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0753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诊断技能教程文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搜寻整理,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 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有很重要性),工作程序 (一) 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咨询室大小 : 8-10平方米 安静 简洁 不打扰 光线柔和 室内的每一项摆设都应该有意义,2、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 衣着 坐姿 表情 距离(1.5米左右)位置 SOLER : Squarely-面对的 Open -开放的 Lean-倾斜的 Eye-目光接触 Relax-放松的,(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 说明保密原则 (六) 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强调“协助” (七) 说明

2、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八) 讨论咨询方式,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与不情愿来咨询的儿童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变其被动为主动 信任是第一位的-态度值得信任 能力值得信任 得艺双馨 (二) 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1、 哪些内容需要保密 2、如何向青少年儿童解释保密原则并兼顾家长 的要求,(三)危机处理 1、有危害自身或他人情况时的处理 2、遵守宪法公民义务 (四)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表现形式-严重程度 一般原因及具体原因 记在脑中 摄入性会谈未经允许不能录音录像 可否作记录?,(四)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驾驭语言 语言本身有治疗作用) 怎样描述“

3、偷窃”行为更好 3、反复说明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的功能的有限性 5、注意仪态,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一、学习目标 学会摄入性会谈的目标 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二、工作程序 (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和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求助内容 2、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犹豫再三才进入咨询室的男性患者、为了争交挂号费的中年男女 、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进入咨询室四处观察、神色不安,3、根据心理测评结果 4、确定会谈内容与范围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分别处理,两个以上的内容是平行关系还是派生的,弄清其中的关系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再进行摄入性会谈,(二)确定提问方式 1、根据会谈的目的和想法收集

4、资料内容来确定提问方式 2、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限定范围) 3、也可用半开放式提问(限制性开放式提问限定范围) 4、为确定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以封闭式提问,(三)倾听 1、全神贯注 倾心的听(用心倾听) 科学的好奇心和深刻的同情心来听 2、摄入性会谈规定不能在交谈中加入咨询员的评论 3、边听边思考找逻辑关系,听弦外之音,(四) 控制性会谈的内容与方向 1、会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 2、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内容)及会谈的时间都必须有计划有目的 3、控制会谈和持续话题的技巧很多可以随机应变,4、具体方法 (1)释义:争得求助者同意、重复求助者的话题作解释之后立刻引出另一话题

5、 (2)中断:暂时休止一下会谈 (3)情绪反射:尽量不用或慎用 (4)引导: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到一个新的话题,(五)对会谈内容归类(必须要做的一步)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7、其他,(六)结束会谈(需申明河承诺的话) 1、保密承诺 2、表明能否提供帮助 3、预约下次 4、布置作业 5、需要会诊或转诊 6、表示对合作的感谢 7、礼貌告别,三,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会谈法 (一)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二)态度 非评判性的态度,理解是最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 1、忌语 2、案例:我不是个坏

6、女人、喝酒办错事,(三)区别:对谈话内内容进行鉴别和区分 1、程度上的区别 2、内容的真伪 3、描述准确(是压抑还是心烦?) 4、内容要具体(例如失眠的详情) 5、无关紧要问题的取舍,(四)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在诊断过程中为收集资料而进行的会谈是病史采集法 2、鉴别性会谈:通过会谈使用何种测验和鉴别措施 3、治疗性会谈:心理治疗 4、咨询性会谈:对健康人进行的咨询性谈话 5、危机性会谈:意外情况下进行干预,可使用提纲来提问(结构式谈话),(五)怎样提问题(我问你答是基本的交谈方式) 1、有针对性地使用开放式提问 2、问题提得太多的弊端 (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

7、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因处在类似的被”审问”的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尤其是对于那些带有质问性的问题(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六)凯利(G。Keily,1997)对临床交谈提问的性质归类如下: 1、“为什么”的问题改为“怎样”和“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的问题,并非开放式的问题 3、多重问题,连珠炮的提问不妥 4、修饰性反问,常给会谈进入僵局或使交内容空调和抽象的评价,毫无益处 5、责备性问题,有威胁引起防卫要严加杜绝 6、解释性问题,特别不应以疑问方式反问对方,(七)会议内容的选择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

8、接或者间接的针对性 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病因有意义 5、对求助者的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7、会谈法的有效性,总结起来:,1、可接受性原则 2、有针对性原则 3、有积极意义(建设性) 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会谈和讨论的内容,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二、依据问题性质选择合适测验项目 三、测验结果与临床资料核对,不可偏信任何一方 四、不能乱用或地毯式轰炸应用,更不能受 经济利益驱动而用,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二)求助者生活状

