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20586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沈阳市宇光中学 宋萍中考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在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情况下,怎样带领学生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在我就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我校初三语文组老师的一些想法与在座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一下。一、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在复习前,首先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地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大胆的取舍复习内容,选准复习侧重点,尤其注意中考的一些新动向,也就是一些最新的信息要了解,避免难易不分,避免一些无用的复习,这样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合理计划,分阶段复习古训云:“凡事预

2、则立,不预则废。”在吃透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各阶段的复习侧重点要选好,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切不可孤立的复习。第一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就中考而言,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兼容性大。考查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综观几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变化,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我校把积累与运用的考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语音文字书写、词语句子(病句、仿写、修辞等)、古诗文默写、诗词鉴赏、语言表达(信息提取、信息表达、标语广告、读图表述等)、语文实践、探究性知识考查,等等。1、语音文字中考对语音的考查,除了拼写规则以外,主要考查多音多义字及

3、各种容易误读的字音。因此,教师可以教学生掌握一些读音的规律。汉字题以正确书写为主,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的错别字。学生失分最严重的是错别字的辨识,而造成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在于字义不明。辨析字义时,(1)要注意其来源、本义;(2)要注意偏旁部首;(3)要注意语言环境;(4)要注意词性。2、词语句子对词语的考查包括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主要的形式是填写词语、动词及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选用、加点词语的理解、成语积累、语境中词义的表述等。特别提示:(1)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前后矛盾。(4)否定误用。(5)语序不当。(6)重复累赘。(

4、7)用词不当。(8)句式杂糅。(9)关联词误用。(10)不合事理。二是仿写题。仿写题能灵活地考查学生的迁移、联想和创造能力,即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师生一起归纳以下几种类型:仿句类。要求仿照文中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摘抄类。题目要求学生摘抄文中有关句子,并说明摘抄的原因。积累类。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中语言积累的情况。如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叙写类。要求就前面所给的句子,叙写出相关内容。想像类。往往要求结合语境展开想像运用修辞答题。3、古诗文默写综观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即普遍增加了名句名篇的记诵积累的比重,题型多样,异

5、彩纷呈。名句名篇的记诵默写是一种综合题型,它能检测出一个人的语文积累和文化功底,还能检测出考生的归纳、联想能力,因此,它将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我们应倍加重视。一般能成为名句名篇的文句,往往具有如下特点:(1)巧用修辞,意蕴深刻。(2)富有哲理,发人深省。(3)情景交融,发人深思。(4)情感积极,警策励志。我校分析了前几年中考试题及一些模拟题,归纳出几种检测背诵的题型,可供探讨。a、 填空默写式。适用于诗文名篇,也可以是精彩片断的背诵检测。例: ,思而不学则殆。b、理解简答式。这种题型测试的重点已不仅仅停留在对背诵内容的识记再现上,而提高到比较、理解、提炼的能力层次。例: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作者

6、观点的一句话是 。c、比较默写式。难度较大,往往课内外知识相结合。题型往往形成比较阅读的内容,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例:根据“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诗句,写出刘禹锡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 。4、划分节奏要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除了不念错字音外,还要注意句中正确的停顿。诗歌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分,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划分。文言文的节奏,以不读破句子为准则,不要随意地拆散一个词,还要注意不要违背语言的习惯。划分句子节奏要注意:1、弄懂句意。2、注意句子的成分:把握文言文结构,注意从句中各成分担当什么语法“角色”角度来掌握恰当的停顿。一般句子中的停顿可考虑以下情况:A、主谓之间

7、B、动宾之间 C、介宾之前 D转折连词之前 E、句首虚词(发语词)之后。3、分清单音和复音4、按音节来划分,诗词五言以“221”、“212”居多,七言以“2221”、“2212”居多。如按意义划分,五言大多每句两拍,七言每句三拍。5、诗词赏析常见考点:(1)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及凝练性。(3)品味诗词的艺术特色及表达效果。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校准备训练这些内容。一、文言文阅读今

8、年中考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1、能理解和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将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分析近三年全国中考文言文试题,引导学生弄清文言文试题的类型、测试要点等,可以避免无效复习及训练。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考纲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

9、,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中考文言文不丢分。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选文上兼顾多类文体,注重文质兼美,适合考试;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重视科技文阅读。(2)在设题上,以简答题和填空题为主,由侧重静态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等内容)转向注重整体感知,注重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3)在答案设计上,多强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针对这些变化,我校准备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训练:A、精心选材。围绕中考阅读题的选材特点,我们选取体现较强的时代

10、气息和生活色彩的素材,涉及素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问题、最新科技、实事新闻以及精美时文等,用这些内容来考查学生学过的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B、精心设计问题。除借助这些材料继续训练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外,突出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训练。C、注重方法指导。实践证明,解答阅读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关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常规考点主要有: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顺序,记叙的线索,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等。1、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方法(1)写人的记叙文一般侧重分析人物的

11、思想性格。从描写人物时写的事件中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其中包括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一些侧面描写。如最后一课、芦花荡(2)记事的记叙人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如社戏(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征,总体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如春、济南的冬天2、快速整体感知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通过寻找中心句或中心段把握文章的主旨。(2)通过归纳来进行提炼。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散杂全文各部分中,需要通过归纳各段的断意来提炼。在记叙文中,中心有时比较含蓄,往往蕴藏在人物或事件的背后

12、,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而有些文学作品更是往往意在其外,非深入进去不能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例如社戏一 课,全文并未直接点明中心,只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说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如果理解只停在表面,同学们会误以为本文主旨只是为了告诉读者“我”怀念的是好戏和好豆,而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细究下去会发现并非如此。(3)学会筛选文章信息,抓住关键性词语来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如济南的冬天的“温晴”,背影关键性的词语表现“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二)散文阅读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

13、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1、考点点击(1) 文意的把握。(2) 语句的理解(赏析用语的精妙、含义的理解等)。(3) 要点概括。(4) 内容探究(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5) 作品感受(感悟作品、作者,自己的体悟、启示等)。(6) 学以致用(仿写、想象能力考查等)。2文体知识(1)定义:散文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2)分类: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说理散文(借助一定

14、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3)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4)结构:从句子入手,迅速辨别把握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这是理解文章分析结构的一把金钥匙。(5)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等。(6)表达方式:散文的表达方式,关键要把握环境描写和间接抒情;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氛围,烘托心情;社会环境点示背景;间接抒情显得含蓄,委婉深沉。(7)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对比、象征、白描、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三)小说阅

15、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1考点点击 (1)对人物形象的感知、领悟及评析。(2)对词语、句子、文段的含义和作用的品析,包括对精妙词语的品析、结合语境对词语的理解、同义词辨析、词语的言外之意和特殊作用的挖掘。(3)描写方法及作用分析(人物塑造方法及环境描写)。(4)对作者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及主题的把握。(5)写作手法及作用分析(如对比、衬托等)。(6)整体感知。(7)对故事情节的把握。2文体知识(1) 小说的三大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四种:肖像(外貌)描写表现人物身份、经历和思想性格、行动描写(动作、行为、举止)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1、生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2、强调事件意义的作用)(3)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