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20691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16世纪的英国,有两个人在说话。甲: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过去有权就有钱的日子难再回来了,多数时间我只能靠借贷度日。乙:是吗?我们家族现在倒是越来越兴旺了,生意都做到波罗的海、俄国去了。和以前不同,现在连国王都要向我们借贷了。对了,上次借给你的钱可以再宽限几天。甲:那你能否帮帮我,看有什么生意可以照顾照顾我的/乙:你原来不是不屑与我们为伍吗?甲:今时不同往日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中的对话判断双方的身份。(2分) 甲:贵族;乙:商人(2分)(2)结合材料说明手工工场出现后,英国社会的哪些阶层发生怎样

2、的变化。(4分) 英国社会商人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不断提升(2分);贵族走向没落,一部分贵族开始从事商业活动(1分);失地农民成为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1分)23、(14分)材料一:17-18世纪的英国先后进行了两次不同意义的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材料二:马克思描述过这样一个国家: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1)材料一中的英国先后进行了两次不同意义的革命,分别指什么革命?(4分) 两次革命分别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4分)(2)材料二中的“

3、大帝国”是指我国的哪个朝代?大帝国“安于现状”,这是一种怎样的现状?请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角度加以说明。(4分) 大帝国指清朝;(1分)安于现状是指:经济上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分);政治上实行落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1分)。(3)两则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后来通过什么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 鸦片战争(1分); 对中国的影响: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4)马克思的话给我们有何启示?(2分)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分)24、读图回答问题(共13分)材料一:图一 图二材料二:“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 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等。对东南亚来说,郑和问题已从中国明 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有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材料三: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上这样写道: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

5、立殖民地。”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共4分) 图一是郑和下西洋(2分);图二是:新航路的开辟(2分);(2)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处?(2分)根据材料二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2分)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形成郑和崇拜的原因传播宗教文化、风俗习惯 指导当地百姓从事生产影响当地的生活习俗(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如果只回答“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给1分。) (3)材料三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的叙述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错误: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1分)改正:发现美洲大陆(1分)(4)1

6、992年是哥伦布远航500周年。当时,欧洲国家热烈庆祝,为其树碑立传。而美洲国家却大加谴责。为什么美洲国家会持如此态度?(3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带来了殖民者的掠夺;他们掠夺土地财富,屠杀当地百姓,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美洲变得长期贫困和落后。(3分)25、 (共7分)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建立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等。”材料二:本宪法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第一款: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4年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

7、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请说出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何时通过? (2分) 权利法案 1689年(2分)该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标志着什么?(2分)目的:限制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分)材料二体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原则是什么?(1分)三权分立的原则(1分) 美国政治上实行的是一种什么体制?现任美国总统是谁?(2分)共和政体 奥巴马(2分)26、融入情境,探究问题(9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下列历史图片,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请列举出它们分别对应的重大历史事

8、件。 (1)(3分)图一对应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1分) 图二对应的历史事件:戊戌变法(1分) 图三对应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1分) (2)试比较上述三次运动中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3分) 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戊戌变法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侧重仿效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3分)(3)中国近代化的结果怎么样?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3分) 结果:失败(1分)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写出其中2点即可)(2分)22、历史诊所(10分)下面是某剧本中描写鸦片战争的一个片断,请你仔细阅读,找出该

9、剧本的失误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场景布置:房间里一桌一椅,桌上放着一本天演论)乾隆皇帝忧心忡忡地走进房间,皇后发现皇帝面带焦虑,猜想定是朝中出了大事。原来,刚才在朝堂上,康有为等上奏,法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向中国开战后,老将邓世昌在虎门炮台壮烈殉国,李鸿章亲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另外,更严重的是,洪秀全在金田率众谋反,急需派兵镇压。请你结合课内外知识找出剧本中的错误(至少五处),并简单说明理由。 (1)桌上放着一本天演论:错,该书是严复1895年翻译的。 (2)乾隆皇帝忧心忡忡:错,鸦片战争时应是道光皇帝 (3)康有为等上奏:错,康有为是维新变法时期的人物。 (4)法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开战

10、:错,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 (5)邓世昌在虎门殉国:错,在虎门殉国的是关天培。 (6)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错,北洋水师是甲午战争中覆灭的。 (7)洪秀全金田起义:错,金田起义应在1851年。23、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的逾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以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二:“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 莱茵军战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历史文件?这文件是在哪一次革命中颁布的?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是谁?他将哪一位国王送上了断头

11、台?(4分) 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查理一世(2)材料二的歌曲又名什么?该歌曲诞生于什么时期?该国在这一时期有何重要文件?杰出的政治人物是谁?(4分)马赛曲 法国大革命时期 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或拿破仑(3)材料三的国旗代表哪个国家?该国第一任总统是谁?该国采用了什么政体?这种政体实行什么原则?(4分)美国 华盛顿 共和政体 三权分立原则24、材料一:“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

12、国之间的一切政治统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请回答:(1)材料一中“诉诸武力的办法”指的是哪一件事?其发生标志着什么?(2分)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2分)(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是何时发表的?该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3分)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3分)26、阅读下列材料:“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引自拳匪纪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的“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分别是指什么事件?这些事件对当时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既占上海”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

13、通商口岸(2分);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又割台湾”指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2分);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1分)。(2)“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又是指什么事件?在这一事件发生的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3分) 指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7、材料一: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到大陆进行了长达8天的“和平之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连战举行正式会谈,并赠礼“郑和七宝宝船”。材料二:吕秀莲的丑恶嘴脸

14、历史上我们是远亲,地理上我们是近邻。海峡两岸一边一国,是两个互不隶属的华人国家。材料二:大陆赠台的两只大熊猫亮相后,中国野生动物协会发起了“给赠台大熊猫征集乳名”的活动。各界反响热烈,港澳台及海外同胞也积极参与,最终入选的乳名是“团团”和“圆圆”。请回答:(1)郑和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以“郑和七宝宝船”送给中国国民党主席,你认为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郑和是明朝人(或明成祖时期)(1分),14051433年间七次远航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分)。希望发扬郑和“和平开放”精神,争取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学生能写出“和平”,言之有理即可,2分)。(2)请你运用史实(至少二则)来驳斥吕秀莲之“远亲近邻”论。(2分)1661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 清朝时设台湾省;1895年,中日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3)赠台大熊猫起名“团团”“圆圆”,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愿望表达了人民对这对赠台“金童玉女”的无限祝福,以及对两岸统一、亲人团圆的衷心期盼。表达了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二)、材料1 下文摘自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