9、况 (三)婚姻状况 (四)工作记录 (五)社会交往 (六)娱乐活动 (七)自我描述,(八)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1、想象力 2、创造力 3、价值观 4、理想 5、对未来的看法 (九)其他,二、个人成长史资料 (一)婴幼儿期 (二)童年期 (三)少年期 (四)青年期 (五)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他的评价,三、整理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一)精神状态 知,情,意及人格诸方面 (二)身体状况 有无躯体症状及近期体检报告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工作考勤,效率,接触是否良好 四、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给与说明 包括中介资料以及以往病史,五、按资料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 可按下表进

10、行,相关知识 一、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 1、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类 1)求助者个体方面的情况(生物性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 2)有关求助者的环境条件(个人人际关系、工作环境 、生活物质条件) 3)他人的评价(一般印象以及动态变化),2、咨询师往往抓住那些“显眼和突出的事件,围绕它去对临床资料归类解释 例如:对婚姻失败者的咨询 可以围绕着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个性特点、恋爱过程、经济状况、子女教育、性生活是否和谐等方面收集,归纳资料并做其解释,二、不管从那方面入手去归纳和解释资料都有一个先决条件 -资料的可靠性 (一)验证的方法 1、补充提问 2、心理测验 3、比较有关某一问题资料的不

11、同来源,(二)赋予某种资料一定意义时间思路 1、就事论事:要离婚感情不和(开枪自杀) 2、寻找相关:已分居(自杀的决心很大) 3、迹象分析:性生活不和谐所致(贪污畏罪) (三)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避免定势暗示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形成暗示,使资料失真,2、同一咨询机构,先前咨询者对后继咨询者的影响 3、初步印象和之后深入交谈所产生矛盾的处理 4、要提供一个能让来访者口吐真言的氛围即咨询关系对资料可靠性的影响,(四)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1、非专业人士,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去理解(自然的角度) 2、从病理学的观点去看问题 3、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常把问题理解为是错误学习的结果 4、从

12、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多用于儿童注重能力发展的问题 5、生态学的观点是从人-环境这一对关系中去理解问题的发生发展 应当综合使用,第二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 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一、学习目标 学会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的原则 二、工作程序 (一)掌握判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又称统一性原则)原则,包含了人们行为均值(或普通行为模式)及有无自知力的内容,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的统一协调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举例说明 (二)典型症状的诊断价值如躁郁症 (三)从求医行为来判断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

13、自知程度来分析 举例说明 (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第三单元 对求助者的问题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健康心理水平进行分析,一、学习目标:能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问题 二、相关知识 (一)诊断方法 会谈法 观察法 测验法 其他方法:如产品(作品)分析法 (二)关于“心理诊断”心理诊断的诊断方法,即心理测验法,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一、把握主导症状 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时间 刺激性质 反应强度 有无泛化,第五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时间大于2个月 刺激性质:强烈 威胁较大 现实 反应强度:较强难以自行解脱对生活、工作有影响, 有无泛化:常有泛化,附 神经

14、症性心理问题,一、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根据许文新教授) 持久的心理冲突,当事人能觉察到这种冲突并有痛苦体验影响其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解释: 持久性:常以年计 冲突:冲突的常形及变形 痛苦经验:有自知力,有求治愿望与器质性病变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二、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 分型及诊断要点: 1、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 1)有焦虑的情绪体验 2)有焦虑的身体表现 A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消化系统最常见,心血管系统次之,还常见有出汗等。B 运动性不安 3)时间;3个月以上 4)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2、急性惊恐发作(急性焦虑)典型的临床相,(二)强

15、迫性神经症(强迫症) 必须有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的冲突,常见有强迫性思维及强迫性行为(强迫性检查者和强迫性洗涤者常见) (三)恐怖性神经症(恐怖症)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2、痛苦感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对所有害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 4、有具体 的恐怖对象(此点与焦虑症状不同),(四)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 1、对健康的过虑 2、对身体的过分注意 3、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反复检查再三保证不能消除(与妄想不同) 4、疑病症与疾病恐怖不同(后者有特定对象 前者常是这种疾病疑病打消了,又会产生一种疾病的疑病症状),(五)神经衰弱 三组症状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2、情绪症状: 1)烦恼 2)易激惹 3)心情紧张 A 病人感到痛苦好诉苦 B 感到控制不了摆脱不掉 C 情绪表现的强列程度与持续时间和生活事件及处境不相称 3、常伴有心理生理症状 :1)睡眠障碍 2)头部不适感 3)个别内脏器官轻度或中度功能障碍,(六)不典型的神经症 1、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区别 2、人格解体神经症 (1)无我感 (2)现实不真实 (3)身体解体身体不真实了 (4)情感解体 特点 对症状自知 痛苦 惊慌不安,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一、核实临床资料 二、评估 (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状态 三、原因分析(病因诊断) 四、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性质及产生的原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