张科研。,新时期大学的理念,现代大学的理念( 2种思想,2个职能) 德国洪堡思想(柏林大学,1810,校长) 科学研究大学的第二职能。“纯科学” ,不是应用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求真理,而不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求。 科研与教学结合,培养理智人才。“由科学而达至修养” ; 学术自由:学术繁荣的条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校正力量; 大学自治:大学不是国家政治和经济的附庸,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大学要体现国家精神,也应当履行其对社会的责任。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新时期大学的理念,美国威斯康星精神(范海斯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 大学必须为社会或社区服务,而实现社会服务只能的依托是大学

7、的知识和人才优势。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本州负有特殊的责任 。” “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 产生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社会服务 走出了象牙之塔,成为社会服务站 三大功能的确立,标志现代大学已经形成,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 1930年美英德大学研究 (描绘了理想,赞同与批判) (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 基本职能:保存知识、发展知识、确立价值观念和高层次训练。 保存知识是大学永久的职能。也主张研究和服务。 与洪堡不同的是,主张大学应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现实问题主要还是从学术的观点或

8、理论的观点去研究,解决理论和方法的问题,并不在于去实际解决这些问题,而把具体的实施交由其他机构去做。,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与威斯康星思想不同的是,他不赞同当时的大学所从事的直接参与社会服务的做法,他主张间接和高层次的服务。他说,大学应做那些属于大学层次的工作,如研究和教育,通过人才和学术为社会服务。大学不应做低层次“服务性”工作。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专业是学术性的专业,是高深学问的专业,而职业则缺乏高深学问这个基础,是非学术性的,因而职业教育便是没有高深学问基础的技术性教育。凡不够专业教育标准的职业训练,皆应在职业训练学校而非在大学中进行。大学不应做不属于大学而应该由其他教育或培

9、训机构所从事的工作。,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弗氏认为大学应对学生进行高层次的理性的训练,而不应该象当时的许多大学一样为学生提供一些毫无理性价值的杂乱的课程。这种高层次的训练应使青少年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开发组织和引导,应利于培养学生的情趣和教养,而不是提供一些职业训练。与纽曼一致,理性的训练 大学应是自主的,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做出调整和变化。但他认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 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或标准的大学模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民族性,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当代大学理念 社会服务职能的强化,大学与社会、政府的关系

10、更密切。 从边缘走入社会的中心,社会的“轴心机构” 科研服务,国家投入大。研究型大学大发展。 大学是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工具。 人数增加,大学类型多样化。大众化和普及化 增加应用性知识/职业技术知识。短期培训,继续教育 全方位的服务,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克拉克科尔(加州大学校长) 1963年大学的功用(The use of a university) 当代的大学已不同于纽曼的牛津大学和洪堡的柏林大学,也不同于弗莱克斯纳的高级研究组织,它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具有多目标、多功能、多目的、多灵魂的一种多元化的巨型大学,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multiversity) 维

11、持与传播真理,探索新知。但是大学要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不为某些约定俗成的的传统观念所束缚,积极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认同,新时期大学的理念,新时期大学的理念/21世纪 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凯斯泰尔斯把大学看作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发动机。他说,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经济中的电流,大学就是21世纪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动力源。Engine 美国大学协会的白皮书指出:“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和信息技术,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将增大,将日益在国家繁荣中发挥越来越大和越来越核心的作用。” “大学科研以及与之交织在一起的教育和培训所创造的巨大动力,构成我国世界一流的经济的发动

12、机。,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培养人才和探索知识为本 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站作用,并不是通过没有知识基础的低层次服务实现的,而仍然是以大学内在的学术性为基础的。强调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知识的生产,技术发明,并将发明创造应用于生产过程,推动社会的发展。 预测产生创造性大学。 强调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并没有削弱传统的功能理念,而是出现了知识创新与服务社会的结合,体现了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走向融合。因为过分强调政治论哲学,则会导致大学办学庸俗化,偏离大学的本质,甚至会产生生存危机;而如果过分强调认识论,则会陷入固守“象牙塔”的境地。,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大学的国际化 大学的产生之时就是

13、国际性的。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培养和聘任、行政组织管理都是在国际化的条件下进行的。离开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离开了国际性和开放性,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预测出现世界型的大学。 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性对一个大学来说越来越重要,国际化成为一个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大学是社会思想库 独立思想和文化产生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灯塔,引领社会文化 大学是批判的中心 大学从中世纪开始就是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的机构,这使大学对高深学问的探索可以超越社会、政府、政党和其他外界力量的压力,而仅仅服从于真理的

14、标准。批判社会是大学的传统,是大学理念所固有的东西。大学通过它具有的批判精神,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新时期大学的理念,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在自古以来产生的各种组织机构中,似乎唯有大学是一个独立思想的中心,是一个批判中心。大学“具有一种强烈而严肃的使命,这就是思考。大学是独立思想的中心,既然它是一个思想中心,一个独立思想的中心,那么它也是一个批判的中心”。,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如何对待独立思想与批判? 肯尼迪总统:“创造权力的人对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但质疑权力的人做出的贡献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当这种质疑与私利无涉之时。因为,正是这些

15、质疑权力的人们在帮助我们做出判断:究竟是我们使用权力,还是权力使用我们?”,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生命力 据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一项调查, 在西欧,自1530年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组织只有66个, 其中有62个机构是大学。 涂尔干“ 在所有中世纪的机构中, 时至今日, 显然只有一种机构留存下来 这种机构就是大学。”,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大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 1.保存、传播和探求真理; 2.追求为人类服务 3.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低 4.社会的需要 5.未犯致命性错误 大学服从真理的标准,学术自治,自由,通过它强烈的批判精神,自我反省、自我矫正。,新时期大学的理念,我国的大学理念 中国传统大学

16、理念 核心内容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社会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特点: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以政治论哲学为基础的教育传统,学术自由的传统缺失。,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中国现代大学理念 蔡元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教授治校,服务国家 梅贻琦 “通识教育,教授治校”,“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竺可桢 注重通才教育。 “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 特点:接近西方大学的理念,新时期大学的理念,中国当代大学理念 成立专门学院,综合大学削弱 培养专才,专业教育,基础/人文教育削弱 模式单一,各大学千篇一律 教育政治化,缺乏学术自由(文革) 缺乏自主权,政府的附属 改革开放,85年之后,开始有所转变 特点:偏离大学理念到大学理念的回归,新时期大学的理念,新时期我国大学的理念现状 现实和理论,接近西方大学的理念。自主权扩大,倡导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国际化等。有差距。许多研究: 纪宝成:大学是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