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0999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教材编写简介演示教学(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 选修 地理 6 环境保护 教材编写简介,一、“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教育”,什么是“环境保护”?,1972年 斯德哥尔摩 第一届人类环境大会 只有一个地球 提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主要是社会经济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球问题。于是“环境保护”成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这一术语由此被广泛采用。,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的内容: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

2、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另外,环境保护还包括: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开展和普及环境保护教育等。,为什么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基于对环境变化现状以及人类环境观的深刻认识,1、人类需要深刻认识和解决已出现和潜在的种种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短缺问题 生态恶化问题,3、引导人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主体) 环境(客体),用可持续发展观念,重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自身的增长和需求的增长应该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要考虑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再生能力和承载能力。,1975年 贝尔格莱德宪章 “促进全世

3、界人类去认识并且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并促使其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义务”,1989年美国亨格福等人提出的中学环境教育目标和课程模式 目标的4个阶段:要求学生具有生态学基础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水平;要求学生具备调查和评价环境争议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解决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什么是环境保护课程的教育目标?,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目标: 使学生增进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初步学习有关的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选修课程

4、环境保护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环境保护的课程意义: 本课程包含对未来公民的品行教育,将丰富和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本课程包含环境科学教育,将丰富和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科学教育 本课程强调实践性,将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校教育为地区发展服务。,特殊意义: 培养人类在青少年阶段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具有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意味着未来环境会具有良性和美好发展方向。,二、环境保护作为课程的特点,1、作为选修课的环境保护课程,选修课程是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 与必修课程相比,二

5、者课程价值观不同,但具有相等的课程价值。,本课程是地理必修课的延伸和深化,也是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2、作为地理学科的环境保护课程,生物学科: 生物3:稳态与环境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内容标准: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具体活动建议:搜集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料;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模拟对某个环境事件或资源利用计划作出决策。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态工程 具体内容标准: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

6、说出生态工程实例。,化学学科部分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 化学2: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调查当地水污染及治理的情况;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选修1:化学与生活主题3:化学与环境保护 通过典型的水污染实例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能说出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调查当地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并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原理和方法。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大气污染及防治情况。调查并讨论燃烧化

7、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治理途径。 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办法。调查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情况,讨论并改进意见。,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特点: 单独设置环境保护选修课 环境保护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 在环境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发现地理学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都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学科的能力与见识,但是每个问题却都包含着地理学的基本方面。 地理学的视角包括: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以及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字的和认知的方法表述空间。 帮助人类更有效地运作和作出更准确

8、的决策。,三、对各章教学内容的分析,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生态恶化,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主要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行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环境保护内容框架,描述事实,转变观念,付诸行动,第一章:环境和环境问题,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一章:环境和环境问题,1、知识逻辑结构,环境,环境问题,表现和特点,成因,人地关系,新环境观,新发展观,2、重难点分析,地理环境的范畴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存与发展双赢的新环境

9、观 可持续发展观,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的范畴,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新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伦理: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它研究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环境伦理是指人与自然相处的各种准则。 1、尊重与善待自然: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的生活(最小伤害性原则、比例性原则、分配公正性原则、公正补偿原则)。体现着从地理学角度对自然的人文关怀。 2、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 人文精神: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教学目标: 1

10、.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与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1、知识逻辑结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类别),污染源,污染物,污染过程 与危害,(发生机制与影响),污染防治,(研究的目的),2、重难点分析,自然界的自净作用 水体的污染物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自然界的自净作用 水体的污染物,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以选用其他鲜活案例替代 利用“

11、你能做什么?”等问题提升环境道德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案例:清洁空气的挑战微粒与你的肺的关系 问题1:你能想出用其他办法来检测粗微粒吗? 问题2:在你收集的资料中,是否存在有的地方微粒多,有的地方微粒少的现象? 问题3:你是否对数据感到惊讶?你将如何解释他们?,科学探索者清除泄漏的原油、远离垃圾,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

12、用的成功经验。,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知识逻辑结构,淡水短缺,耕地减少,一些矿产枯竭,(主要资源问题现状),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性质),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化石燃料与能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2、重难点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中国耕地压力的根源 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化石燃料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措施 解决可再生资源水、土地资源的具体措施,资源问题必须与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结合起来 选用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成功案例,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中国耕地压力的根源 矿产资源短缺紧迫性,资源的供需矛盾,此处的现有生产水平是指单产

13、量,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化石燃料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措施,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 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所积累并固定下来的太阳能。,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解决可再生资源水、土地资源的具体措施,土地质量与土地退化 概念一: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土壤侵蚀、草场退化、荒漠化、盐碱化、污染等。 概念二:由于一种或多种营力结合以及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旱农地、灌溉农地、牧场和林地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及丧失,其中包括人类活动和居住方式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例如土地的风蚀、水蚀

14、,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退化和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3.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1、知识逻辑结构,生态环境的基础:生态系统,(分类),(结构),森林,草原,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地域性),2、重难点分析,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灾难 草原退化的原因与保护措施 湿地

15、消失的人为原因及保护措施 生物灭绝的原因及后果 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灾难,草原退化的原因与保护措施,载畜量: 载畜量的单位是每公顷草地可以合理养殖的牲畜的头数,总载畜量是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 它其实是一个临界值,如果达不到载畜量即没有充分利用好牧场,如果超过载畜量则导致牧场的退化以至破坏,所以它从一个侧面表示出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状况和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载畜量也是一个动态的值,如果对牧场的管理较好,载畜量就会提高,相反就会不断降低最终到土地荒漠化。,湿地消失的人为原因及保护措施,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

16、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 湿地既不像陆生系统那样干,也不像水生系统那样有永久性深水层,而是经常处于土壤水分饱和或有浅水层覆盖。 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水成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包括: 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发生 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能源和水运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价值,生物灭绝的原因及后果,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教学目标; 1.说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