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0545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风校训校史校情知识讲解(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风、校训、校史、校情,万 朴 (为“教师培训工程”第一期教师培训班的讲课提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重要的是将成为创业者。大学教师职责有其特殊性,要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有必要认清全国、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确立与时俱进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了解本校的定位和现状,学校的历史、校风、校训和优良传统。从本校实际和学校发展愿景出发,才可能有明确目标,做好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应

2、该做好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的使命、理念与校风 二、校风、校训 三、校史、校情与大学教师职业培训,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的使命、理念与校风 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正面临着如何在人口大国建立能为公民提供上大学的公平机会的开放型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能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UNESCO 在1998年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高等学校要适应、促进和指导社会的发展。 UNESCO关于教育定义的变化: 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

3、(1976) 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1997) 在大学工作的人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从微观视野下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宏观视野下的教育理念;从校园环境下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开放环境下的教育观念。,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博士认为,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交织产生的时空变迁,21世纪高等教育正出现“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大学教师国际化) 高校面临的新使命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形象地描述办学的国际化景象:“耶鲁大学不是象牙塔而是国际社区”。 大学有四项功能: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国际

4、交流。,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勒.陆登庭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学的使命,一是发现和产生各领域的新知识,传承、传播、再阐释、校准已有知识;二是要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学习对复杂世界进行分析和道德判断,使他们对自己、对其他社会成员有更好的理解。” 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校长在北京举行的中外校长论坛上都强调指出,“我们更关心学生是否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否具有创造能力和广泛的兴趣”。 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具有探究、创新精神和实干与

5、开拓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科交叉、文理互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教师更要博学,要有教学个性风格。 个性化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指出:优秀的教育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营造优质环境的关键中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做学生头脑里火种的点燃者,而不是灭火者。,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办好一所与21世纪我国和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校园文化,要建设优良校风。,二、校风

6、、校训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1、校风 群体-风气、风尚-事业成败。优良校风是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期盼。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精心培育和凝练,成为师生群体品格,社会认可的治学、育人、创新的风貌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个学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的直观反映。校风是学校稳定的办学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是优良学风、教风传承和提升的根本保证。,每个学校都应该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并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优良的校风是学校每一个师生自身发展的无限财富。 钱学森谈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20世纪中期的校风-创新精神。他到麻省理工学院到加州理工学院感到那里“拔尖的人才

7、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那里的竞赛,迈小步不行,必须做得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活跃异常,相互促进,不相互封锁,不怕别人超过自己”。他的导师冯.卡门说:“我不怕人家知道我的good idea,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的地方去了。” 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创新精神的校风激励下奠定了他科学家生涯的坚实基础。,校风的共性与个性应该兼容、和谐。 不同国别、不同社会制度的学校,其校风都存在有大学共有的治学、育人内涵。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校风,都应该有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纪、公德,勤奋学习,发扬民主,勇于创新等共性精神内涵。党的16大提出的新时期教

8、育方针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的高校提出了校风建设的共性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起主导作用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环境,对师生的行为修养具有导向性。 校风的个性特征由于各个学校自身历史传统、发展定位、学科和专业设置、教师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服务方向等的差别形成。校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稳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水平的体现,是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校风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习

9、风气和职工的工作作风。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 因而,教风对学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领导办学理念和作风对教师、对教风状况有直接影响。 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和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学生的学习风气是校风建设成效的体现。,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场合(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里,在各个不同的校内群体如领导集体、教师、学生、职工中,在各种活动如各个教学环节、学术报告、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各种人际交往中)都可以

10、直观觉察到它的存在,觉察到它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权威影响力量。,校风是一种心理环境,是需要长期积淀形成的。因此,校风的形成需要一个认同理解、相互教育、坚持成习的过程,需要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尤其需要教师的楷模感染作用。 优良校风的形成有其培育规律和培育机制: 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的熏陶-先进的教育观念、办学理念使师生对学校发展有共同的愿境,学校名师和大师的治学、育人、创新品德对学生的感染。,广泛认同的群体规范-可以营造和谐的情感气氛和相互约束力,产生高尚的舆论驱动,有现代大学的管理艺术和法规。 强烈的内聚力-学校领导、教师、政策的魅力和教学、科技成果的荣誉和自豪感。 建设优良校风的核心是

11、教师的人格和学术成就的魅力。 没有优良的校风,就不可能建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就难于构建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大批高质量、有特色的的人才。,上海大学的校风:求实创新 校训:自强不息 教风:团结奋发,严谨创新 (教授午餐沙龙) 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文明、信 息化校园,优良校风的建设,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和奉献精神,又是营造包括自己在内的发展环境,因而,校风建设中也有着自我锻炼和收获的愉快品味。 教师要积极参与优良校风的建设,高度重视和践行我校的校风,并担负起维护优良校风的责任,也从优良校风建设中获取自身提升水平的营养和动力。 校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教师本人和广大学生。,2.2、校训 校训原

12、本是学校校长从办学理念和育人愿景,向师生讲话时常用的关键训导性词语,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办学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传递下来,时间一长,就成了共同遵守的准则,称为校训。 因此,校训是用简洁的语言所表征的学校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责任,是学校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浓缩,是一所学校向心力所在。具有特别重要的导向作用。,校训是校风的精髓,但更侧重于办学理念和人才塑造的愿景。 大学的声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风,取决于由师德和教风、学风为主要表征的校魂。 “学校的校魂缔造依赖于师魂的宏扬”。 “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教授)

13、。,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与真理为友。” 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二字。浙江大学前校长竺可桢先生认为求是就是求真理。 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的校风是“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也有表述为“行胜于言、诚信实干”的。,西南科技大学的校风,在其前身之一的西南工学院曾经总结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体现办学理念、目标的一致,反映了共同拼搏、进取和和谐发展的进程; 勤奋,表现教师的严谨治学和学生努力学习的品质; 求实,是从实际出发,追求真理,笃行攀登的风貌; 创新

14、,是学校发展跨越的精神和育人的目标。,西南科技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体现了我校以高素质、宽口径、重实干,培育有开拓创新潜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气质。 “厚德”源自周易大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自强不息”即永远奋斗,勇敢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 “厚德载物”即包容万物。校训中的厚德,表现了西南科技大学师生既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拼博竞争精神,又具有的宽广胸襟和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要为祖国和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品质。 “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

15、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西南科技大学的教师应当以“博学”为根基, “博学”更是学生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专心实行,认真实践。西南科技大学师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一贯重视的“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修养践履,求真务实”的民族精神。教师做到“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学生要“求真务实”、“学以致用”、“行胜于言、诚信实干”。 “创新” 源自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这一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类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和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西南科技大学的教师应

16、当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勇于科技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教师状况是校风建设和校训实践,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三 校情、校史 与大学教师 的职业培训 3.1、校史,校史反映了我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校风的形成与传扬。,3.2、校情 校情指学校现状,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和改革。 校长的报告已经全面谈了校情。这里仅就办学环境和教师提高的条件和教师职业教育问题作一些补充。,校园(钟),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4086亩。 校舍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教学设施优良。 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教师约1500人,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余人。 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22人及兼职教授300余人。,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5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