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720782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柱基础施工方案(一)、基础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挖土方垫层施工放混凝土基础、地梁线绑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回填土。2、施工测量:2.1施工测量准备:2.1.1、校对测量仪器: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工程所用测量工具必须经过校准,并确保使用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主要测量设备名称仪器种类数量用途全站仪2台定位放线经纬仪J23台定位、垂直度水准仪DS32台抄平、标高钢卷尺50m2把长度、高度钢卷尺5m6把长度、高度衡 器TGT-1000型2台重 量2.1.2、复核水淮点及坐标点:熟悉和了解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并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座标的准确性。对规划勘测部门

2、或业主提供的座标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如有异常应及时与有关单位协商。2.1.3、对施测用辅助工具如木桩和铁锤等做好物质准备。2.1.4、对在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各种障碍进行处理,以确保通视良好及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2.2建筑物定位放线:为提高本工程的定位放线的精度,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步骤如下:2.2.1、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提供的城市坐标点及相对位置,在现场内设控制线,组成本工程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网,控制网采用经纬仪测设,保证各控制线间距误差在士3以内,并尽量使控制线与本工程的横、竖轴线平行,以便于施工测设。2.2.2、控制点(坐标点)应避开施工用

3、水、用电线路、料场等地方,沿施工循环道边缘布置控制点,控制点用混凝土固定,并采取措施保护,防止损坏和移动。2.2.3、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以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复测无误后,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2.3水准点引测:2.3.1、根据业主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的四个水准点S1、S2、S3、S4,作为施工高程传递依据,以便相互校核。2.3.2、现场水准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测量方法采用闭合导线法测量。2.4基坑开挖测量: 2.4.1、

4、基坑开挖定位测量: 轴线控制网的设置:依据本工程建筑总平面图,确定基坑开挖的横、竖轴控制线。其控制桩应尽量远离基坑边并作好保护,以免基坑上部发生位移产生偏差,这样也为后续结构施工提供准确的轴线控制桩。为了便于施工,基坑开挖边线分别为:地下基础底板结构外边缘800为基坑土方开挖边界线。 验线:采用本工程的结构轴线作为基坑开挖的控制轴线,定出基坑开挖边线,并做好控制桩。先由施测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再由工长复检,专职质检员专检。在确认无误后申报监理公司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 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为了给后续结结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本

5、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放线必须严格要求。轴线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将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5000。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使用经纬仪,其测角精度为:2,边长精度为:2+2D。测量时,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并严格按规程中的水平角观测和精密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2.4.2、基坑施工高程测量: 根据已布设的标准现场水准网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在基坑四周布置标高传递基准点,以此点控制基坑的开挖标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在基坑壁上每2m设置一个标高控制点。 基底标高的控制:为了保证不超挖,在距基底设计标高lm处测设一标高,并抄出标高水平线,以此标高线来控制基坑挖土深度

6、。2.5地下工程施工测量:2.5.1、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 采用坐标法,先在基础垫层上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基础平面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将轴线控制点移至基坑边,并设置木桩做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该平面控制点与控制轴线网进行轴线位置的复核,其误差不超过3。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桩四周3m内不准行驶车辆和对方重物,并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影响精度。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表:轴线长度(L)允许偏差国家标准()内控标准()L305330m

7、 L 90m10860m L90m151290m L20182.5.2、地下结构的标高控制:对于基础施工时,所需标高可以从现场内水准点逐步引至槽底,并在槽边适当位置设置水准点。基础施工时,可从槽底水准点向上传递,也可从现场内水准点直接引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往返闭合,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2.5.3、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根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了便于观测,水准点埋设不少于三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变,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2)仪器选择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水准尺。(3)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1)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8、GJ8-2007二级的要求。2)精度要求:JGJ8-2007二级的要求。(4)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末规定时,按下列原则设置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2) 建筑物和沉降缝两侧,不同结构的分界处。(5)沉降观测的标志:根据本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选用隐蔽或标志。(6)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

9、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3)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4)沉降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观测成果应包括:a、沉降观测成果表。b、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c、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d、沉降观测分析报告。3、土方开挖工程3.1施工准备:3.1.1、开挖前应先平整场地,做好排水、降水设施的施工及地上、地下障碍物的清理。进行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路线的勘察和现场坡道、循环道

