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20570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复习重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比较文学(新)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最为突出的标志是 。2、最能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勃兴之后的骄人成绩的,应推朱光潜的 与的谈艺录。3、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 ,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 。4、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介于两种 或两种 之间的学理关系。5、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 、 、 、。6、在一个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 ,两者可以互为指称。7、世界文学是 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 的法译本时最早提出的。8、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 。9、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 与 。1

2、0、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平台是指 层面。1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12、 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13、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1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 。1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三提出中国学派乃 ,它遵循东方特有的折衷精神。16、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 。二、名词解释1、国别文学2、民族文学3、总体文学4、世界文学5、比较视域6、对话平台7、汉学8、主题学9、意象10、接受11、海外华文文学12、译介学三、问答题1、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

3、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什么?2、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建立的突出标志是什么?3、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文化研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有哪些?5、为什么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两个重要标识?6、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涵盖了哪些类型?7、 什么是比较文学?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是什么?请举例说明。9、国外汉学能够为比较文学提供哪些借鉴?10、平行研究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11、试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跨文化特点。12、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3、文类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4、在古代中国“诗

4、学”有哪两重含义?四、论述题1、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2、何谓大众文化?文化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如何?3、你认为全球化的趋势是文化同质还是文化多元,为什么?4、并无“比较文学”之名的中国学术为什么又有事实上的比较文学研究?5、为什么文化研究导致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6、怎样理解比较文学研究“四个跨越”的内在意义链?7、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8、怎样理解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9、谈谈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10、简述文学与艺术的互渗为比较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所提供的学术背景及可能性。11、怎样认识理解接受中的误读现象,试以普希金在中

5、国的接受说明之。12、试述从比较文学多元开放视域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切入点。 1. “母题”所谓“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2. “缺类研究” 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3.世界文学 所谓“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4、“信达雅” “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

6、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亲缘关系” 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是指在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它们的文学有过交往,并且对它们的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阐释学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 “套话” “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8、“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

7、就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节译 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五、简答题1、为什么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具有更大的“叛逆性”? 答: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往往受到其主观的意向或者说其“期待视野”的影响,而其主观的意向和期待视野又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读者在接受译作时,由于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与原作产生更大的差异,因此,他接受译作会比接受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产生更大的“叛逆”。2、对外国的想象本身虽然往往荒诞不经,但为什么对形象学研究来说,它

8、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答:这是因为形象学的研究并不关心一国民众的想象是不是准确地反映了外国的实际,而是主要研究在一国民众对外国的想象中所反映出来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愿望等。因此,有些对外国的想象虽然荒诞不经,但它们仍然揭示了民众的心理和文化习俗、愿望等,所以它们仍然是很有意义的。3、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哪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答: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的研究。4、誉舆学与渊源学有什么区别? 答:影响研究中的誉舆学(流传学)是从影响的放送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它主要研究放送者是谁、放送内容是什么?以及接受国对它们的反映。而渊源学是

9、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研究接受者接受了国外文学的那些因素,对他的创作、作品产生了什么实际影响。5、什么是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 答: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是指外国文学作品中一种整体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整体的环境氛围对接受者的影响。在这方面,愈是奇异的环境对接受者的影响就愈大。、什么是“文体化”仿效? 所谓“文体化”仿效,指的是渊源学中作家接受外来影响的这样一种情形:即作家仿效他喜爱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来进行创作。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他接受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貌和情调,但不能具体判断他模仿了谁。跨越性”之内。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跨越特

10、性? 答:所谓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科的跨越也包括在“跨越性”之内。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8、为什么“母题“具有很强的滋生主题的能力? 母题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主题滋生力,是因为母题反映的都是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人性。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我们的人性也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往往只是形式,而本质则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通常说,母题是主题中的基因,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就是说它是最基本的、最恒定的主题因素。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往往能产生很

11、多的互有差异的主题。 、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在母题、主题、情节、人物几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及其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母题的相似,这两个故事的母题都是写一种奇异的爱情(人兽、人妖、人狐、人蛇等等都属于这一母题)。另外,它们的主题都表现了青年男女对浪漫爱情的向往以及社会传统道德对这种爱情的勒杀。在情节、人物上,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人和蛇化成的女子邂逅相爱,都是在相爱后被社会传统道德的化身发现而遭到勒杀。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差异,例如在中国故事中,有青蛇这一形象,这一形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红娘”形象的变种和化身,极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另外,在中国,尽管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但最后还有一个虚幻的美

12、好的结局(即所谓“白状元祭塔”和天帝惩罚法海和尚等),但在西方确实一个地道的悲剧结局。这表明了中西对于悲剧的不同态度。另外,人物也有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青蛇”以外,在中国充当道德化身的是“和尚”,而在西方则是“哲学家”,在中国男主人公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生”,而在西方则是一个哲学家的弟子。这种人物安排的不同,结局的不同,表现了中西对于人生的理想、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审美心理和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