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0294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模块七静电场考点3.4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试题考点3.4 等量同(异)种电荷周围的场与势1等量异种电荷理解并熟记如图所示的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场强与电势其中带箭头的为电场线,无箭头曲线为等势线(1)两电荷连线:场强:两电荷连线从正到负,场强先变小再增大,中点电场不为零,方向沿连线始终指向负电荷;电势: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中点处的电势为零,正的一边电势为正,负的一边电势为负(2)两电荷的中垂线:场强:中垂线与两电荷连线的交点处场强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到无穷远处为0.中垂线上的场强方向相同,指向为从正指向负的方向电势:中垂线所在的面为等势面,电势为零可从两个方面说明

2、,其一,此面为等势面,因为在此面上移动电荷受力总与位移垂直,电场力做功为零此面过正负电荷连线的中点,而这一点恰好是正负电势的分界点,故该面为零势面其二,理论上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此面为等势面且至无穷远,故电势为零2等量同种电荷以两等量正电荷为例:理解并熟记如图所示的等量同种(正)电荷周围的场强与电势其中带箭头的为电场线,无箭头曲线为等势线(1)两电荷连线:场强:两电荷连线从正电荷到连线中点,场强逐渐减小至零,中点电场为零;方向从正电荷指向连线中点电势: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即从正电荷到连线中点电势逐渐降低但中点处的电势不为零,可以笼统地说中点处的电势值“较大”(2)两电荷的中垂线:场

3、强:中垂线与电荷连线交点的场强为零,沿中垂线向无穷远,场强的大小为先增大后减小至零由库仑定律知无穷远处的场强为零场强的方向,从交点向上看,两场源电荷合成的场强方向均向上,同理,交点以下都向下电势: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至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即从交点向上,电势从“较大”值逐渐降低至无穷远处为零,等量负电荷同理分析:两电荷的连线场强方向均由中点向场源电荷,中垂线上场强方向指向中点;电势判断仍然是沿着电场线逐渐减小一定要注意中点的电势不为零1. (多选)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Q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A. 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

4、相同B. 在x轴上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C. 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增大D. 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减小2. 如图的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b两点,其中电势和场强都相同的是(A)3. 如图所示,P、Q固定放置两等量异种电荷,b、c、O在P、Q的连线上,e、O为两点电荷中垂线上的点,且abeO,bccO,abbO,aeeO,则(BD)A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Bb点场强大于e点场强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在O点的电势能Db、c间电势差大于c、O间电势差4. 如图所示是真空中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A、B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图中O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

5、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MO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同一电荷在O、M、N三点受到的电场力相同B. 同一电荷在O、M、N三点的电势能相同C. N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是EMENEOD. 把另一自由电荷从M点由静止释放,将沿MON做往复运动5. 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D)A. P、Q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B. 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D. 负电荷从a到c,电势能减少6. (多选)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

6、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点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 b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 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 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 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两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7. (多选)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分别为Q(Q0)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点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 b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 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

7、场力方向向右C. 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 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两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8. (多选)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电荷的电场中运动,图中的实线为等势面,虚线ABC为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B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C位于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 该粒子可能带正电B. 该粒子经过B点时的速度最大C. 该粒子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一定为零D. 该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9. 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c上,d

8、f平行于M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A. 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B. 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 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D. 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10. (多选)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t0时刻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如粒子在2t0时刻运动到A点,5t0时刻运动到B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BB. A、B两点的电势关系为ABC. 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正D. 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时,电势能先减少

9、后增加11.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BC)A. 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 q由A向O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C. 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D. 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12. (多选)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和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C) A. b点电场强度大于d点电场强度B.

10、b点电场强度小于d点电场强度C. 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D. 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13. (多选)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画一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两对角线交点O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 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点的电场强度B. B、D两点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均相同C. 一电子由B点沿BCD路径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一电子由C点沿COA路径移至A点,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后做正功14. 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质点周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A. 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B. 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D. 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6cm区域,电势沿x轴正方向降低C 质子从x=1cm运动到x=5cm处,电势能升高D 在0x9cm的区域,场强沿x轴正方向- 8 -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