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21738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民法课件_整理版.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民法总论第一章 民法及其基本原则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适用 n 一、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n 调整对象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n 调整方法n 二、民法的结构n 民事权利的内容n 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n 三、民法的性质和与相邻法律的关系n 性质n 与相邻法律的关系n 四、民法的渊源和解释n 民法的渊源n 思考乡规民约的效力n 民法的解释n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n 对人的效力n 对空间的效力n 对时间的效力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 n 一、基本原则概述n 基本含义 n 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应当注意的问题n 结合法理学讨论:n 原则、规则及相关规范的区别关于法律渊源的谚语n Law is

2、 the crystallizations of the habit and thought of society. n Woodrow Wilson, American presidentn 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n 平等原则n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n 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 n 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n 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泸州二奶案n 遗赠人黄某与被上诉人蒋某系夫妻关系,1996年起,黄某与上诉人张某开始同居生活,2001年4月,黄立下遗嘱,将其财产赠与张某。黄某去世后,张某要求蒋某交付遗赠财产遭拒绝,张遂起诉至人民法

3、院。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遗赠人黄某所立遗嘱内容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因为黄某与上诉人张某长期非法同居,黄某在病重期间所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其内容和目的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依法认定该遗嘱违反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之规定,认定该遗嘱无效。法院驳回张某的起诉。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本章学习目标n 掌握民事法律关系概念及其特征n 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构成n 了解民事法律事实及其意义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n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n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n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二、民

4、事法律关系的分类n (一)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n (二)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n (三)调整性民事关系与保护性民事关系n (四)主民事关系和从民事关系参考案例n 某甲有一套房屋,将其出租给某乙使用。某乙长期欠租,某甲催要不成,向法院起诉,要求某乙承担租金和违约金的责任。法院支持了某甲的诉讼请求。分析n 在本案中,某甲享有一套房屋的所有权,这种权利就是物权关系,是绝对权的法律关系。而他将该房屋出租给某乙,他与某乙之间就构成了相对权的合同法律关系。参考案例n 张某为了发展生产,向信用社借款10万元。信用社让其提供担保,张某就用自己的住房作为抵押,订立了抵押合同。分析n 在借贷合同与抵押合同之间,

5、存在着主、从关系。借贷合同是能够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因此是主民事法律关系;而为担保借贷合同而订立的抵押合同,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只能依附于借贷合同关系而存在,因此是从民事法律关系。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n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n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n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n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n (一)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客观情况n (二)民事法律事实是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原因n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n (一)事件n (二)行为n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参考案例n 继承人某甲为了早日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经过密谋,

6、雇凶杀害自己的被继承人。法院判决,某甲因此而导致丧失继承权,这种法律后果产生于杀害行为,导致继承关系消灭的是被继承人的被害死亡的事件。深度阅读n 提示:阅读顺序应先中国后外国,先教材后专著n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n 杨立新:民法总则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n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n 【德】卡尔拉仑兹:德国民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第三章 民事主体引例n 某贸易有限公司向某服装厂购买价值200万元的服装,因拖欠100万元货款,迟迟不还,服装厂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审理中查明,贸易有限公司确无偿还能力。该公司是由甲乙两家股东设立的、注册资本10

7、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甲乙双方出资比例各半,但各自实际到位注册资本25万元,共计到位出资50万元,尚有50万元注册资本未到位。法院判决贸易有限公司偿还服装厂货款100万元及其利息,甲乙股东在出资未到位的50万元内,各自承担25万元的连带偿还责任。本章学习目标n 掌握民事主体的概念、特征和类型n 掌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掌握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n 了解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的内容n 了解法人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了解我国法人的类型 第一节 民事主体概述n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n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n (二)民事主体的法律特征二、民事主体的分类 第二节 自然人n 一、自然人及

8、其民事权利能力n (一)自然人的概念n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n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n (一)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n (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划分参考案例n 张某的丈夫李甲自1989年1月起外出打工后就下落不明。1995年,张某向当地的法院申请宣告李甲死亡。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决宣告李甲死亡。不久,张某患重病,无钱治疗,女儿李乙的生活与上学也成了问题。王某提出收养李乙的要求,张某同意由王某收养李乙,双方办理了合法手续。1996年,张某与同村刘某登记结婚,1998年,刘某遇车祸死亡。1999年,失踪多年的李甲突然返回,法院随即撤销了对其的死亡宣告。李甲要求与张某自动恢复婚姻关系,