10、的设置。3.1.2、开挖前应由政府规划部门、监理、设计单位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控制线、标准水平控制点及开槽灰线进行验收,并办理开工应具备的手续。3.1.3、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对环境影响因素,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出解决预防方案。3.1.4、对进场机械设备进行验收。3.1.5、提前办理市容、环卫的一切相应手续。同时办好夜间施工和处理好施工扰民问题。3.2土方工程工艺流程:制定土方开挖方案轴线定位、规划验线、放槽线组织挖槽机械及人员进场分段机械开挖土方人工配合平槽底、做排水沟基底处理验槽。3.3挖槽顺序:本工程设备基础施工与柱基础施工同时施工,柱基础从轴线开挖,A-E同

11、时开挖。3.4挖槽方法:本工程挖槽方法采用基坑开挖的方式,挖土深度为2.35m,放坡比例为1:0.75,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挖土方式。3.5挖槽机具:主要施工机械:挖土机、自卸汽车。一般工具:铁锹、小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计量器具: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30m)等。3.6挖槽范围:平面:基础所包含范围加上基础垫层外围1000mm的工作面。立面:自然地坪至基础垫层下皮。3.7抢底:机械开挖至土层标高距垫层底相差30cm处,随后由人工清理基底表面,清至垫层底面,因土质不好,超挖换填部分应用土石屑分层夯实至垫层底面,严禁扰动地基土和撞击工程桩,开挖前应对群桩处标出灰线,防止挖土撞击桩头。人工清槽

12、同时挖出排水沟。3.8土方开挖注意事项:3.8.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支护结构的位移,如果发现位移过大现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措施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3.8.2、基坑开挖时,严格控制挖土标高,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测量。3.8.3、在机械挖不到部位,用人工配合进行挖掘,然后将土运到挖土机作业半径之内。3.8.4、当挖土遇到地下构筑物或管线时,应通报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处埋方案。3.8.5、安全保证措施:(1)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两台挖土机的操作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作业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2)反铲在坑内挖土时,也应注意新挖土坡稳定,以免造成翻机

13、事故。(3)在基坑四周设防护栏,夜间悬挂安全标志灯,防护栏立柱根部固定牢固,并挂密眼安全网一道与钢管绑扎牢固。(4)在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处,设置固定钢管或角钢制作的爬梯,上下两端固定牢,爬梯两侧均带扶手,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4、回填土工程4.1土料要求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基础施工时将1层回填土全部挖除,用土石硝分层夯实填至基底设计标高并保证基础底作用于2层,垫层最小厚度为0.5m。4.2操作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1)、填土前,应将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把基层整平。在土料下基坑前,应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方法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2)、在摊铺土料前

14、,应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即从基坑底算起,沿边坡向上每1m钉木桩,作为虚铺土层厚度的控制标高。3)、基坑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250,用蛙式打夯机从坑边按回形路线夯向中间,夯打3一4遍。夯打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不得漏夯。4)、基坑回填素土,整平后一起夯实。5)、在每层回填土夯实后,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干容重时,应根据测验情况,进行补夯1一2遍,再测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的铺土工作。6)、承台下及四周回填素土必须分层夯实,回填至原地面。7)、当整个土方回填完成,应进行资料整理。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土干密度,试验日期,

15、试验结论和试验人员签字归档。5、钢筋工程此项工程的钢筋为一级和二级,现场加工制作,现场绑扎成型。竖向钢筋不得有接头。本工程梁接头采用焊接方式,其余位绑扎连接。钢筋进入现场,项目经理部必须有专人检查核实钢筋的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和复试报告,必须对进场材料进行等级、形状、规格、数量、长度等一一进行检查,并分类码放,按照GB/T19001-2000标准做好标识和记录以便追溯。5.1、钢筋的抽样由专职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加工要求提前抽出钢筋小样。如有图纸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联系解决。5.2、钢筋的下料与加工本工程的所有钢筋的下料及加工成型,全部在施工现场进行。这样可长短搭配,合理下料,能提高钢筋的成材率。(1)钢筋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应采用手工和机械方式将钢筋上的油渍、漆污和浮皮、铁锈清除干净。对盘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调直冷拉过程中完成。(2)钢筋调直:采用牵动力为3吨的卷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