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3721177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X 页数:195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亲,该文档总共1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四 基本实验.pptx(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北京专用),专题十四基本实验,A组20152019年北京中考题组,1.(2017北京,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D依据氧气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可以区分。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加剧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思路分析物质的区分是利用物质性质上的差异,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产生不同现象而得以区分开。,2.(2016北京,16,1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A项,CO

2、2含量高时CO不能被点燃,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项,铜粉不能与FeSO4反应;C项,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但均没有明显现象;D项,加入肥皂水后,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少而软水中会产生大量泡沫。故选D。,知识归纳除杂时选用合适的化学或物理方法把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除去。除杂的原则:除杂不引入新杂质,不消耗主要物质,选择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最好将杂质转化成主要物质。,3.(2015北京,16,1分)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A项,应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B项,氢气和甲烷燃烧时都有水生成,因此不能用此法鉴别;C项,向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均

3、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D项,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Zn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而银表面无明显变化,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Cu、Ag,故D正确。,知识归纳H2和CH4完全燃烧时,CH4燃烧产物为CO2和H2O,而H2燃烧产物只有水,故鉴别H2和CH4时,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倒扣一涂有石灰水的烧杯,若变浑浊则为CH4,否则为H2。,易错警示CO2的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为CO2;CO2的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熄灭,则CO2已满。,4.(2019北京,19,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1)实验现象是。(2)该实

4、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答案(1)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2)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1)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形成盐酸,使其变红。(2)该实验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5.(2018北京,20,2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解析(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6.(2018北京,21,2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

5、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7.(2018北京,23,3分)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答案(1)BD(2)溶液红色褪去(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解析(1)B中的镁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D中的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6、、水和二氧化碳。(2)C中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所以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知识归纳酸的主要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作用;(2)酸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8.(2017北京,34,3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打开K1,观察到蜡烛;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地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

7、是。,答案(1)燃烧更剧烈2H2O22H2O+O2(2)产生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将燃烧的蜡烛与氧气隔绝,解析(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打开K1,产生的氧气会使蜡烛燃烧更剧烈。(2)关闭K1、打开K2,B中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进入烧杯中,使蜡烛熄灭。,思路分析实验中A、B装置中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要结合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来分析。,9.(2016北京,35,4分)去除粗盐中的泥沙。(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过滤、。(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8、:。,答案(1)溶解蒸发(2)(3)用茶漏分离茶叶和茶水,解析(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泥沙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正确操作顺序是。(3)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有许多,如用茶漏分离茶叶和茶水等。,知识归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作用溶解:搅拌,加快溶解;过滤:引流;蒸发: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审题技巧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性固体,生活中制作豆浆时用滤网滤掉豆渣,用鱼网捞鱼均是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10.(2016北京,34,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2)实

9、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2)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C+O2CO2,解析(1)实验1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能用排水法收集。(2)实验2是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知识归纳利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易错警示木炭在纯氧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燃烧则发红

10、光。,11.(2015北京,33,3分)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说明已有氧气产生。,(2)B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木条复燃(2)2H2O22H2O+O2,解析(1)A中发生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有氧气产生。(2)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致使量筒中出现“大象牙膏”,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标

11、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和配平。,思路分析(2)中提到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故填2H2O22H2O+O2。,知识归纳氧气验满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氧气检验的方法: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B组2015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常见气体的制备,1.(2019云南昆明,26,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

12、方程式为。,(4)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标号)。(5)用装置C收集NH3,该气体应从(填标号)端通入集气瓶。,答案(1)试管(2)A2KMnO4K2MnO4+MnO2+O2(3)2H2O22H2O+O2(4)D(5)c,解析(2)使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选用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4)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则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D;(5)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从长导管进,即c端。,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27,7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

13、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用途是;(2)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答案(1)用于加热或物质加热或作热源(2)2KClO32KCl+3O2(写高锰酸钾制氧气不给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3)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处,解析(1)仪器a为酒精灯,用于加热。(2)导管口没有放棉花,不可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用装置

14、C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太早会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固体)、稀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处。,3.(2018山西,28,6分)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答案(1)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3)向

15、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4)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合理即可),解析(1)仪器a为铁架台。(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4)取用粉末状物质时,应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水槽。,4.

16、(2017天津,22,6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b。(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答案(6分)(1)试管铁架台(2)2KClO32KCl+3O2(3)BD(4)磨砂面,解析(1)仪器a为试管,b为铁架台。(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4)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好集气瓶,防止漏气。,5.(2019吉林,18,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序号)。(3)某同学用自制的D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无纺布包内装的药品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集气瓶(1分)(2)AC(1分)(3)大理石(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