9、并告知王某,当初送养李乙时未征得其同意,完全由张某一人做主,是无效的。分析n 由于张某已经再婚,虽然其配偶刘某已经死亡,但李甲与张某的婚姻关系也不能自动恢复。在李甲被宣告死亡后,张某将李乙送养给王某的行为是有效的,李甲不得以该送养行为未征得其同意为由而主张无效。参考案例n 8岁的未成年人焦某看到同学玩的一个电子玩具很喜欢,想买下来,但因无钱,便趁父母不在,将家中的录音机偷出,低价卖给寄卖店。焦某的父母发现后,找到该寄卖店索要,寄卖店拒不返还原物,也不收退回的价款,双方发生争议。法院认为,8岁的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独立实施民事行为,因此判决焦某出售录音机的行为无效。

10、n 三、监护和住所n (一)监护n (二)住所n 四、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n (一)宣告失踪n 宣告失踪的条件 n 宣告失踪的法律效果 n (二)宣告死亡n 民法通则第23条 参考案例n 丈夫贾某到新疆某地做边贸生意,一去6年未归,亦无下落。其妻赵某经向法院请求,对贾某宣告死亡。赵某一年后与王某结婚。又过了3年,贾某回到家里,发现赵某已经与王某结婚,便让王某搬出去,双方发生争执。贾某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撤销了对贾某死亡宣告的判决,但确认赵某与王某的婚姻合法。下图为合伙协议n 五、合伙n (一)合伙的概念n 民法通则:个人合伙n 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n (二)合伙的种类n (三)合伙的成立n (四

11、)合伙的法律地位参考案例n 甲、乙、丙三人成立合伙,购车进行交通运输。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权某人身伤害。受害人权某起诉甲,法院追加乙和丙为共同被告,认为合伙的一人执行合伙事务,造成他人损害,应当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共同赔偿受害人权某的人身损害。第三节 法人n 一、法人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n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n (二)法人的分类n 二、法人的成立及其能力n (一)法人的成立n 依法成立n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n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n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n (二)法人的能力n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n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n 三、法人的机关和民事责任n (一)法人

12、的机关n (二)法人的民事责任n 四、法人的变更、消灭和清算n (一)法人的变更n (二)法人的消灭n (三)法人的清算参考案例n 1998年9月10日,光华信用社与恒达水泥厂(以下简称恒达厂)、宏达建材厂(以下简称宏达厂)签订了份由恒达厂借款75万元并由宏达厂提供抵押担保的最高额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信用社依约履行借款义务后,恒达厂却未能按约归还借款本息,宏达厂也未履行担保义务。信用社经催要未果,遂于2002年6月25日以恒达厂为第一被告、宏达厂为第二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查明,恒达厂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因未按规定参加1999年度企业年检,已于2000年9月25日被吊销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3、之后既没有成立清算组,也无人应诉。分析n 就本案而言,应将恒达厂作为本案被告参加诉讼。工商部门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对企业的行政处罚行为,只是对企业法人经营资格的强行剥夺,本质上是对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种限制,即限制其只能围绕清算进行活动,但并不等于企业法人资格的消灭。因此,恒达厂在被注销前,在诉讼中完全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其仍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清算范围内的活动,包括起诉、应诉等。深度阅读n 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法律出版社,1996n 罗玉珍:民事主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n 贾桂茹、杨丽、薛荣革:市场交易的第三主体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第四章 物引例n

14、张某与李某订立买卖合同,将祖传玉器一件卖给李某,价款为1万元。在李某付款后、张某交付玉器之前,玉器被盗,张某无法交付。李某遂起诉到法院,要求张某交付玉器。法院判决认为,该系争玉器为特定物,因被盗而导致张某对买卖合同的履行不能,无法交付玉器。因此,判决返还价款和利息,免除交付义务。 本章学习目的n 掌握民法上物的概念及其特征n 掌握民法上的物的类型第一节 物的概念和意义n 一、物的概念n 二、物的意义虚拟财产案n 原告游戏玩家李宏晨2003年2月的一天,当他再次进入游戏时,却发现自己库里的所有武器装备都不翼而飞了,其中包括自己最心爱的3个头盔、1个战甲和2个毒药等物品。后经查证,在2月17日12

15、时55分左右,这些装备莫名其妙地被一个叫SHUILIU0011的玩家盗走了,李宏晨找游戏运营商北京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交涉,但该公司却拒绝将盗号者SHUILIU0011的真实资料交给李宏晨,于是李宏晨以游戏运营商侵犯了他的私人财产为由,把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赔偿他的财产损失。第二节 物的分类n 一、种类物与特定物n 二、单一物、合成物与聚合物n 三、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n 四、动产与不动产 n 五、主物与从物n 六、可分物与不可分物n 七、原物与孳息n 八、可消耗物与不可消耗物参考案例n 某甲将其所有的一幅油画卖给某乙,议定价格为3万元。交付油画的时候,某甲只将油画交给某乙,却没有将油画的画框交付。双方发生争议。法院认为,油画是主物,画框是从物,应当一并交付。 第三节 货币和有价证券n 一、货币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