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类聚.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20617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实词类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言文实词类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言文实词类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言文实词类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言文实词类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实词类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实词类聚.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鼓励,奖励;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 7.趣、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听说,听见

2、;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3、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只,只是,只要;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4、。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

5、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因此,我们

6、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1.表示授予、提升: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简、铨:选拔。 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擢、拔:提升; 主、秉、典:主管;

7、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 贬:降职。 迁:降职(明显的有“左迁”,但“累迁”多是升职)。 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放:驱逐,流放。 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 迁、补、转、调、徙、改。 4.表示兼职: 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署、权、行或行走。 七、其他常见实词考查义项1爱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古之遗爱也(

8、恩惠)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安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衣食所安(养生)3被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5本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兵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8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9、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曾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11就金就砺则利(接近,依*)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轲自知事不就(完成,达到目的)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12举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总合,聚合

10、,拿)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杀人如不能举(尽)兔起凫举(飞)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13绝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14堪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15克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克已奉公(克制、约束)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16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种类)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中会殿阁,类兰若(类似,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17怜独不怜公子姊耶?(怜

11、悯,同情)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18弥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遍)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19莫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其事体莫须有(表测度、或许)20乃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于是,就,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然)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表意外,竟然)21内家有一堂二内(内室)距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内狼于囊(通“纳”,放进)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交纳)

12、22期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希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年),月)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约会)23奇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适宜,适合)此奇货可居(珍贵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佳、好、宜)24迁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25请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乃置酒请之(宴请)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谒见、谒问)26穷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贫困)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公孙衍穷张仪(困窘)27去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丢弃、厌弃、失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28劝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必劝(受到鼓励)29却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14、30如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往)先生如其指(依照,遵从)恂恂如 (-的样子)31若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32善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33少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34胜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刑人如恐不胜(尽)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35识鄙夫寡识(知识,见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36使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